text
stringlengths
99
565
少年阿寶·尼爾,係自護軍攻擊佢居住嘅宇宙都市嗰時,為咗保衞朋友而上咗聯邦第一架實戰用MS「高達」而捲入咗戰爭,故事就係以阿寶為中心,描佢跟住高達嘅母艦白色基地,經歷種種困難而成長嘅故事,重被認定為少見嘅「新人類」。
拉丁字母,又叫羅馬字母,係英文同其他唔少語言用嘅一套字母,同時亦係世界上云云字母之中最流行嘅一套,目前粵語用嘅拼音就係用拉丁字母制定嘅方案。基本嘅成套字母有26個字母,但係有啲語言會用基本以外嘅其他字母,例如冰島文有 Þ 同 Ð。
呢個故仔嘅各個元素都令讀者觀眾諗起「人同機械之間條界線係乜?」、「一個個體要點先算係有心靈?」等嘅問題,而呢啲都正正係喺人工智能哲學同心靈哲學等領域上廣受關注嘅問題。呢點反映咗個作者真係想引起對科學相關議題嘅反思。
不過事實上,有一啲故仔會結合兩個體裁-同時運用奇幻上常見嘅橋段同科幻上常見嘅橋段,而且兩者比例相約,令成個故仔處於科幻同奇幻之間。另一方面亦都有人主張,好多「軟」得滯嘅科幻作品喺科學上極度唔準確,所以可以當成「設喺虛構世界」-即係實際上應該被歸類做科學奇幻。
有學者認為,遠古時期嘅神話同文學當中經已有一啲類似現代科幻嘅橋段,例如公元 2 世紀嘅古希臘嘅文學創作入面有用到「角色去咗異世界」同外星生命等嘅橋段,不過當時嘅世界仲未有現代科學方法呢回事,所以未有好似現代科幻噉對科學發現作出推想嘅科幻作品。
數碼鬅客呢種科幻美學喺 1960 年代開始出現,並且喺 1980 年代由美國加拿大作家威廉吉森嘅作品普及化。數碼鬅客嘅成功吸引到科幻作家仿傚同創造出蒸汽鬅客同柴油鬅客等嘅作品類型。另一方面,日本嘅媒體又喺廿世紀中同廿世紀尾興起,日本嘅創作者參考咗西人嘅作品,創出咗多部科幻作品,早期例子有 1954 年嘅科幻電影《哥斯拉》。
富野由悠季,日本電影監督、劇場監督、腳本家、漫畫家、作詞人兼小說家,原名富野喜幸,由《小飛俠阿童木》就開始參加製作到依家,係日本動漫界創世期最出名同埋資歷最長嘅人物之一。代表作有《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傳說巨神伊迪安》、《聖戰士登霸》、《麟光之翼》等拜斯頓威爾系列。
小說係一種文學形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種多樣嘅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佢係擁有完整佈局、發展同埋主題嘅文學作品。而對話係唔係具有鮮明嘅個性,每個人物講嘅嘢係唔係有獨特嘅語言風格,係衡量小說水準嘅一個重要標準。
近代小說嘅起源,係18世紀喺法蘭西所流行嘅書信體小說。近代小說嘅發展,一般認為同18世紀以後英國、法蘭西等地中產階級嘅勃興息息相關。呢啲識字率比較高而且較為有錢嘅人成為其佢主要嘅讀者群,亦即係話,近代小說係因應佢獨特嘅需要而發展嘅。
短過短篇嘅小說完全合乎瞬息萬變嘅現代社會中生活忙忙碌碌嘅人嘅閱讀習慣。幾乎每日都可以睇到啲人為呢類小說賦予新名詞同埋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鐘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數都數唔晒,連專門嘅文學研究者亦好難如數家珍分敘佢嘅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
一般認為微型小說嘅篇幅應該係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通常係生活經驗嘅片段,因此可以係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喺結尾,高潮一出即刻完,營造餘音繞樑嘅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亦需要更加精練,題材可以見微知著嘅比較好。
平均字數三至四萬嘅小說,一般來講係較容易成功嘅小說。因為對初學者嚟講,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情節造成凌亂難收嘅困境,而寫作短篇唔係轉折太少而單調、就係轉折太多但就顯得擁擠。呢個時候考慮將原本嘅構想改成中篇係一個廣受推薦嘅建議。
字數在六萬字以上會被劃歸長篇小說。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嘅錯綜複雜嘅關係,就要寫咁大篇幅。通常就算筆調輕鬆嘅長篇小說,亦會有一個內裏嚴肅嘅主題,唔係就好易搞到零散或者冇晒組織。初心者寫長篇小說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嘅呼應、結構嚴密性、以及避免重複矛盾或缺漏。
日本國,簡稱日本,係東北亞一個島國,地處太平洋,毗鄰中國、朝鮮半島、俄羅斯等,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同六千幾個小島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頒布嘅日本國憲法規定日本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天皇只有象徵意義,國家大權由內閣總理大臣同國會掌握。
由於日本響中國嘅東面,而太陽就響東面升起,所以古人就認為太陽係來自呢個東面嘅地方。日本人叫自己嘅國家做「日本」,係「太陽嘅根」嘅意思。日本有好多種古稱或者異稱,好似自稱嘅葦原中國、水穗國、瑞穗國、大八洲國、磯輪上秀真國、細矛千足國、玉垣內國、浦安國、藤根國、日出處、大和國、和州、大日本帝國等。
喺日本神話入面,太陽神天照大神嘅後裔神武天皇响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做咗天皇。今日嘅考古學證據發現,古代日本除咗原住民之外,其他都係由亞洲搬過嚟嘅各民族融合埋一齊嘅。大約喺公元前一萬年開始,日本進入新石器時期,又可以分做繩文時代同彌生時代。
1894年,日本吞併朝鮮,又逼朝鮮國王后請求皇軍將清國勢力趕出朝鮮半島。8月1號,日本向清國宣戰,打開咗中日甲午戰爭嘅戰幔。1895年2月,殲滅清國嘅北洋艦隊,4月17號同清政府晌日本馬關簽訂《馬關條約》。
1945年8月,美國掟咗兩粒原子彈落日本嘅廣島同長崎,15號,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16號,裕仁天皇發放停戰詔書。9月2號,日本嘅外交同軍方代表喺投降書上面簽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之後,日本制訂和平憲法,入面嘅第九條就規定咗日本唔可以擁有軍隊。
戰後嘅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呢段時期就叫「日本戰後經濟奇蹟」。日本喺韓戰後十幾年分別出現神武景氣、岩戶景氣等多次嘅經濟發展高潮。1956年12月18號,日本加入聯合國。1964年,東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帶嚟咗奧林匹克景氣,同年日本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內生產總值重喺其後4年超越英、法,德,成為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式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日本經濟增長每年得4%左右,低過六十年代初嘅9%,日本高速經濟成長時期宣告結束,但日本喺世界經濟體中仍然排第二。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階段。
呢個時期失業攀升,國債同赤字龐大,加上1995年奧姆真理教發動嘅一系列恐怖攻擊同阪神大地震,社會陷入不安。進入21世紀初期,日本經濟透過向新興市場出口,出現小波段復甦嘅伊邪那美景氣,但係2008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索尼同豐田呢啲指標性大企業紛紛爆出巨大虧損,被人叫做「失落的二十年」困境。
戰後嘅日本自1955年起長期由自民黨執政,因而出現「55年體制」,直到1993年由於部份自民黨黨員退黨,導致自民黨喺嗰年國會眾議院選舉後暫時冇咗組閣權約10個月,但係短短一年後自民黨同社會黨聯手,借村山富市內閣嘅組建重返執政地位。
2009年,執政共計長達54年嘅自民黨落台,但就嘅短短三年後,由於民主黨施政失當,加上福島核災令日本經濟再次跌落困境,造就自民黨再次上台嘅機會。2012年12月,自民黨攞到壓制性勝利,黨總裁安倍晉三重新上任首相。
安倍晉三在任期間推行咗一大堆經濟改革措施,包括推動日圓貶值、實行量化寬鬆等,被稱為「安倍經濟學」,帶動日本產業出口量同國內消費需求攀升,令日本終於可以擺脫長達15年咁耐嘅通縮陰影,亦都令到失業率創6年新低,日經平均指數升到近六年高位。
日本係君主立憲國,憲法寫明「主權在民」,而天皇只係「日本國同人民團結嘅象徵」。同世界上多數君主立憲制度一樣,天皇響日本只係得元首嘅名義,並冇任何政治嘅實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選出嚟,天皇任命,作為政府首腦領導內閣。
日本人信奉好多宗教,重要嘅有本土嘅神道敎,崇拜自然,將自然萬物視為神,重有經海路傳入嘅佛敎,呢兩個宗教共佔84%。基督敎曾經有過相當之多嘅信徒,因為葡萄牙嘅天主敎傳敎士喺16世紀嚟到日本,主要響九州一帶宣道。
日本首都係東京都,亦係世界上最大都市圈。東京都23個區人口去到2012年中大約有900萬人,成個東京都人口大約有1323萬人,用東京都做中心,包埋神奈川縣、埼玉縣、千葉縣嘅首都圈人口有大約3670萬人咁多。
日本職業足球聯賽自從1993年5月開始啟動,分J1、J2兩級,參賽球會包括鹿島鹿角、名古屋八鯨、F.C.東京、磐田山葉、橫濱水手、清水心跳、浦和紅鑽、大阪櫻花等等,由於歷年嚟吸引咗唔少國腳級嘅球員效力,歷史短短但係已經發展成為東亞地區較為成功嘅職業足球聯賽之一。
中華民國係一個位於東亞地區嘅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國際社會普遍叫做「臺灣」。佢而家有效嘅統治領土包括臺灣島、澎湖列島、金門、馬祖、東沙群島同埋南沙太平島,總陸地面積有36,197平方公里。中央政府喺臺北市,退守臺灣之前嘅首都喺南京。
到咗1991年,國民大會決議通過一份承認中國處於分裂同埋分治狀態,即以「民主、自由、均富」嘅原則謀求統一中國嘅國家統一綱領,而且由當時嘅總統李登輝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放棄以武力反攻大陸,承認由中國共產黨建立嘅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喺大陸統治嘅現狀。
中華民國目前重未宣佈放棄大陸地區嘅主權,法定領土劃定唔單只有臺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釣魚台列嶼、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礁,喺法理上,中華民國領土重維持喺1947年制憲時「固有疆域」嘅範圍亦即重有埋中國大陸,而傳統上更認為係包埋外蒙古同埋東北江東六十四屯、帕米爾高原西部同北部、緬甸北部嘅江心坡同南坎、藏南等地方。
臺灣海峽兩岸由於長時間嘅歷史分隔同超過半個世紀嘅政治分治,唔同民族同兩岸政府對於臺灣嘅政治地位、主權歸屬同埋「中國」意涵一直有爭議同對立,形成咗好難解決嘅臺灣問題。近排呢廿幾年,兩岸喺經濟同文化上嘅交流慢慢噉頻繁起嚟,兩岸即管重喺社會同文化上有好大分別,兼且重唔少嘅牙齒印,但喺兩岸關係從國民黨執政時期嘅相對友好到民主進步黨時代矛盾加劇。
甲午戰爭之後清朝七國咁亂嘅時局,譬如話民間改良、革命思潮嘅爆發。孫中山先生之後就創立嘅興中會同同盟會,號召要推翻滿清帝制。佢嘅革命思想同主張好快得到支持並且影響甚廣,之後重同華興會、愛國學社、青年會合組搞同盟會。
1911年10月10號,同盟會喺武昌發動革命成功咗,喺之後嗰幾個月入面就引起咗中國各地嘅革命回響。12月29號,清朝原有嘅22個行省中獨立咗出嚟嘅17個省,派出咗代表,推選啱啱返國嘅孫中山先生做中華民國嘅臨時大總統。
根據1924年國民政府嘅建國大綱,「軍政」時期喺1928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之後結束,「訓政」時期開始。1936年5月開始寫「五五憲草」預備正式立憲。後來因為中日戰爭,立憲就只能押後。當時國民政府主席係林森,行政院長係汪精衛,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係蔣介石。
抗戰之前嘅西安事變響1936年12月發生後,執政嘅國民黨亦都同共產黨展開「國共合作」。中國共產黨所屬嘅軍隊裝編為新四軍與第八路軍等單位加入抗戰。呢兩支一共大約有五十萬兵力嘅軍隊隨後喺抗戰中,亦都參與過零零星星對日嘅游擊戰,較出名嘅正規戰係平型關之役同晉南游擊戰。
1937年到1945年間,國民革命軍所屬嘅第五軍、第十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二軍、第五十九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同新六軍總共同日軍打咗38,931次小型戰鬥、1,117次重大戰役,同22場大會戰,傷亡人數多到有成大概330萬人。
1941年12月7號,日本偷襲珍珠港,中美英正式向日德意宣戰,中國戰區於是正式成為二戰盟軍反法西斯戰爭嘅戰場。盟軍委託蔣介石做中國戰區統帥,派史迪威中將做蔣嘅參謀長。英國封鎖咗嘅滇緬路亦開放向中國後方運送補給。
1945年8月初,美國喺日本廣島同長崎先後投下兩嚿原子彈,日本天皇即刻喺8月15號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帝國喺9月2號同盟國簽訂降伏文書,接受《開羅宣言》同《波茨坦宣言》規定、還番啲霸咗嘅外國領土畀人。
1945年10月10號,國共兩黨喺重慶達成雙十協定,確定以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地方自治嘅途徑達到和平民主建國,並儘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制憲事宜。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喺重慶召開,各黨平等協商並確定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1947年11月21號至11月23號,全國舉行國大代表選舉。1948年3月29號,行憲國民大會開幕。1948年4月16號,國民大會主席團公告總統候選人,為蔣中正同埋居正兩人。1948年4月18號,國民大會通過修改憲法案,增加「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總統得為緊急處分。
1948年4月19號,國民大會第十三次大會選舉總統,蔣中正以2430票當選。1948年4月20號國民大會主席團公告副總統候選人,包括孫科、李宗仁、程潛、于右任、莫德惠、徐傅霖六人。經兩次選舉都冇候選人獲半數票,候選人相繼宣佈棄選後,國民大會休會。
但時局混亂,1948年9月濟南失守,遼瀋會戰失利,執政嘅國民黨裡面要蔣中正落台呼聲幾高。1949年初喺徐蚌會戰中,國民黨政府潰敗,蔣宣佈下野,李宗仁代總統同中共談判。無幾耐談判代表張治中等人滯京不歸,李宗仁將政府搬去廣州。
1949年4月27號,中共領導嘅人民解放軍攻陷南京。國民黨政府之後就搬咗去重慶,之後又搬去成都、西昌。李代總統見大勢已去,去咗香港養病。蔣介石以國民黨總裁身份部署西南最後保衛戰失利,喺1949年10月最後飛去昆明、成都部署一切,終於放棄喺中國大陸地區嘅軍事反攻,將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搬去臺北。
1950年3月,中華民國政府召赴美嘅李代總統回國但冇結果,蔣介石「復行視事」擔任總統。藉住由1947年選出嘅中國大陸地區國大代表連選連任,擔任第一至第五任中華民國總統,而陳誠同埋嚴家淦先後各任兩任副總統。
為咗防止中國共產黨滲透臺灣,喺1949年退守臺灣之後,經歷咗一段白色恐怖時期。中國國民黨為咗鞏固自己嘅統治,利用權力迫害異見人士,好多反對或者批評政府嘅人被判刑,亦都導致唔少冤案。依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92年先結束。
蔣經國喺1987年解除戒嚴,1988年1月13號喺臺北病逝,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1989年開放組黨。1990年,李登輝由1947年選出嘅第一屆國民大會選為第八任總統,之後李氏推動修憲,令中國大陸地區選出嘅年邁國代優遇退職,由臺灣選出嘅全部國代修憲令總統一職直接民選。
1996年第一次嘅直接總統選舉,李登輝同連戰喺中國嘅文攻武嚇,美國、日本等國際關注中打敗民主進步黨提名嘅彭明敏同謝長廷,當選第一屆民選總統同副總統,順利連任。1999年提出中國大陸同臺灣定義為「特殊嘅國與國關係」
2000年總統選舉,執政嘅中國國民黨由於分裂,就有咗兩個總統參選人連戰同宋楚瑜,嗰年大選由民主進步黨嘅前臺北市長陳水扁、前桃園縣長呂秀蓮贏咗第十屆中華民國正、副總統選舉。2004年選舉嘅時,投票日前一日曾經喺臺南市發生三一九槍擊事件,當日開票結果顯示,陳、呂以0.
中華民國政府係聯合國嘅創始會員國,亦係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華民國搬去臺灣咁耐,以蘇聯為首嘅共產國家一直爭取要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喺聯合國嘅席位,亦曾經有部分國家,包括美國,希望中華民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喺聯合國共存。
1971年10月25號,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團喺「重要議題」提案表決失敗後,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前,自感「大勢已去」,宣佈退出聯合國。隨後2758號決議表決通過,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喺聯合國嘅一切權利,蔣介石代表退出聯合國。
自從中華民國政府搬到臺灣以來,大陸嘅政策一直都喺臺灣被人不斷討論。喺國民黨執政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失去對中國大陸地區嘅統治權後,仍然聲稱唔會放棄對中國大陸地區包括外蒙古地區嘅主權。一直到1991年,李登輝宣佈唔會再質疑中國共產黨對中國大陸地區嘅統治,重承認兩岸互為政治實體。
但後來陳水扁曾經喺競選期間宣稱「臺灣係一個主權獨立嘅國家」並且「臺灣中國、一邊一國」。即管臺灣人對中華民國嘅認同以及台灣同大陸未來嘅政治關係存在唔同見解,重未有全民共識,但臺灣人普遍認為臺灣唔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雖然而家中華民國政府並未統治大陸地區,但喺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宣佈放棄大陸地區主權以前,喺臺灣法律上大陸地區仍然係中華民國嘅一部分。為避免國民旅行嗰陣受到誤解或困擾,自2003年9月1號開始,中華民國護照封面嘅國徽下面、「護照」字樣上面加註一行英文「TAIWAN」。
從2005年開始,總統府網站喺中華民國國名後面加上「」字樣,亦喺英文「Republic of China」後面加註「」,而行政院網站只喺英文國名後面加註「」。行政院下屬嘅多數部會仲未加註。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嘅網站依舊維持「中華民國」國名不變。
052平方公里、金門群島有150.34平方公里、馬祖列島就有29.6平方公里、東沙群島有1.74平方公里面積、南沙太平島亦都有0.49平方公里。大陸地區、香港同澳門地區唔係喺中華民國而家有效嘅管轄範圍入面,具體資料請睇中國地理。
中華民國而家實際管轄嘅臺閩地區嘅國民,一般都係叫做「臺灣人」,一共有22,744,839人,人口密度有成628.5人/平方公里,係世界第二高。臺灣人包括臺灣嘅原居民,佔全部人數未夠2%。剩低嘅98%都係漢族,其中又可以分為1945年以前已經移民到本島嘅本省人,即福佬人同客家人,重有1945年之後喺大陸各省隨國府搬嚟嘅外省人。
隨兩岸交流嘅開始同國際化嘅發展,臺灣而家已經有大陸配偶幾萬人,外籍配偶十幾萬,外籍勞工十幾萬人。其中有好多人已經喺臺灣定居,重有啲已經攞到國籍,呢一批新嚟嘅新移民有超越原居民人數嘅趨勢,又唔係全部都係漢族,而家一般都係叫做新住民。
臺灣最早嘅居民係當地嘅原住民,係最早喺臺灣住嘅人。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嘅資料,同埋語言學同人類學一研究,臺灣原住民同太平洋區域住民嘅語言同屬於南島語系,而中國華南地區嘅就唔屬於南島語系。由人類學及古文化嘅角度嚟睇,臺灣原住民嘅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有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嘅特質。
臺灣原住民族嚟自南方人種嘅馬來人,包含咗泰雅族、阿美族、布農族、卑南族、達悟族、排灣族、魯凱族、鄒族、邵族、賽夏族、噶瑪蘭族同太魯閣族等12個民族,而其他平埔族原住民亦陸續要求正名。但係呢類研究喺學術界重有好多爭議。
中華民國憲法上規定嘅中央政府體制亦具有內閣制同總統制混合嘅性質,1980年代末臺灣經歷咗民主化嘅過程,中華民國嘅憲法亦喺1990年代初另訂增修條文,並喺之後經歷7次修改。初次修憲通過國會全面改選同直選,以及直轄市長同省長嘅直選。
喺1994年第3次修憲確定總統為國家元首,任期4年,由直接選舉產生。1997年第4次修憲通過總統同副總統彈劾案由監察院改為立法院提出。2000年第6次修憲通過罷免案需要經過全體立法委員1/4提案,全體立法委員2/3同意後提出,並經過全體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過半數選舉人投票,有效票過半數同意罷免嘅話,就算通過。
同時通過立法院向國民大會提出總統及副總統彈劾案,經國民大會代表總額2/3同意,被彈劾人應該立即辭職。2005年第7次修憲結束咗國民大會嘅歷史,將國民大會複決立法院提出嘅憲法修正案及領土變更案之權力轉移至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手中,將國民大會表決立法院提出嘅總統同副總統彈劾案嘅權力轉移至司法院大法官手中,即總統同副總統彈劾案由立法院聲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經憲法法庭判決成立之後,被彈劾人應該立即辭職。
近年七次修憲,總統直選,權力擴大。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唔再需要立法院同意。但立法院取得不信任權。學者同外界認為呢個係「傾向總統的半總統制」,而大韓民國同埋俄羅斯聯邦都接近呢個制度。至於是否改為三權分立或者維持監察權獨立,往內閣制或總統制嘅方向修憲,都有支持同反對嘅意見,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中華民國憲法同其他法律對首都所在地無任何規定。中華民國首都原本位於南京市。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後,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搬咗去台北市。1990年代同之前,政府從未放棄以武力收復大陸並還都南京嘅目標,臺北市雖然係中央部會所在,不過一直作為臨時首都,內政部同教科書上記載嘅首都依舊係南京市。
隨著時間流逝,海峽兩岸持續處於對峙同分治狀態,同埋民主改革、臺灣本土化運動嘅逐步推進,喺1990年代後期、尤其係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包括總統、行政院長、臺北市長等都喺公開場合口頭表示過臺北市係中華民國首都。
中華民國係一個資本主義嘅經濟體系,佢地個政府喺經濟入面嘅角色越來越小。好多大型嘅國有銀行同企業都慢慢咁私有化。之前嗰30年入面,平均年均經濟增長就已經有成8%咁多。出口為工業化提供咗資金嘅保證。2006年2月底,台灣嘅外匯存底有成2,569.
農業喺GDP上嘅比重,由1952年嘅35%下降到2%。傳統勞動密集型工業已經慢慢俾高科技產業取代。臺灣嘅電子工業對世界嘅經濟舉足輕重,好多電子組件同週邊硬體設備都係喺臺灣製造。對外貿易係臺灣重要嘅經濟命脈,美國同日本一路都喺臺灣嘅頭兩大貿易夥伴,而家有啲就轉向歐洲同東南亞市場,臺灣重係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同越南嘅主要投資來源,另外喺中國大陸有成5萬幾個臺資企業,臺商就有成百萬位。
由於中華民國政府採取咗穩健嘅財政政策,因此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入面,臺灣冇受到嚴重嘅衝擊。但係喺2001年開始嘅全球經濟放緩嘅趨勢影響下,臺灣嘅經濟亦遭受重挫,銀行壞帳增加,財政盈餘變成財政赤字。
2001年,臺灣嘅經濟出現咗自1947年以嚟嘅首嗰負增長,失業率升到有史嚟最高。當然,兩岸關係緊張嘅政治局勢亦都有好大嘅影響。但係隨著全球經濟嘅回溫,加上「金融重建基金」嘅設置,臺灣經濟從2003年嘅下半就開始慢慢咁恢復起嚟。
中華文化喺臺灣生根、保存、發展。比起歷經蘇聯同文化大革命影響嘅大陸,傳統中華文化響臺灣保存得更為完整,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文物、使用正體中文,同埋傳統思想、民俗、信仰等等。同時,臺灣歷史上經歷過唔同政權同民族嘅統治,受到多元文化嘅刺激同影響,包括中華文化、原住民族文化、日本文化、歐美文化等,另加上海峽兩岸社會分隔過半個世紀,因而塑造出帶有自身特色嘅臺灣文化。
根據美國2002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中華民國臺閩地區2300萬人口中,548.6萬人係佛教徒,454.6萬人係道教徒,84.5萬人信一貫道,60.5萬人係基督教新教教徒,29.8萬人為羅馬天主教徒,26萬人信天帝教。
以上數據之中,有一半人口時常參加各類型宗教活動,而佛教徒同道教徒以自我認知為分界,兩者重疊性相當高。又根據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2004年大型佛道寺廟約有11384間,皈依同傳道人數有947311人,教堂數就有3159間,神職人員有6600人。
中華民國三軍嘅最高統帥就係總統,以總統做主席嘅國家安全會議喺負責國防嘅最高決策機構。而行政院國防部則負責軍隊嘅訓練同調度,由國防部長執行軍政同軍令嘅下達。目前三軍部隊人數少過40萬,陸軍只有20萬、海軍5萬、同空軍嘅5萬人,後備動員3百萬人。
日本幾乎全國一億二千萬人口嘅第一語言都係日文。除此之外,喺海外生活嘅日本裔好多都仲使用緊日文,譬如喺中南美洲嘅日本裔。定居美國加州同巴西嘅日本僑民亦有相當多人識講日文,佢哋嘅後裔亦都會改日文名,但係啲日文就會有外國口音。
由於日本工商業發達、同全世界都有好多貿易往來同投資、而且係亞洲最有錢嘅國家之一、教育制度完善,所以好多人會因為揾食而想學日文,方便以後入日資公司或者去日本做嘢、讀書。文化上,多元興盛嘅影視娛樂亦都令到全世界好多人對日文、日本文化產生興趣,亦都係唔少外國人學習日文嘅重要原因之一。
日文辭彙非常豐富,多如牛毛,除咗固有嘅和語之外,亦有大量嘅來自漢語嘅辭彙。近代以嚟,因為歐洲經濟、科技、文化嘅現代化早過東亞地區,所以有大量新嘅物件同觀念係喺歐洲引入,而好多嘢就直接將原文引入日文嚟使用。
和製漢語係指喺日本發明、用漢字寫出嚟嘅詞語。雖然有啲係好耐之前日本已經自己創造咗好多漢語冇嘅字詞。但係喺明治維新時代由於受到歐洲文化嘅影響,日本人發現日文有好多西方概念佢哋都冇字形容,因此用咗漢字嚟做出新嘅詞語。
一句好似好簡單嘅句子日文都冇字嚟形容,夏目漱石曾經寫過「law ハ nature ノ world ニ於ル如ク human world ヲ govern シテ居ル」一樣,佢一樣管理人類世界)呢啲概念都係日本之前未聽過嘅。
用平假名嗰時,當跟住喺後面嘅字母同前一個字母屬於同一段嗰陣,前面字母嘅母音就會變成長音。要注意嘅係「i」跟喺「e」嘅後面及「u」跟喺「o」段字母嘅後面嗰陣亦可以表明長音,例如 けいさつ 同埋しょうねん,ke同埋sho嘅音都要拉長。
轉寫羅馬字嗰陣,長音可以加上一個英文字母,或者喺延長嘅母音上面加上一橫或者一個尖頭嚟表示。所以 けいさつ = keisatsu/kēsatsu/kêsatsu,しょうねん = shounen/shōnen/shônen。
日本最早出現文字嘅文物大約係喺公元1世紀,嗰時嘅日本學者使用漢字嚟為日文表音,稱為「訓讀」。喺呢一個基礎上發展出萬葉假名,最早出現喺日本最早嘅詩歌總集《萬葉集》裏面。呢種方式借用咗漢語嘅表音功能而捨棄咗佢嘅結構性,再加上漢語冇詞形嘅活用同缺少助動詞,喺公元9世紀先後創造咗以漢字正體為藍本嘅片假名同埋以漢字草體為藍本嘅平假名,將日本嘅文字徹底進化到表記文字嘅時代。
由於日本做過世界列強,至今都仲係世界大國,日文喺東亞地區好有影響力,喺世界上都好多人學,加上漢字文化圈之間嘅文化交流頻繁,靠住漢字嘅便利,大量日文詞借咗入中文。尤其係近代時因爲日本發展得早過中國,而文化又相似,語言方便學,大量嘅中國學生赴日留學,佢哋將啲日文詞彙帶入中國,而因為現代日本文化嘅強勁影響力,粵語亦吸納咗唔少日文詞。
英文,又叫英語或者英格蘭話,係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嘅一種語言,發源於中世紀早期嘅英格蘭。英文呢種語言個英文名係嚟自盎格魯人-盎格魯人係喺古代由歐洲大陸移居去大不列顛島嘅盎格魯、撒克遜、朱特部落嘅日耳曼話演變出嚟,後來以英國嘅殖民傳播到世界各地。
由於喺歷史上曾經同多門語言接觸,佢嘅詞彙來源由一元變為多元,文法由多屈折變為少屈折,語音亦都有咗規律性嘅變化。根據以英文作為母語嘅人數嚟計,英文可能係世界上第三大或者第四大語文,但佢係世界上用得最廣泛嘅第二語文。
英文自稱「English」,而呢個名嘅詞源係「Angle」。喺古英文,自稱係「Englisc」,而「Angle」對出係「Engle」。呢個詞源係一個日耳曼部落嘅名,佢哋原先住喺而家德國北部日德蘭嘅Angeln地方,後來喺5世紀時移民去英倫。
佢哋係以祖地嘅名來做部落名,並且攞呢個名來自稱自己、包括自己講嘅話以及新住嘅地方。喺英文,「angle」有個意思係「鉤」,呢個就係佢哋祖地名嘅意思,因爲佢哋笪祖地喺日德蘭嘅海邊,嗰笪地嘅樣好似個魚鉤噉。
喺漢字文化圈嘅各種語文,都將呢種語文叫做「英」,比如中文嘅「英文」、日文嘅「英語」、韓文嘅「英語」、越南文嘅「㗂英」。呢個「英」字來源自「英吉利」,即係英國舊時嘅中文譯音名,喺漢字文化圈未完全衰弱時,呢個譯名通過漢字傳輸到各種語文。
比較特別嘅係,喺漢字文化圈向心力弱咗之後,日文同韓文都將原先用漢字寫嘅西方地名、人名轉嗮用假名、諺文來表記,唯有「英語」等少數詞例外。比如喺譯做「英語」嘅同期,日文同韓文將「法文」譯做「佛語」,將「西班牙話」譯做「西語/西班牙語」,而家佢哋都轉嗮用表音文字來寫,比如「法文」、「西班牙文」。
維基百科全書喺2001年1月15號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截至2024年1月,維基百科文章數第一嘅英文維基百科已經有550萬篇文,而所有253種語言嘅版本一共突破4700萬篇文,而粵文維基百科亦有136,996篇文,其中文章數前15名嘅維基百科一共佔總文章數嘅75%,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嚟睇同修改,英文維基百科亦促成咗其他計劃,例如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雖然亦造成對呢啲所有人都可以編輯嘅內容準確性或正確性嘅爭議,但如果所列出嘅來源係受到肯定嘅話,佢嘅內容亦會具有一定嘅水平同真實度。
維基百科文本內容跟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發布,有自由軟件基金會嘅領袖、自由軟件運動嘅先驅理查德·斯托曼博士嘅支持。斯托曼博士係少數幾個喺維基百科或者Nupedia開始之前就提出編撰一個自由嘅百科全書嘅人士。
隻隻文各有各版本,佢哋嘅運作都係獨立嘅,編寫文章唔受其他版所限,同一主題嘅文亦唔一定要由其他版本翻譯過嚟,用機器或者網絡自動翻譯嘅文章係絕對唔會被允許嘅,但係鼓勵跨語言嘅編輯者利用人工嚟進行翻譯,唔同嘅語言版本具有相同政策規範,例如「中立嘅觀點」,但其中可能有部份細節上嘅差異,文章同圖片喺唔同語言版本間可供分享,早期係以跨語言連結嘅方式分享,後嚟轉咗使用「維基共享資源」,喺大部分嘅語言版本入面,翻譯過嚟嘅文章只佔文章總數嘅一小部份。
根據Wikistats嘅網絡流量測量服務,截至2024年1月,全球所有維基百科版本嘅總文章數同埋編輯次數分別超過1,630萬條同埋9.57億次,而英文維基百科嘅流量就佔咗維基百科總流量大概21%同45%,其餘54%就由其他語言嘅維基百科分佔。
占美·威爾士同全體維基友,而家負責桑格之前嘅部分工作。為維基百科作出過貢獻嘅其他現時同過去Bomis嘅僱員包括Tim Shell,Bomis嘅創辦人之一,同程序員Jason Richey以及Toan Vo。
維基百科係個民主制、精英制、獨裁制嘅混合。通常大部分嘅內容,由一般嘅維基友討論、修改,通常係以民主嘅形式。維基百科嘅系統裏面同時有資深嘅網友擔當管理員,佢哋擁有比普通維基友更大嘅權力,好似刪除文章或者封鎖用戶。
維基百科最初嘅構想係拉里·桑格同一個電腦程序員Ben Kovitz喺2001年1月2號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嘅一次談話中最早提出嘅。Kovitz當時係wiki程序嘅協作開發者之一。當佢喺晚餐向桑格解釋wiki嘅概念嗰陣,桑格即刻發現wiki可能係整一個更開放嘅百科全書計劃嘅技術。
因此桑格即刻說服威爾士喺Nupedia入面建立一個wiki。Nupedia嘅第一個wiki喺1月10號上線,不過喺Nupedia嘅編緝人員入面遇到極大嘅阻力。因此,一個新嘅以「維基百科」命名嘅新計劃喺1月15號喺wikipedia.
英文維基百科喺2001年2月12號達到1,000頁,9月7號達到10,000篇文。喺計劃嘅第一年,有超過20,000篇文俾人整咗出嚟,平均每個月1,500篇。2002年8月30號,已經有40,000篇文。
然而,Enciclopedia Libre嘅用戶唔排除喺未來重新合併嘅可能性,同埋希望繼續同維基百科保持聯繫。呢場紛爭亦引起咗關於非英文維基百科版本嘅角色嘅廣泛討論,並且直接導致非英文維基百科嘅幾項重大改革。
2002年3月,用戶ID24開始喺英文維基百科發表好多極左文章,關於佢嘅激烈討論最終導致嚴重嘅人身攻擊,珍寶·威爾士最終喺2002年4月禁止ID24對維基百科進行編輯。而成日喺德國歷史相關嘅文章入面發表親右翼觀點,同埋導致多次爭論嘅用戶「Helga」,就喺2002年9月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

Dataset Description

This dataset, named zh-wiki-yue-long, is crawled from the Yue (Cantonese) version of Wikipedia. It contains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 with an emphasis on long sentences, providing a rich source for understanding complex structures in Yue text. The dataset is designed for research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and machine learning tasks involving Yue text.

Data Content

  • Language: Yue (Cantonese)
  • Source: https://zh-yue.wikipedia.org
  • Type: Crawled text
  • Format: JSON Lines (JSONL)
  • Criteria: Focus on long sentences

Licensing and Permissions

This dataset is derived from Wikipedia content. Please ensure compliance with Wikipedia's licensing and terms of use, particularly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CC BY-SA). Proper attribution must be given for all content derived from Wikipedia. Acknowledgments

We acknowledge Wikipedia and its contributors for providing the source content for this dataset. Limi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 Content Variability: The dataset may contain a mix of different topics and contexts, as it is sourced from various Wikipedia articles.
  • Complexity: The focus on long sentences could present challenges in parsing and processing complex structures.
  • Ethical Considerations: Ensure appropriate use of the dataset in accordance with Wikipedia's licensing and any applicable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s.
Downloads last month
75
Edit dataset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