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input
stringlengths
3
321
output
stringlengths
2
272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了十多天,高祖想要离去,沛县父老兄弟执意挽留高祖。
十馀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高祖就动身了。
乃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高祖又停留下来,搭起帐篷,饮宴三天。
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樊哙另带一支部队平定代地,在当城杀死了陈豨。
樊哙别将兵定代,斩陈豨当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陈豨的降将说陈豨反叛时,燕王卢绾派人去陈豨那里参预了阴谋策划。
陈豨降将言豨反时,燕王卢绾使人之豨所,与阴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辟阳侯回来,详细说明了卢绾反叛已有征兆。
辟阳侯归,具言绾反有端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封皇子刘建为燕王。
立皇子建为燕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命运在天,虽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处!
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任。
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四月甲辰,高祖崩于长乐宫。
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陈平、灌婴统率十万士卒驻守荥阳,樊哙、周勃统率二十万士卒平定燕、代,这时他们听到皇帝驾崩,将领们全部被杀,必定连兵回来向关中进攻。
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审食其进宫把这些话告诉了吕后,于是在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丙寅,安葬了高祖。
丙寅,葬。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子袭号为皇帝,这就是孝惠帝。
太子袭号为皇帝,孝惠帝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到了孝惠帝五年,孝惠帝想到高祖思念牵挂沛县,就把沛宫作为高祖原庙。
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乐沛,以沛宫为高祖原庙。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恭敬而讲究威仪的弊病在于使细民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人用讲究尊卑等级来承替它。
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夏、商、周三王的治国法则好像循环往复,终而复始。
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始皇赢政不加以改变,反而使刑法残酷,难道不是荒谬的吗?
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车服有定制,皇帝的车子用黄缯做盖的里子,车衡左边竖立毛羽制成的幢。
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依据有限的史籍和文献编著《春秋》,就是用鲁公的纪元年数,整合事件年月,已经很详尽了。
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他这种虽有疑问却把疑问传下来的态度,是非常慎重的啊!
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考察那些年历谱谍及五德转次相承的各种情况方面,古文的记载却并不相同,甚至会有很大差异。
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此我就依照《五帝系谍》及《尚书》上记载的从黄帝到共和时代的世系,着成了《三代世表》。
于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考察一下传记,都表明他们有父亲,他们的父亲都是黄帝的子孙。
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父皆黄帝子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鬼与神都无法自己生成,必须要经由人才能产生,怎么能说是契和后稷没有父亲就生下来了呢?
鬼神不能自成,须人而生,奈何无父而生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信的人就传播信的观点,怀疑的人就传下怀疑之处,所以才有两种说法。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故两言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尧也知晓后稷的子孙未来会成就帝业,所以就加赐后稷一百里封地,他的后代又经过了近千年,到了周文王时期才能拥有天下。
尧知后稷子孙之后王也,故益封之百里,其后世且千岁,至文王而有天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契的母亲与她的姐妹们来到玄丘水洗澡,有只燕子口中衔着的卵掉了下来,契的母亲拿到了卵,本来用嘴含着,却不小心吞了下去,后来就生下了契。
契母与姊妹浴于玄丘水,有燕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其实就是 兹 ;兹有渐渐强大之意。
子者兹;兹,益大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天降下玄鸟,所以才产生了商 。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文王的祖先就是后稷,后稷也并无父亲就生了下来。
文王之先为后稷,后稷亦无父而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姜嫄因为儿子并无父亲,就很轻视他,把他丢在路上,牛羊全都躲开而不去踩踏他。
姜嫄以为无父,贱而弃之道中,牛羊避不践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姜嫄又把他丢进大泽之中,鸟都覆盖着他,遮挡并喂养他。
又捐之大泽,鸟覆席食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尧知道他是个贤能的人才,就任命他为大农,赐给他的姓氏为姬氏。姬,就是 本 。
尧知其贤才,立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姬者,本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王将季历任命为自己的继承者,这也表明了上天降下的祥瑞。
大王命季历,明天瑞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天的命兆很难言说,除了圣人谁也无法得知。
天命难言,非圣人莫能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承受上天的旨意而统治天下,他的德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后世。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们都不知道这个道理,觉得帝王全都是从普通百姓中出现的。
人不知,以为氾从布衣匹夫起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都是天命使然。
其有天命然。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政清明而兴修礼义,遵照天时举兵征讨而取得胜利的就可称王,有福泽能够千世流传。
五政明则修礼义,因天时举兵征伐而利者王,有福千世。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怎么可以忽视修练德行呢!
行道德岂可以忽乎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的大将军霍子孟,名光,他也是黄帝的后人。
汉大将军霍子孟名光者,亦黄帝后世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何以言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霍氏,就是一个国家的名称。
霍者,国名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平阳处于河东地区,河东是晋国的领土,后来才析分成了卫国。
平阳在河东,河东晋地,分为卫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兴起于后稷,后稷并无父亲却出生了。
周起后稷,后稷无父而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霍将军,就是最初居住在平阳白燕乡的那个人。
霍将军者,本居平阳白燕。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难道他还不伟大吗?
岂不伟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史公研读《秦记》,看到上面记载犬戎部族击败杀死周幽王,周王室往东迁都到洛邑,秦襄公因为护送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就建造了西畤来事奉天帝,就觉得这有越位犯上的痕迹了。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秦国夹杂着西戎北狄的民风习俗,把凶暴乖戾摆在前面,将仁德道义放在后头,地位处在捍卫王室的臣属行列,却在祭祀规格上同天子平起平坐,有识之士都十分忧惧。
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臚于郊祀。君子惧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穆公修明政治,将秦国的边境向东一直扩展到黄河西岸,就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中原霸主势均力敌了。
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到田常杀掉齐简公而自任齐相,诸侯们都无动于衷不予讨伐,这标志着海内已经围绕怎样保持本国的军事实力来争斗了。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各个诸侯国的首要之务在于壮大军事力量,吞并敌国,因而权谋诈术得到普遍应用,合纵连横的学说也相继兴起。
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中原的各诸侯国都排斥它,甚至将它等同于西方的戎翟看待。但从献公以后,一直在诸侯中称雄。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一种说法认为: 东方是万物开始萌生之地,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
或曰 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大禹在西羌兴起,商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能够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做依靠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因为收藏的人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
《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却又没有记载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秦国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所以能有建树巨大的功业。经传中说: 效法后王。 这是为什么呢?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 法后王 ,何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帝位的时间很短促,不去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因此讥笑它,这和轻信他们话语有什么分别呢?
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于是根据《秦纪》的记载,接在《春秋》后面,上起周元王,列表编排六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下至秦二世,总共二百七十年,写出我所闻知的各种兴盛衰败的缘由,以供后世的有识之士观览。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着诸所闻兴坏之端,后有君子,以览观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朝的政治尚有缺陷,诗人作《关雎》以男女情爱昭示仁义道德。
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厉王是最不喜欢别人说他的过失的人,那时的三公九卿都惧怕诛灭不敢直谏而作祸生乱。厉王只好出京师逃到彘这个地方避祸,祸乱从京师爆发,京师就由周公和召公联合执政。
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但这些诸侯都借着王室名义征讨攻伐他国,更有充当诸侯盟主者,政令均出自五霸,诸侯横行霸道,骄奢淫欲,行为不轨,置法度而不顾;乱臣贼子层出不穷。
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晋依仗三河之险,齐背靠东海,楚盘踞长江淮河之间,秦拥雍州险要之地。他们在周的四方兴起,充当各方霸主。
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孔子西行到周王室之地考察,讨论史籍记载和以前的旧闻,然后回到鲁国编撰《春秋》。上至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时的猎麟之年。
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七十多个徒弟都接受了他亲口传授的意旨,因为《春秋》中包含着批评、规劝、褒扬、隐讳、贬抑、损伤之类言语而不便于书写示众。
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铎椒任楚威王太傅,由于楚王不能全面理解《春秋》要义,他便抄摘其中关于国家兴衰成败的地方辑合成四十章名为《铎氏微》。
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吕不韦,是秦庄襄王的丞相,也上看前代古史,删减补合《春秋》汇集当时六国局势,编成八览、六论、十二纪,而成《吕氏春秋》。
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十《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何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何况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有圣明的天子在位,又具备文武之才,志在平定四方,使国内亿万民众都和睦相处,安居乐业,怎么会面对外夷的侵扰安然无事,不去经营边疆进行讨伐呢?
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而看他们用来保全功业的举动,又都不谦虚谨慎,全是骄傲自满,争权夺利,喜欢宣扬自己的名声,只知前进,不知应该留有退路,最终都因犯罪被杀,封国随之灭绝。
观其持满守成之道,皆不谦让,骄蹇争权,喜扬声誉,知进不知退,终以杀身灭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那龙雒侯曾经担任前将军这一官职,他能够顺应世俗,行善积德,为人忠厚诚信,不干预政事,遇事退让,处处爱护他人。
夫龙雒侯曾为前将军,世俗顺善,厚重谨信,不与政事,退让爱人。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自从拥有国土成为诸侯以来,子孙相继为王为侯,子孙代代相传,从未断绝,经历了许多年岁和世代,直至如今,算起来已有一百多年了,这又哪里能与自身在世之时就失去爵位的功臣们同日而语呢?
有土君国以来,为王侯,子孙相承不绝,历年经世,以至于今,凡百余岁,岂可与功臣及身失之者同日而语之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有了可贺之事,天下都能承蒙恩泽。
一人有庆,天下赖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高祖平定天下,功臣之中不是皇室同姓宗亲而分疆裂土受封为诸侯王的一共有八个。
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他的德业能使旁系子孙也沾受恩惠,未立功勋而受封为列侯的就有数人。
故其泽流枝庶,毋功而侯者数人。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把他们受封传承等情况列表记载如下,这些都是当代有仁义、建大功的人物中比较突出的。
咸表始终,当世仁义成功之著者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封伯禽、康叔于鲁、卫两地,受封的地域各为各四百里,这是为了表示亲近亲属的情谊,同时也是对有德之人的褒奖。太公吕望封于齐,兼有五个侯爵的封地,这是对他为国家操劳而表示尊崇。
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之后管叔、蔡叔、康叔和曹、郑始封之君,有的超过爵位应得之数,有的则被削减了。
管、蔡、康叔、曹、郑,或过或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并不是道德不纯一,而是形势衰弱的缘故。
非德不纯,形势弱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高祖末期曾立下誓言,不是刘氏而称王者,或没有功劳不是天子所封而称侯者,天下的人都可以共同讨伐他们。
高祖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国和代国;常山以南,太行以东,过黄河、济水,以及阿、甄以东一直到海边,为齐国和赵国;从陈以西,南至九疑山,东含江、淮、谷、泗,直到会稽,为梁国、楚国、淮南国、长沙国,这些国的外围都和胡、越接壤。
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大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疑,东带江、淮、谷、泗,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于胡、越。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汉朝廷只占有河东、河西、河南、东郡、颖川、南阳,以及从江陵以西至蜀地,北从云中至陇西,加上内史共十五个郡,而公主列侯的食邑多数都在这些地区。
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为天下初定时,骨肉同姓者较少,所以需要广泛增强汉室子弟的力量,用以镇抚四海,保卫天子。
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借鉴上古政治的办法,然后加赐恩惠,使诸侯王得以施恩惠于子弟,并将国邑分封给他们。所以齐分为七国,赵分为六国,梁分为五国,淮南分为三国,连同天子的支庶子被分为王者、诸侯王的支庶子被分为侯者,一共有一百多个。
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侯的势力逐渐被削弱,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对上足以完成贡职,对下足以供养祭祀,用来藩卫京师。
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作为臣子,我司马迁恭谨慎重地记载了高祖以来至太初间的各诸侯国的情况,用列表的方式记录它们自始封年用以下各国兴衰损益的时间,使后世得以观览,从中吸取教训。
臣迁谨记高祖以来至太初诸侯,谱其下益损之时,令后世得览。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初虞舜、夏禹兴起的时候,他们积累善行和功劳的时间长达几十年,百姓都受到他们恩德的润泽,他们代行君主的政事,还要受到上天的考验,然后才即位。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那时以后,才放逐了夏桀,杀了殷纣王。
其后乃放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实行德治像虞、夏、汤、武那样,使用武力像秦国这样,才能成功,统一天下是如此艰难!
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武王讨伐商纣时八百诸侯没有通过邀约就在孟津会盟了,但周武王还是认为推翻商纣的条件并不成熟。等到时机成熟后,商汤才流放了夏桀,周武王才杀掉了商纣。
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 无土不王 ?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朝廷最初封爵,未尝不是想巩固国家的根本,但到了后来,这些枝叶却渐渐的衰微了。
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期所封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千余年,他们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并且作为屏藩保卫着天子。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坚守仁义,遵奉君主法令的缘故吗?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时天下初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了几代,百姓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成倍增长,因而他们的财产也像这样不断积累,更加的富裕厚足了。
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开始受封到武帝太初时,不过百年光阴,而原来的侯爵保存下来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全都耗费殆尽了。
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秏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生活在今世,要记住古人的处事之道,并将它当作镜子来对照自己。当然,古今的做法未必全都相同。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观察功臣侯门为什么受到尊荣恩宠和为什么受到废黜羞辱,也是当今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何必专门去寻找古代的传闻呢?
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只记述了那些清楚明确的材料,那些有疑问的地方就没有记录。
着其明,疑者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