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classes
718 values
description
stringclasses
718 values
image
imagewidth (px)
100
2.05k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馬祖國家風景區-北竿遊客中心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沙灘旁的北竿遊客中心。北竿遊客中心提供摺頁索取、旅遊諮詢,還能欣賞以北竿聚落為主題拍攝的介紹影片,以便迅速補充北竿的觀光訊息。 北竿鄉(福州語平話字:Báe̤k-găng-hiŏng,閩南語白話字:Pak-kan-hiong,莆仙語興化平話字:Bah-gang-hio̤ng)位於閩江口外東海中,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為該縣第二大鄉。北竿鄉轄區包括人口聚居的主要島嶼北竿島,及高登島、亮島、大坵島等大小島嶼十餘座,均屬於馬祖列島的一部分。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島活動。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至宋元世代則確知已有人長期定居。北宋中期,福建長樂、連江等縣已有沿海居民涉海徙居南北竿塘謀生,到元末時聚落發展已初有規模。 明朝初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將南北竿塘居民全數遷徙至大陸,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直到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才又得以發展。迨至明末時,又已村落稠密。清代初期政府則實施更嚴厲的遷界令,復將人民悉徙內地,並焚毀島上所有房舍田園。至康熙後期開始,長樂、連江等縣沿海貧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 1869年隨著北竿塘漁業的興盛,而對鹽的配置產生許多糾紛。總督為了進行漁戶重新配鹽,於塘岐、橋仔設置閩浙總督配鹽勒石告示碑,遂通行告示禁止。 1935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在當時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馬祖的政經中心逐漸轉移至南竿。馬祖地區於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1994年1月,島上的北竿機場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2003年1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 北竿鄉包括北竿島、高登、大坵、小坵、亮島以及眾多無人島礁。位居福建省閩江口外東海中,遠眺中國大陸連江縣黃岐灣。北竿島處於馬祖列島中心位置,和南竿島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最近距離不到三千公尺。北竿與南竿以西海域通稱竿塘洋。 本鄉全境總面積9.3平方公里,係第二大鄉。北竿島的主要岩體是花崗岩與花崗閃長岩,島上有壁山標高291.7公尺,是本縣第一高山,另有芹山標高234.7公尺,位居第三高山。 根據連江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3年底北竿鄉戶數計有910戶,人口約3.1千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17人,是連江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塘岐村與白沙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327人與160人。 北竿鄉通行馬祖話,是閩東語的一種在地方言。北竿通行的馬祖話與長樂區、連江縣的長樂話、連江話比較接近,但有一定區別。橋仔、塘岐一帶存在一些莆田和泉州的移民村落,他們中老一輩移民操莆仙語或閩南語,並且同時能夠使用馬祖話;但年輕一輩大多數只會說馬祖話。 北竿鄉公所是北竿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北竿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連江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北竿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3課2室等5個內部單位。 北竿鄉民代表會是北竿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北竿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北竿鄉民代表會共有5位鄉民代表,選區劃分上為不分區,主席、副主席由5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北竿鄉為連江縣議會第二選區,在連江縣議會9席縣議員中,北竿鄉共選出2席縣議員。 北竿鄉共下轄六個村里,分別如下:
古龍頭振威第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宅第屋後牆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於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於花崗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牆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碑頭有獅頭浮雕,其下為泰山石敢當銘刻,造型尤其罕見。振威第已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的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蠟像和事蹟之介紹等等。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又名古龍頭振威第,是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的歷史建築,為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和墓地,是金門縣縣定古蹟。 「古龍頭」為「古寧頭」之舊名,宋代曾氏最先入墾,元末張氏、李氏相繼遷入,當地居民大多數為李姓,明清時期武將輩出,其中最知名的為振威第的主人、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李光顯乃金門俗諺「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中的三位提督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李光顯投身軍旅,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升澎湖協右營把總。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臺灣發生林爽文起義,李光顯遂從澎湖被調到臺灣支援,駐守打鼓汛,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後轉攻打鼓汛,但為李光顯所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光顯與遊擊鄭嵩攻下竹仔港,因戰功擢署閩安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補澎湖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九年(1790年)調福建水師督標右營千總,在此期間與其兄台灣安平守備李光輝、弟金門右營守備李光寬在故鄉修建宅第。 嘉慶元年(1795年)七月,李光顯隨參將李長庚到浙江石浦洋追剿海盜蔡牽等人,後於嘉慶三年(1798年)三月升福建督標水師營中軍守備。嘉慶九年(1804年)調升廣東平海營參將,隔年(1805年)六月因剿蔡牽之黨有功,調升臺灣水師協副將。同年九月調往廣東順德,仍擔任協副將。嘉慶十四年(1809年)六月,擢浙江溫州鎮總兵。 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月,李光顯署浙江提督,三月時又兼定海鎮總兵,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任內以耿介廉潔著稱,兩廣總督阮元贈「海邦著績」匾。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卒於任上,追贈振威將軍,歸葬於故宅之後。 古龍頭振威第大約興建於乾隆五十四到五十九年(1789-1794年),雖為李光顯故居,但實際興建者是李光顯兄弟三人,由於李光顯長期在外,宅第大多為其兄弟家族所居。建築是三落大厝,由金門常見的花崗岩、蚵灰和紅磚等材料建築而成,屋頂為曲綫平緩的單脊式翹脊,正門入口為石質,門的左右側和左右山墻用磚組成花式圖案,前兩進是四房二櫸頭,後落是二房二櫸頭,第二進的正堂屋山墻高聳,燕尾翹脊,而在第三進的虎邊有一座「突歸」,突歸的右後角外有一座金門全島形制最大的石敢當風獅爺。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11月1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古龍頭振威第為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改為金門縣縣定古蹟,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9月28日將李光顯墓園納入,指定公告名稱修正為「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古龍頭振威第一度由於兵災和年久失修而損毀嚴重,列入第三級古蹟後屢經修復,現為金門縣鄉土文化展覽地,宅第內規劃了水源館、鄉史館、漁蚵舘、提督館等十餘個展館,展出李光顯生平事蹟,古龍頭振威第重建過程、明清生活器皿、古代農漁牧器物等。
古龍頭振威第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宅第屋後牆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於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於花崗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牆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碑頭有獅頭浮雕,其下為泰山石敢當銘刻,造型尤其罕見。振威第已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的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蠟像和事蹟之介紹等等。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又名古龍頭振威第,是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的歷史建築,為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和墓地,是金門縣縣定古蹟。 「古龍頭」為「古寧頭」之舊名,宋代曾氏最先入墾,元末張氏、李氏相繼遷入,當地居民大多數為李姓,明清時期武將輩出,其中最知名的為振威第的主人、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李光顯乃金門俗諺「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中的三位提督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李光顯投身軍旅,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升澎湖協右營把總。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臺灣發生林爽文起義,李光顯遂從澎湖被調到臺灣支援,駐守打鼓汛,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後轉攻打鼓汛,但為李光顯所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光顯與遊擊鄭嵩攻下竹仔港,因戰功擢署閩安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補澎湖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九年(1790年)調福建水師督標右營千總,在此期間與其兄台灣安平守備李光輝、弟金門右營守備李光寬在故鄉修建宅第。 嘉慶元年(1795年)七月,李光顯隨參將李長庚到浙江石浦洋追剿海盜蔡牽等人,後於嘉慶三年(1798年)三月升福建督標水師營中軍守備。嘉慶九年(1804年)調升廣東平海營參將,隔年(1805年)六月因剿蔡牽之黨有功,調升臺灣水師協副將。同年九月調往廣東順德,仍擔任協副將。嘉慶十四年(1809年)六月,擢浙江溫州鎮總兵。 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月,李光顯署浙江提督,三月時又兼定海鎮總兵,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任內以耿介廉潔著稱,兩廣總督阮元贈「海邦著績」匾。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卒於任上,追贈振威將軍,歸葬於故宅之後。 古龍頭振威第大約興建於乾隆五十四到五十九年(1789-1794年),雖為李光顯故居,但實際興建者是李光顯兄弟三人,由於李光顯長期在外,宅第大多為其兄弟家族所居。建築是三落大厝,由金門常見的花崗岩、蚵灰和紅磚等材料建築而成,屋頂為曲綫平緩的單脊式翹脊,正門入口為石質,門的左右側和左右山墻用磚組成花式圖案,前兩進是四房二櫸頭,後落是二房二櫸頭,第二進的正堂屋山墻高聳,燕尾翹脊,而在第三進的虎邊有一座「突歸」,突歸的右後角外有一座金門全島形制最大的石敢當風獅爺。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11月1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古龍頭振威第為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改為金門縣縣定古蹟,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9月28日將李光顯墓園納入,指定公告名稱修正為「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古龍頭振威第一度由於兵災和年久失修而損毀嚴重,列入第三級古蹟後屢經修復,現為金門縣鄉土文化展覽地,宅第內規劃了水源館、鄉史館、漁蚵舘、提督館等十餘個展館,展出李光顯生平事蹟,古龍頭振威第重建過程、明清生活器皿、古代農漁牧器物等。
古龍頭振威第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宅第屋後牆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於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於花崗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牆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碑頭有獅頭浮雕,其下為泰山石敢當銘刻,造型尤其罕見。振威第已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的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蠟像和事蹟之介紹等等。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又名古龍頭振威第,是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的歷史建築,為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宅和墓地,是金門縣縣定古蹟。 「古龍頭」為「古寧頭」之舊名,宋代曾氏最先入墾,元末張氏、李氏相繼遷入,當地居民大多數為李姓,明清時期武將輩出,其中最知名的為振威第的主人、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李光顯乃金門俗諺「九里三提督,百步一總兵」中的三位提督之一。 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李光顯投身軍旅,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升澎湖協右營把總。乾隆五十一年年底(1787年1月)臺灣發生林爽文起義,李光顯遂從澎湖被調到臺灣支援,駐守打鼓汛,莊大田攻陷鳳山縣城後轉攻打鼓汛,但為李光顯所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光顯與遊擊鄭嵩攻下竹仔港,因戰功擢署閩安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補澎湖協右營千總,乾隆五十九年(1790年)調福建水師督標右營千總,在此期間與其兄台灣安平守備李光輝、弟金門右營守備李光寬在故鄉修建宅第。 嘉慶元年(1795年)七月,李光顯隨參將李長庚到浙江石浦洋追剿海盜蔡牽等人,後於嘉慶三年(1798年)三月升福建督標水師營中軍守備。嘉慶九年(1804年)調升廣東平海營參將,隔年(1805年)六月因剿蔡牽之黨有功,調升臺灣水師協副將。同年九月調往廣東順德,仍擔任協副將。嘉慶十四年(1809年)六月,擢浙江溫州鎮總兵。 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月,李光顯署浙江提督,三月時又兼定海鎮總兵,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升任廣東水師提督,任內以耿介廉潔著稱,兩廣總督阮元贈「海邦著績」匾。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卒於任上,追贈振威將軍,歸葬於故宅之後。 古龍頭振威第大約興建於乾隆五十四到五十九年(1789-1794年),雖為李光顯故居,但實際興建者是李光顯兄弟三人,由於李光顯長期在外,宅第大多為其兄弟家族所居。建築是三落大厝,由金門常見的花崗岩、蚵灰和紅磚等材料建築而成,屋頂為曲綫平緩的單脊式翹脊,正門入口為石質,門的左右側和左右山墻用磚組成花式圖案,前兩進是四房二櫸頭,後落是二房二櫸頭,第二進的正堂屋山墻高聳,燕尾翹脊,而在第三進的虎邊有一座「突歸」,突歸的右後角外有一座金門全島形制最大的石敢當風獅爺。 民國七十七年(1988年)11月1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古龍頭振威第為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訂,改為金門縣縣定古蹟,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9月28日將李光顯墓園納入,指定公告名稱修正為「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古龍頭振威第一度由於兵災和年久失修而損毀嚴重,列入第三級古蹟後屢經修復,現為金門縣鄉土文化展覽地,宅第內規劃了水源館、鄉史館、漁蚵舘、提督館等十餘個展館,展出李光顯生平事蹟,古龍頭振威第重建過程、明清生活器皿、古代農漁牧器物等。
影像博物館
有樂館建於西元1933年,為全臺第一座具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座位約五百人。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西元1944年於二次大戰中遭到轟炸,二樓毀損了約三分之一。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日本戰敗後,有樂館改名為國民大戲院,收歸政府經營。除播放電影外,並舉辦音樂會及入伍徵召等活動,每遇佳片上映必車水馬龍。在休閒方式單純的農業社會中,成為承載市民生活記憶的鮮明地標。1980年代新竹縣市分家後,營運面臨了縣市財產的糾葛;同時期錄影帶出租業興起,娛樂媒體不斷推陳出新,戲院逐漸經不起市場考驗,終於在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停業。民國85年(西元1996年)文建會「全國文藝季」,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在荒廢閒置的國民戲院廣場,舉辦「風城情波」系列活動,成功召喚了市民的記憶與情感。在多位地方賢達及電影學者奔走規劃下,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提出「影像博物館」的藍圖。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由文建會撥款,公開競圖,甄選出林志成建築師負責「歷史建築再利用」整建計劃,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3月8日開工,民國89年(西元2000年)5月21日落成啟用。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開館營運之後,以傳承國民戲院之歷史文化經驗,形塑市民共有、共享的影像空間為宗旨。除了非主流電影、懷舊電影的推廣、放映外,兼具電影文物典藏、展示、研究及教育等功能。 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英語:Image Museum of Hsinchu City)位於台灣新竹市,於1933年啟用時名為「新竹市有樂館」,為當時新竹市首座擁有換氣設備的公共建築戲院。在新竹市市長蔡仁堅任內規劃建設,並於2000年重新啟用與定名為「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目前做為電影文物典藏、展示、播放、研究及教育推廣等用途。 2022年1月22日,由在地藝文團體鴻梅文創以「或者光盒子」為名重新開幕,正式重新成為電影院,保留部分博物館展覽,並設有書店、餐酒館等設施。 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並已有防火巷、防火梯之設計,為日治時代台灣僅有三家現代化劇場之一,也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以不同層次形狀之屋面改變一般RC建築的呆滯規則外型,塑造出優美的天空線,入口區設計為閩南風味的曲折、迴廊及庭院景觀,全棟結構採用剪力牆設計,故內部空間看不到一根柱子存在。 館內設施有多功能視聽室、影像文物展示區、國民電影廳、大廳玄關、露天放映機。
影像博物館
有樂館建於西元1933年,為全臺第一座具有冷氣設備的戲院,座位約五百人。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西元1944年於二次大戰中遭到轟炸,二樓毀損了約三分之一。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日本戰敗後,有樂館改名為國民大戲院,收歸政府經營。除播放電影外,並舉辦音樂會及入伍徵召等活動,每遇佳片上映必車水馬龍。在休閒方式單純的農業社會中,成為承載市民生活記憶的鮮明地標。1980年代新竹縣市分家後,營運面臨了縣市財產的糾葛;同時期錄影帶出租業興起,娛樂媒體不斷推陳出新,戲院逐漸經不起市場考驗,終於在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停業。民國85年(西元1996年)文建會「全國文藝季」,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在荒廢閒置的國民戲院廣場,舉辦「風城情波」系列活動,成功召喚了市民的記憶與情感。在多位地方賢達及電影學者奔走規劃下,委託國家電影資料館提出「影像博物館」的藍圖。民國87年(西元1998年)由文建會撥款,公開競圖,甄選出林志成建築師負責「歷史建築再利用」整建計劃,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3月8日開工,民國89年(西元2000年)5月21日落成啟用。民國89年(西元2000年)開館營運之後,以傳承國民戲院之歷史文化經驗,形塑市民共有、共享的影像空間為宗旨。除了非主流電影、懷舊電影的推廣、放映外,兼具電影文物典藏、展示、研究及教育等功能。 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英語:Image Museum of Hsinchu City)位於台灣新竹市,於1933年啟用時名為「新竹市有樂館」,為當時新竹市首座擁有換氣設備的公共建築戲院。在新竹市市長蔡仁堅任內規劃建設,並於2000年重新啟用與定名為「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目前做為電影文物典藏、展示、播放、研究及教育推廣等用途。 2022年1月22日,由在地藝文團體鴻梅文創以「或者光盒子」為名重新開幕,正式重新成為電影院,保留部分博物館展覽,並設有書店、餐酒館等設施。 其建築形式融合古羅馬與阿拉伯建築風味,並已有防火巷、防火梯之設計,為日治時代台灣僅有三家現代化劇場之一,也是日本殖民政府展示國力的豪華型公共建築之一。以不同層次形狀之屋面改變一般RC建築的呆滯規則外型,塑造出優美的天空線,入口區設計為閩南風味的曲折、迴廊及庭院景觀,全棟結構採用剪力牆設計,故內部空間看不到一根柱子存在。 館內設施有多功能視聽室、影像文物展示區、國民電影廳、大廳玄關、露天放映機。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前身分別是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的監獄,在民主化之後被保留下來並改建為展覽空間,隸屬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園區位於綠島監獄旁,曾經許多著名的政治受難者皆在此被拘禁過。園區包含景觀保護區(海岸、燕子洞)、地質保護區(新生訓導處隘口鬼門關)、保護區(新生訓導處公墓、流麻溝)、公園用地(人權紀念碑)和機關用地(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綠島技能訓練所)。 1951年,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綠島成立「新生訓導處」,監管、改造思想或政治上有問題的犯人 。1970年2月8日泰源事件後,當局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舊址西側興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稱「綠洲山莊」,復於1972年將泰源監獄和各地軍事監獄的政治犯集中送到綠島監禁。 1997年,當時的立法委員施明德等16人向行政院提案,要求將綠洲山莊改為史蹟館或紀念館。1999年3月29日,行政院核定將綠洲山莊規劃成立史蹟館或紀念館。2000年11月,綠島綠洲山莊由法務部移交交通部觀光局接辦,2001年2月23日行政院核定名稱改為「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範圍從綠洲山莊擴充至莊敬營區、國防部醫務所、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岸巡及安檢兵力駐用廳舍、人權紀念碑、公館漁港及週邊海岸地區。 區內犯人蠟像姿態,是根據當時政治犯歐陽劍華所繪的人體素描所製作。 2002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06年1月1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年並更名為「綠島文化園區」。2009年6月與景美文化園區同時第三次更名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2014年1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2018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揭牌儀式。 園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不同時期所興建的建築,包括1950年代最早興建的新生訓導處、1970年代擴建的綠洲山莊以及解嚴後所設置的人權紀念碑空間。 在進入兩側設有監視碉堡與傳令室嚴密監控的「新生之家」大門後,就是當時島上的監獄內部。新生之家,意味著「新生」到此開始進行思想改造後,將如獲新生,並在刑期屆滿考核通過後自另一個出入口 「革命之門」走出。1950~1960年代,臺灣約有一千多名政治犯被移送到此處,當時由12個男性囚犯所組成一個中隊(每個中隊約有數十位成員);其中有些人被監禁,也有些人則是被外放並在監視下從事「勞動改造」,但大都居住於數間木房搭建而成的牢舍內。 「新生訓導處」有關當局曾驅使其男性囚犯至附近海岸搬運石塊回單位所在地,建築圍牆與簡易屋舍,其獄友也因此曾自我謔稱「自己蓋自己的監獄」;此後,當局亦曾驅使其囚犯從事農耕及食品加工活動,以達自給自足之目標。當時,新生訓導處大多犯人持續維持不主動探詢他人罪刑內容的默契。 現今新生訓導處內設有全區模型館,並保留了當年政治受難者的牢房以及福利社、開放式廚灶等空間,並有配有專業的解說和體驗教程。 至1970年代,新生訓導處空間逐漸容不下日益增加的政治犯,因此當局在北側擴建了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別稱綠洲山莊。綠洲山莊的主體建築為呈十字狀的監獄,形狀看似八卦陣,因此又稱作八卦樓。1970~198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大都關押於此處,牢房內密不通風,且西曬嚴重,平均一間牢房約有10人左右,僅有一處無遮蔽的蹲式馬桶。 除了八卦樓之外,此區還有會客室、放風區、獨居房和戒護中心。政治受難者們每天只有上、下午個半小時的放風時間,可以暫時離開狹小的牢房到放封區內自由活動。而身分較特殊的受難者,則會被關到獨居房內禁止與其他犯人接觸。 1987年解嚴之後,綠島便不再關押政治犯。1999年的國際人權日,時任總統李登輝親自蒞訪見證人權紀念碑的落成,象徵著臺灣轉型正義的推動。在綠洲山莊外不遠處的紀念碑空間,石牆上刻有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名錄,向所有為爭取民主、人權而犧牲的受害者致上最高的歉意與敬意。 在新生訓導處與燕子洞之間的面海的山坡角下有一處墓地,名為十三中隊公墓。此處埋葬著關押期間不幸病歿的政治受難者或駐島軍官,由於當時新生訓導處僅有12個中隊,因此這裡便被稱作「十三中隊公墓」。曾被豎立於流麻溝旁的「周文彬紀念碑」及「孫連崑紀念碑」亦於2011年遷至該地。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虎尾鐵橋
西元1907年興建於虎尾糖廠公園旁的虎尾溪上,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所出資,英國人所設計的。虎尾鐵橋由三段高矮不一、交錯聳立的鋼架樑以及十座巨大拱型中空橋墩共同構成,是國內少數行駛糖廠小火車的鐵軌橋,推估約與糖廠同時建造。來到虎尾時,不妨到虎尾鐵橋走走,也可去附近的虎尾糖廠、同心公園順遊。 虎尾糖廠鐵橋,又被稱作虎尾鐵橋,舊名番薯莊板仔橋,是一座鋼桁架橋、鈑梁橋及工字梁橋混合型式的橋梁,於台灣日治時期興建並於國民政府時代延建,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為雲林縣縣定古蹟。目前屬於台灣糖業公司,作為糖業鐵路。 虎尾鐵橋原是一座木造橋梁,係日本時期為了方便火車運輸甘蔗至虎尾糖廠,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出資,並且於1907年興建:2。除運輸甘蔗外,也曾經同時辦理客運業務。1931年於原木造橋下游側改建新橋:圖1-1-1[註 1],由3孔鋼構桁梁及7孔鈑梁連結而成,長約300.6公尺。國民政府時代1960年將虎尾鐵橋延長至437公尺:3、31。 虎尾鐵橋總共有21座橋墩[註 2],22處橋孔,各段橋身的桁架梁、I型鈑梁造型都不一樣,呈現出鋼構橋梁的營建技術,以及當時鐵橋混合拼接的建築風格。本橋結構由鋼筋混凝土高腳鏤空橋墩、鋼製橋梁,鐵道設施以及板仔橋四大部份構成,橋梁上部依照結構造型,可以區分為空間桁架鋼梁(第1橋孔—雙華倫式桁架)、平面桁架鋼梁(第2、第3橋孔—小馬式桁架、普拉特桁架)、I型鋼鈑梁(第4~第10橋孔)與工字梁(第11~第22橋孔)等四大類型,依從河川地形變化不同之跨度需求而架設,形成不對稱的階梯形構造。橋桁或鈑梁的製造者已知有英國Westwood Baillie & Co.(第2橋孔),與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株式會社」(第7橋孔,1913年製造)等廠商:142:31~35。 鐵道設施部分則包含鐵軌、枕木以及固定用鐵件。 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於1906年(明治39年)創立虎尾糖廠,並於1908年完成第一工場,為運輸甘蔗原料進廠製糖,規劃興建舖設有軌距762公釐鐵道之鐵路橋梁跨越虎尾溪,橋梁型式推測為木造:2。 虎尾糖廠設立後,當地街市逐漸發展繁榮,人口增加。為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製糖會社與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於1910年開始共同營運他里霧(斗南)與五間厝(虎尾)之間的客運鐵路,在當時製糖工場大門北面四百公尺處設置貨物掛(貨物集散站)。為了讓西部縱貫線(鐵軌軌距1067公釐)的列車能從斗南進入虎尾,於是在原來762公釐軌距的鐵軌旁另外鋪設鐵軌,因此形成了同時鋪有三條鐵軌與兩種軌距的鐵橋:142。 1931年,製糖會社於原橋下游側重建虎尾鐵橋,新橋共計9個鋼筋混凝土橋墩、10個橋孔(前3孔為下承式桁梁、後7孔為下承式I型鋼鈑梁),長約300.6公尺,其中前3個橋孔的鋼桁梁係向鐵道部購入原清代基隆新竹段鐵路廢棄的鐵橋來架設[註 3],因此跨度及高度不一。 1942年,鐵橋曾於風災中受損,後加以修復。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國民政府派員接收台灣,虎尾鐵橋交由台糖管理。 1953年虎尾鎮籍雲林縣縣議員王玄正向縣政府提案於鐵橋邊搭建人行便道。縣政府與虎尾鎮公所共同籌得資金約新台幣23萬元,隔年(1954年)在鐵橋右側搭建木板橋一座,解決了行人與火車共用鐵橋的危險,並且成為了當時虎尾溪兩岸的交通要道,以及虎尾鎮市區與蕃薯、竹圍仔等莊的交通樞紐。 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河堤南岸潰堤,鐵橋亦遭到沖毀。有鑑於這次水災造成當地重大損失,農復會水利局與虎尾糖廠共同策劃整治方案,並決議拓寬虎尾溪溪面,並延長鐵橋,以降低溪面水位、鞏固兩岸,另外還加強護堤以避免沖蝕。隨後由糖廠出資鐵橋南岸橋段延長工程,並由糖廠之鐵道課負責施工事宜。 1960年6月,鐵橋延長工程竣工,鐵橋比原先延長了約185公尺[註 4],並因此解決了當地的水患問題。 1982年,興建興南大橋,鐵橋旁的木板便橋之功能被逐漸取代。之後長期閒置,未被良好維護。 1997年,地方藝文人士於舉辦虎尾全國文藝季時爭取修復,雲林縣政府終於承諾編列預算修復便橋。於1998年6月24日,舉行虎尾鐵橋木板橋整建工程動工儀式。1999年整修完成,並命名為蕃薯莊木板便橋。 2001年,台糖虎尾總廠決定將管理權移交予雲林縣政府,並在11月10日於虎尾鐵橋舉行交接儀式。隨後,相關單位將虎尾鐵橋兩岸規劃為「親水公園」,結合附近的虎尾糖廠與同心公園,以提供民眾一處觀光休閒的理想場所:143~145。 2012年,蘇拉颱風來襲,約有五十公尺橋面遭到大水沖毀。2015年9月9日虎尾鐵橋修復。
北寮遊憩區
北寮奎壁山的「奎壁聯輝」是澎湖舊八景之一,奎壁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之間,在退潮時會裸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近年成為遊客戲水生態旅遊的據點之一,但因發現水淹腳時回漲速度甚快,務必精算潮汐,縮短逗留時程,以免發生危險。奎壁山地名的由來:自海上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稱此地為「龜鼈山」。之後改名的典故為,澎湖進士蔡廷蘭取諧音以「奎壁」入詩云「奎壁雙輝列宿聯」納入澎湖八景之一。奎壁意指天上奎宿與壁宿,奎壁聯輝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 赤嶼,為台灣澎湖縣湖西鄉的一個島嶼,面積約0.0083平方公里。島嶼位置在北寮村奎壁山東方,即澎湖本島東北角處,長120公尺,寬60公尺。退潮時因露出一條約50公尺的礫石灘與澎湖本島相連,有如聖經中「摩西分海」場景,該步道成為澎湖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近年來因踏浪人潮過多,觀光局為維護海洋生態與遊客安全,於2017年4月份起已禁止登島。
北寮遊憩區
北寮奎壁山的「奎壁聯輝」是澎湖舊八景之一,奎壁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之間,在退潮時會裸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近年成為遊客戲水生態旅遊的據點之一,但因發現水淹腳時回漲速度甚快,務必精算潮汐,縮短逗留時程,以免發生危險。奎壁山地名的由來:自海上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稱此地為「龜鼈山」。之後改名的典故為,澎湖進士蔡廷蘭取諧音以「奎壁」入詩云「奎壁雙輝列宿聯」納入澎湖八景之一。奎壁意指天上奎宿與壁宿,奎壁聯輝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 赤嶼,為台灣澎湖縣湖西鄉的一個島嶼,面積約0.0083平方公里。島嶼位置在北寮村奎壁山東方,即澎湖本島東北角處,長120公尺,寬60公尺。退潮時因露出一條約50公尺的礫石灘與澎湖本島相連,有如聖經中「摩西分海」場景,該步道成為澎湖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近年來因踏浪人潮過多,觀光局為維護海洋生態與遊客安全,於2017年4月份起已禁止登島。
北寮遊憩區
北寮奎壁山的「奎壁聯輝」是澎湖舊八景之一,奎壁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之間,在退潮時會裸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近年成為遊客戲水生態旅遊的據點之一,但因發現水淹腳時回漲速度甚快,務必精算潮汐,縮短逗留時程,以免發生危險。奎壁山地名的由來:自海上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稱此地為「龜鼈山」。之後改名的典故為,澎湖進士蔡廷蘭取諧音以「奎壁」入詩云「奎壁雙輝列宿聯」納入澎湖八景之一。奎壁意指天上奎宿與壁宿,奎壁聯輝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 赤嶼,為台灣澎湖縣湖西鄉的一個島嶼,面積約0.0083平方公里。島嶼位置在北寮村奎壁山東方,即澎湖本島東北角處,長120公尺,寬60公尺。退潮時因露出一條約50公尺的礫石灘與澎湖本島相連,有如聖經中「摩西分海」場景,該步道成為澎湖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近年來因踏浪人潮過多,觀光局為維護海洋生態與遊客安全,於2017年4月份起已禁止登島。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
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位於六龜區省道台27甲線約5K處,六龜區荖濃溪旁,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整建十八羅漢山遊客服務區,不僅建設賣店、公廁也新設地景橋梁聯結南側高臺地,以連結河川兩岸,提供遊客以不同視野欣賞荖濃溪河谷、風化岩及山景等生態景觀之美。如果想要一覽十八羅漢山的特色,可以向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申請導覽解說服務,目前皆採預約制,若您想一窺保護區的面貌,請5日前於屏東林管處網路申請。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搭配專業導覽解說服務,能更加瞭解在地的文史脈絡喔! 十八羅漢山,位於台灣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旁,為一著名的特殊地理景觀區,因山形奇特有如十八羅漢而得名。該處地質為大而厚的六龜礫岩,因地層變遷露出水面後,由於透水性良好,容易向下侵蝕,經過長久的歲月後,逐漸形成諸多陡立峻峭的山峰。因植物不易存活,有如西遊記中的「火炎山」一般,故又稱為六龜火炎山。當地的特殊地形有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已由林務局依《森林法》劃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面積193.01公頃。經多年保護後,已可見松鼠與獼猴等野生動物穿梭其間。山腳於日治時期開闢六龜隧道,於公路改線後廢除,現在只開放六號隧道參觀。
README.md exists but content is empty. Use the Edit dataset card button to edit it.
Downloads last month
0
Edit dataset card

Collection including benchang1110/TaiVision-Tai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