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9 values
input
stringlengths
3
10
output
stringlengths
7
1.36k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拔萃出類
猶「出類拔萃」。見「出類拔萃」條。01.《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程黃韓將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評曰:『……陳表將家支庶,而與冑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02.《隋書.卷七五.儒林列傳.序》:「于時舊儒多已凋亡,二劉(劉焯、劉炫)拔萃出類,學通南北,博極今古。」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恣心所欲
ㄗˋ ㄒㄧㄣ ㄙㄨㄛˇ ㄩˋ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分毫不直
猶「一錢不值」。見「一錢不值」條。01.釋重顯《雪竇四集.瀑泉集.蘇州僧正并諸名員疏》:「有人讚嘆此事如虎帶角,有人輕毀此事分毫不直。」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枕戈待旦
枕著武器等待天明。形容殺敵報國之心急切,隨時準備作戰。#語出晉.孫盛《晉陽秋》。後用「枕戈待旦」形容人全神戒備,絲毫不敢鬆懈。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觸類旁通
「觸類」,謂接觸與已知事物相類似的事物。語出《易經.繫辭上》。「旁通」,向旁伸展而通達。語出《易經.乾卦》。後用「觸類旁通」謂據對已知事物的認識與理解,進而通達對其他類似事物的認知。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露尾藏頭
把頭藏起來,卻露出尾巴。指露出身影。猶「藏頭露尾」。見「藏頭露尾」條。01.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二一齣:「這掩耳偷鈴堪笑,早露尾藏頭空巧。」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走馬看花
(一)騎馬快走以觀賞花景,形容抱負實現或遊賞時得意愉快的心情。語本唐.孟郊〈登科後〉詩。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憤世嫉俗
ㄈㄣˋ ㄕˋ ㄐㄧˊ ㄙㄨˊ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置之度外
ㄓˋ ㄓ ㄉㄨˋ ㄨㄞˋ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騎虎難下
ㄑㄧˊ ㄏㄨˇ ㄋㄢˊ ㄒㄧㄚˋ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快刀斬亂麻
用法:比喻以果斷迅捷的手段解決複雜錯綜的問題。 例句:這件事越拖越嚴重,你得快刀斬亂麻,儘速解決。只要你能快刀斬亂麻,再難的問題也可迎刃而解。事情既已迫於眉睫,唯有快刀斬亂麻,才能解決問題。她快刀斬亂麻地處理掉這些擾人的問題後,內心感到無比輕鬆。為了不讓對方再誤會下去,他只好快刀斬亂麻地結束掉他們的感情。公司一口氣裁掉數十名員工,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也未免太過絕情了。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摸棱兩可
ㄇㄛˊ ㄌㄥˊ ㄌㄧㄤˇ ㄎㄜˇ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無計奈何
ㄨˊ ㄐㄧˋ ㄋㄞˋ ㄏㄜˊ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何足掛齒
猶「不足掛齒」。見「不足掛齒」條。01.宋.蘇軾〈與朱康叔書〉一七首之一二:「某每蒙公眷念,遠致珍物,勞人重費,豈不肖所安耶?所問凌翠,至今虛位,雲乃權發遣耳。何足掛齒牙,呵呵!」02.《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 
這個成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
妄自菲薄
近義詞:自輕自賤,自慚形穢,自暴自棄 反義詞:不可一世,妄自尊大,自命不凡,自高自大,狂妄自大
請指出這個成語的形音辨誤。
噤若寒蟬
噤,音ㄐㄧㄣˋ,閉嘴不作聲。不可寫作「禁」。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騰踏飛黃
ㄊㄥˊ ㄊㄚˋ ㄈㄟ ㄏㄨㄤˊ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瓦解冰銷
「銷」同「消」,「瓦解冰銷」即「冰消瓦解」。見「冰消瓦解」條。01.《舊唐書.卷五三.李密列傳》:「於是熊羆角逐,貔虎爭先,因其倒戈之心,乘我破竹之勢,曾未旋踵,瓦解冰銷,坑卒則長平未多,積甲則熊耳為小。」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於是乎熱烘烘的一件大事,輕輕的被他弄的瓦解冰銷。」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否極生泰
ㄆㄧˇ ㄐㄧˊ ㄕㄥ ㄊㄞˋ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觸面崩心
此處所列為「觸目驚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剛褊自用
此處所列為「剛愎自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春秋魯宣公十二年時,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晉國於是派荀林父等人率軍前往援助鄭國。當晉軍正要渡河時,卻聽說鄭國已經和楚國講和,而統帥荀林父在分析形勢後,認為不能輕率地進軍與楚國交戰,因此就打算撤兵回國。然而大將先縠(ㄏㄨˊ)卻不聽指揮,自行率領軍隊渡過黃河,去追擊楚軍。荀林父發覺後,已無法阻止,只好下令全軍前進。楚王聽說晉軍已經渡河追來,原本打算退兵,令尹孫叔敖也有相同的看法,就命令軍隊繼續南撤回國。但是大夫伍參卻力勸楚王應該出兵與晉軍交戰,他認為晉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不一,使得部下無所適從。這時若是楚軍出戰,必定可以勝利。楚王聽了伍參的話,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師北進,迎擊晉軍,果然打敗了晉軍。後來「剛愎自用」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先縠的「剛愎」一語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性情倔強,自以為是。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情不自持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禁」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美、手藝更靈巧,以得到美好姻緣。後來典源文獻裡的「情來不自禁」,演變成「情不自禁」這句成語,表示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集翠成裘
ㄐㄧˊ ㄘㄨㄟˋ ㄔㄥˊ ㄑㄧㄡˊ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毛遂自薦
ㄇㄠˊ ㄙㄨㄟˋ ㄗˋ ㄐㄧㄢˋ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山海之盟
猶「海誓山盟」。見「海誓山盟」條。01.明.李昌祺《剪燈餘話.卷四.江廟泥神記》:「行夫婦之禮,設山海之盟,密訴幽情。」 
這個成語的使用時機為何?
吉人天相
用在「吉利安全」的表述上。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作奸犯科
即「作姦犯科」,見「作姦犯科」條。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完璧歸趙
戰國時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王因宦者令繆賢推薦,召見藺相如,並且問他對這件事的看法。藺相如不想使秦國有攻打趙國的藉口,主張送和氏璧到秦國去,完成與秦國十五座城池的交換。並說:「君王如確定沒有合適的人選,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真的給城,璧就留給秦國;不給,我會將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他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國。到了秦國,藺相如發覺秦王並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和氏璧,於是在秦王欣賞和氏璧時,假意的說璧上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後退了幾步,倚柱而立,氣得頭髮豎立,頂起帽子,便以要擊碎和氏璧來威脅秦王。秦王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齋戒五天的要求。藺相如就趁著五天的緩衝時間,暗中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秦王發覺,已經來不及挽回,為了顯示自己的度量大,只好放藺相如回到趙國。「完璧歸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物歸原主。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屋烏推愛
猶「愛屋及烏」。見「愛屋及烏」條。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門可羅雀
ㄇㄣˊ ㄎㄜˇ ㄌㄨㄛˊ ㄑㄩㄝˋ
這個成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
捷足先登
近義詞:逐兔先得 反義詞:坐失良機,姍姍來遲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禮有往來
猶「禮尚往來」。見「禮尚往來」條。01.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六.居喪所守》:「禮有往來,人情之相望也久矣,不可以徒受也。」
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哪裡?
勢不可當
《晉書.卷六七.郗鑒列傳》:時議者以*1*王含、*2*錢鳳眾力百倍,*3*苑城小而不固,宜及軍勢未成,*4*大駕自出*5*距戰。*6*鑒曰:「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7*屈,難以力競。且含等號令不一,抄盜相尋,百姓*8*懲往年之暴,皆人自為守。乘逆順之勢,何往不克!且賊無經略遠圖,惟恃*9*豕突一戰,曠日持久,必啟義士之心,令*10*謀猷得展。今以此弱力敵彼強寇,決勝負於一朝,定成敗於*11*呼吸,雖有*12*申胥之徒,義存投袂,何補於既往哉!」帝從之。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交臂失之
此處所列為「失之交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失之交臂」原作「交臂失之」。顏淵在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良,雖然貧困,卻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依然奮發好學,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裡,名列於德行科。在《莊子.田子方》中,曾用他們師生為例,來說明道家自然無為的道理。文章中記載了孔子和顏淵的一段對話。顏淵認為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因此不解地向孔子請教。孔子就向顏淵解釋:「那是因為我循自然運行的腳步前進,本來就沒有固定的一點。你如果用一定的標準要來做比較,當然會和我手臂相擦而過,明明是擦身相近卻難以見面。這就好像所尋找的對象已不在了,你卻拼命去找,和到已空無一人的市集中去買馬是一樣的,你怎麼買得到?」。後來「失之交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錯失機會。出現「失之交臂」的書證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用人者不務取其大而專取小知,則卓犖俊偉之材失之交臂矣。」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鼠心狼肺
猶「狼心狗肺」。見「狼心狗肺」條。01.清.鄭板橋〈後孤兒行〉:「丈丈翁,得錢歸,鼠心狼肺,側目吞肥,千謀萬算伏危機。」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豺狼當道
「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先從大害著手,所以這裡侯文用「豺狼」比喻杜穉季這個大惡人,要整肅就得先從他辦起。後來「豺狼當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壞人橫行作惡。後亦用以比喻奸人掌握大權,專斷橫行。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事事無成
ㄕˋ ㄕˋ ㄨˊ ㄔㄥˊ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身無長物
用法:比喻節儉或貧困。 例句:他的生活節儉,一向是身無長物。這個官員一生操守廉潔,死時身無長物。誰會想到這個億萬富翁,當年也是個身無長物的窮光蛋?老王因為經商失敗,賠掉所有的積蓄,如今已是身無長物。雖然他如今身無長物,但我相信以他的努力和才能,將來必能飛黃騰達。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莫措手足
猶「手足無措」。見「手足無措」條。01.《明史.卷一八六.楊守隨列傳》:「天下嗷嗷,莫措手足,致古今罕見之災,交集數月以內。」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百事無成
此處所列為「一事無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白居易和元稹是好朋友,經常詩文往返,聯絡感情。這首〈除夜寄微之〉詩,就是白居易寄給元稹的一首詩。詩中,白居易在除夕團圓的夜晚,感嘆起自己年紀老大,兩旁鬢髮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斑白細長,卻連一件事沒做成,令他十分難於承受。「一事無成」從此常被引用,或指一件事也沒做成,或指事業毫無成就。
這個成語的使用時機為何?
掌上明珠
用在「珍奇寶物」的表述上。&用在「寶貝女兒」的表述上。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孳孳不倦
即「孜孜不倦」。見「孜孜不倦」條。01.《東觀漢記.卷一九.魯丕列傳》:「魯丕,字叔陵,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02.《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丕字叔陵,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遂杜絕交游,不荅候問之禮。」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鴉默雀靜
ㄧㄚ ㄇㄛˋ ㄑㄩㄝˋ ㄐㄧㄥˋ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不學亡術
ㄅㄨˋ ㄒㄩㄝˊ ㄨˊ ㄕㄨˋ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揚眉吐氣
ㄧㄤˊ ㄇㄟˊ ㄊㄨˇ ㄑㄧˋ
這個成語的使用時機為何?
作壁上觀
用在「置身事外」的表述上。
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哪裡?
物腐蟲生
#《荀子.勸學》*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2*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3*強自取柱,*4*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5*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上行下效
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語本漢.班固《白虎通.卷八.三教》。
這個成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
日薄西山
近義詞:人命危淺,命在旦夕,風中殘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 反義詞:旭日初升,身強力壯,春秋鼎盛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羊質虎皮
外表披了老虎皮,本身還是羊。比喻虛有其表。語出漢.揚雄《法言.吾子》。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心驚肉戰
猶「心驚肉跳」。見「心驚肉跳」條。01.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不知怎麼,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源)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不脛而走
用法: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例句:公司財務危機的消息不脛而走,弄得人心惶惶。影劇圈的新聞再怎麼封鎖,就是會不脛而走,真是奇怪!臺灣以晶圓代工聞名於世,「晶圓王國」的稱號不脛而走。他中頭彩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親戚朋友紛紛上門來借錢。這家店的蟹黃湯包,價廉物美,聲譽不脛而走,生意越來越好。汽油要漲價的消息,事先不脛而走,結果造成了搶加油的車潮。村子裡可能埋有寶藏的消息,不脛而走,引來許多挖寶人前來查看。這對影壇紅星在國外祕密結婚的消息,不脛而走,成為最近最熱門的新聞。現在是講究廣告的時代,再好的產品也無法單靠不脛而走的名氣,就能一炮而紅。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口蜜腹劍
用法:比喻一個人嘴上說得好聽,事實上卻內心險惡,處處想陷害別人。 例句:他是個口蜜腹劍的偽君子,不能深交。這種人口蜜腹劍,誰知道他內心裡打什麼壞主意。她實在太單純了,才會被這種口蜜腹劍的人所騙。你把這種口蜜腹劍的人當朋友,小心他別有用心。他滿嘴甜言蜜語,會不會是口蜜腹劍,別有居心呢?他是個口蜜腹劍的人,你千萬別輕信他的花言巧語,免得吃虧上當。他就是愛聽奉承話,即使遇到口蜜腹劍的人,他也會全然相信。這件事他表現得太積極了,得小心他口蜜腹劍、笑裡藏刀,別有居心。像小王這種直友才是你該親近的人,而不是去相信那種口蜜腹劍的小人。那個男的口蜜腹劍,幾句甜言蜜語,哄得她團團轉,等騙到錢後人就失蹤了。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之「泰山」,典源作「太山」。「太山」即「泰山」。形容安定穩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語本漢.焦贛《焦氏易林.卷一.坤之中孚》。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不修邊幅
「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以為了不起,你不如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妄指鹿馬
ㄨㄤˋ ㄓˇ ㄌㄨˋ ㄇㄚˇ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大敗塗地
ㄉㄚˋ ㄅㄞˋ ㄊㄨˊ ㄉㄧˋ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八面玲瓏
形容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語本唐.盧綸〈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幕〉詩。後用「八面玲瓏」形容人言行手段,十分巧妙,處世圓融。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按兵不動
暫時停止軍事行動,有觀望形勢的意思。#語本《荀子.王制》。後用「按兵不動」形容暫時不採取行動。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所向皆靡
即「所向披靡」。見「所向披靡」條。01.《東觀漢記.卷八.賈復傳》:「于是披羽先登,所向皆靡,諸將皆服其勇。」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疾足先得
此處所列為「捷足先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見於《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據載,秦朝末年,天下苦於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傑紛紛起兵抗暴,爭奪天下。劉邦起於泗水,韓信是他的手下大將。韓信打敗齊王田廣後,被封為齊王,當時擁有的武力比劉邦還要強大,謀士蒯(ㄎㄨㄞˇ)通於是勸他背叛劉邦,暗通項羽,將來再自立為王。當時韓信並沒有接受蒯通的建議,反而是劉邦對韓信起了疑心,後來藉機將他貶為淮陰侯,使韓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聯絡另一大將陳豨(ㄒㄧ),準備謀反。然而當時劉邦的勢力已經成熟,接到密報後便親自帶兵平息了這場叛變。韓信被殺前,無限懊悔,他嘆息著說:「我真恨自己當初不採用蒯通的計謀。」劉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來,想殺了他,蒯通爭辯說:「秦失去了政權,各路豪傑群起而爭之,才能高、動作快的自然就能爭得天下。現在精銳盡出,每個人都想要稱王,難不成您要把這些人全都殺了?況且當時韓信是我的主人,盡忠於主,本理所當然,我又有什麼錯呢?」劉邦聽了這番話,想想也不無道理,於是便放了他。蒯通對劉邦所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捷足先登」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動最快者先達到目的。
這個成語的使用時機為何?
道貌岸然
用在「嚴肅冷漠」的表述上。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臨淵結網
比喻平時不做準備,事到臨頭才想有所作為。見「臨淵羨魚」條。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改絃更張
此處所列為「改弦更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弦更張」的「更」,是更換的意思,「張」則指給樂器上弦。弦樂器彈奏久了,弦會變鬆或斷掉,以致走音,甚至無法彈奏,這時就得更換琴弦,才能重新彈奏。董仲舒(西元前179∼前104)是西漢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因為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所以漢武帝經常請他在施政方針上提出建議。在〈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見收於《漢書》本傳)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算是最好的樂工也無法彈奏,強調如果制度沒有更改,就算有賢人治國,也無法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後來「改弦更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改革變更,重新做起。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以咽廢飧
此處所列為「因噎廢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呂氏春秋》一書為戰國時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各記所聞論述而成,種種異說雜陳於書中,為雜家之祖。〈蕩兵〉一篇主要論述用兵的重要,為辯駁墨家非攻之說而作。作者認為,父母若從不鞭打小孩,便無法禁止孩子的叛逆頑劣;國家若沒有刑罰,便無法禁止人民的相互衝突;天子若不行誅伐,便無法禁止諸侯之間的的暴力相向。所以一些必要的懲罰不應該廢除,只是在運用時必須有技巧。在用兵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聖明君王應擁有可除暴安良的軍隊,而非不需要軍隊。假使有人在吃飯時噎死,就禁止天下人飲食;有人在乘船時溺死,就禁止天下人乘船;都是很荒謬的事!那麼,有人因為曾有君王用兵喪失國家,就想盡廢天下的軍隊,同樣是荒謬的事。那軍隊是不能廢止的,它就像水火一般,用得適當便是福,用得不適當便是禍。後來「因噎廢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因曾經出過差錯,唯恐再錯而不去做該做的事。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躍然紙上
「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恬不知恥
用法: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辱。貶義。 例句:他做出那些醜事後,竟然還恬不知恥地到處張揚。人一旦利欲薰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會漸漸變得恬不知恥,失去人格。做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你竟然還恬不知恥,難道就真的沒有一點良知嗎?這個人竟然剽竊別人尚未發表的作品,還大言不慚地反誣別人抄襲,真是恬不知恥!這個嫌犯真是恬不知恥,明明做了壞事,反而將過錯推到被害人身上,實在不可理喻。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伯仲之間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有一篇相當著名的文章〈典論論文〉,闡述讀書人為文應有的態度。他認為一般文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是,瞧不起別人的作品。所以他在文章一開頭,就說自古文人相輕,並以漢代的傅毅和班固為例。東漢章帝時,班固和傅毅同為蘭臺史令,一起負責書籍的典校工作。曹丕認為這兩人的文才不相上下,但班固看不起傅毅,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傅毅因為會寫文章而得到這個職務,但他一下筆就沒完沒了,不知節制。」文人常會這樣以自己的長處來攻擊別人的缺點,事實上沒有人是通才,能掌握各種文體,所以每個人各有各的特色,應該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才對。曹丕在文中以稱兄弟排行的「伯仲」,來表示班固與傅毅的文才相當,有如兄弟一般,差距不大。後來「伯仲之間」被用來形容人才能相當,不相上下。
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哪裡?
斯文掃地
「斯文」:《論語.子罕》「掃地」:《漢書.卷三三.魏豹等傳》:#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1*斯文也,*2*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3*匡人其如予何?#」&#贊曰:「周室既壞,至春秋末,諸侯耗盡,而炎黃唐虞之苗裔尚猶頗有存者。*1*秦滅*2*六國,而上古*3*遺烈埽地盡矣。#楚漢之際,豪桀相王,唯魏豹、韓信、田儋兄弟為舊國之後,然皆及身而絕。橫之志節,賓客慕義,猶不能自立,豈非天虖!韓氏自弓高後貴顯,蓋周烈近與!」
這個成語的使用時機為何?
胸有成竹
用在「堅執自信」的表述上。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井井有條
ㄐㄧㄥˇ ㄐㄧㄥˇ ㄧㄡˇ ㄊㄧㄠˊ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急如星火
如流星的光那樣急速,形容情勢急迫。#語本晉.李密〈陳情表〉。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理得心安
此處所列為「心安理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安理得」這句成語說明做事的時候,如果覺得心中坦然無所愧咎,所做所為就一定可以獲得合理的說解。「心安」是「理得」的前提,心要不安,理就難得。在《論語.陽貨》篇記載了一段孔子學生宰我來向孔子請教「三年之喪」的問題。宰我認為因父母之喪,當子女的要守三年的孝,都不能為禮作樂,禮樂豈不是會因此而失傳?所以他覺得守一年喪應該就夠了。孔子就反問他:父母喪不到三年,當子女的就吃好的,穿好的,心會安嗎?宰我說:「安!」孔子就說:「你要能感到心安,你就去做吧!」孔子認為處事的時候,只要心裡不會覺得不安,就一定可以說解,宰我既然可以覺得心安,當然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一般人都是受到父母三年的褓抱提攜,所以為父母守喪三年,今天宰我認為只要為父母守喪一年就夠了,是以孔子不禁要懷疑宰我年幼時,是不是也和常人一樣,享有父母三年褓抱提攜的恩情。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倒屣迎之
即「倒屣相迎」。見「倒屣相迎」條。01.《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源)02.清.桐西漫士《聽雨閒談》:「(倪)元鎮聞(金)宣伯儒者,倒屣迎之。」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推陳致新
即「推陳出新」。見「推陳出新」條。01.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九.張文潛粥記》:「夜坐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養胃。」(源)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心正氣和
此處所列為「心平氣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平氣和」原作「心平德和」。晏子,即晏嬰,春秋齊國人,在齊景公時任宰相,為當時的名臣。據《左傳.昭公二十年》載,有一天,景公遊獵回來,與大臣梁丘據等在遄臺飲酒作樂。當景公對人生有所感慨時,梁丘據亦在一旁附和,故景公說:「只有據與我是相和的啊!」隨侍在側的晏子不以為然,他說:「據和你不過是相同而已,那裡有相和!」景公訝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為完備,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樂為例,一篇好的樂章,是各種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調和出優美的音樂,使君子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裡去調味,誰會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彈一個單一的音符,誰會想去聽它呢?所以『同』是不好的啊!」此處的「心平德和」指的是心情的平靜,德行修養的平和。有此境界,人的脾氣自然會溫和不暴躁,所以後來由此演變成「心平氣和」這句成語,形容心氣平和,不急不怒。
這個成語與哪些成語是相似或不同的?
走馬看花
相似成語:「走馬看花」及「浮光掠影」都有觀察粗略,不仔細深入的意思。 不同成語:「走馬看花」側重於因匆忙以致印象難以深刻;「浮光掠影」則側重於態度輕忽,以致見解膚淺。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箕裘不墜
ㄐㄧ ㄑㄧㄡˊ ㄅㄨˋ ㄓㄨㄟˋ (變) ㄐㄧ ㄑㄧㄡˊ ㄅㄨˊ ㄓㄨㄟˋ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氣憤填胸
此處所列為「義憤填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義憤填膺」係由「義憤」及「填膺」二語組合而成。「義憤」見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逸民列傳〉是記敘東漢時品行高節、隱居不仕的人,作者范曄在序中寫明為這些人立傳的原因。西漢末年時,王莽篡位,士人內心都充滿了「義憤」,卻無法表達出來,見到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都不願再出來為國家盡力,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這個成語的使用時機為何?
探囊取物
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援經據典
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01.《聊齋志異.卷九.郭安》但明倫評:「或援經據典,或取懷而予,或如分相償,未嘗不自信曰:『此真顛撲不破矣。』」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沾沾自喜
用法:形容自得自滿的樣子。 例句:得到高分不必沾沾自喜,謙虛才能更進步。他那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的樣子,免不了又要自我吹噓一番。如果我們因為這點小成就便沾沾自喜,那會失去再接再厲的動力。想不到生意才有一點轉機,他就沾沾自喜起來,也太不知長進了吧!不管別人的看法如何,他一想到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免沾沾自喜。能成大事者,不會因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他們總是把眼光投向更遠大的目標。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拔萃出群
ㄅㄚˊ ㄘㄨㄟˋ ㄔㄨ ㄑㄩㄣˊ
這個成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
情投意合
近義詞:心心相印,同心合意,志同道合,意氣相投 反義詞:同床異夢,格格不入,貌合神離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七手八腳
ㄑㄧ ㄕㄡˇ ㄅㄚ ㄐㄧㄠˇ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絡繹不絕
「絡繹不絕」之「絡繹」,典源作「駱驛」、「絡驛」。絡繹,往來不絕、相連不斷。「絡繹不絕」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語本《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郭伋》。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玩火自焚
用法:比喻盲動、蠻幹的人最後將自食惡果。 例句:玩火自焚的軍事狂人,古今中外,不勝枚舉。你再不聽我的勸告,一意孤行,最後只會落得玩火自焚的下場。他不聽老師的勸告,一再怙惡不悛,終於玩火自焚,被學校開除。心存僥倖、執迷不悟的歹徒,最後必定會玩火自焚,難逃牢獄之災。雖然他家財萬貫,但沉溺於燈紅酒綠的生活,難保不會玩火自焚,斷送一片美好前程。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分崩蕩析
ㄈㄣ ㄅㄥ ㄉㄤˋ ㄒㄧ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深慮遠計
此處所列為「深謀遠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深謀遠慮」即深遠而周到的計謀與思慮,語見漢代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內容主要講述秦朝治國的過失,收錄於《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的一段提及陳涉的起義。陳涉,名勝,字涉,秦朝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抗秦,當時因天下百姓皆苦於秦朝苛政,故群起投入陳涉所率領的義勇軍。賈誼以為,陳涉的地位低微,擁有的武器不精良,他的軍隊也比不上過去齊、楚等九國,謀略與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將士,然最終能取得勝利,完全是因為秦王不施仁義,所以自毀長城。文中說到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一介平民卻能使「成敗異變」,更足以突顯秦王治國的重大過失。另外,在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兵無血刃
ㄅㄧㄥ ㄨˊ ㄒㄧㄝˇ ㄖㄣˋ
請詳細解釋這個成語的典故。
不同天地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共戴天」這句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頂著同樣的天」,「天」只有一個,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於世間的意思。什麼樣的仇人非得拚個你死我活呢?《禮記.曲禮》有一段話說:「殺害父親的仇人,我不應和他共處於世間;在路上遇到殺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應該直接上前報復;如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我不應該和他同國。」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在禮的觀念中,對父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禮了。這正是為何《曲禮》說:「父之讎,弗與共戴天」的理由了。這種觀念在《禮記.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是要「寢苫枕干」的。苫,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平分秋色
「平分秋色」,典源作「平分四時」,意思是一年被平均分成春夏秋冬四時。※#語或本戰國楚.宋玉〈九辯〉。「平分秋色」指中秋時分。亦用於指平均分配好處。亦用於形容二者一樣出色,分不出高下。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後起之秀
稱譽後輩中的優秀人物。#◎語本《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悅目賞心
即「賞心悅目」。見「賞心悅目」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答野節書二八首之一》:「況復園禽庭柯,清風明月,悅目賞心,足以自怡乎。」02.《醉醒石》第一回:「一祥行至城中,悅目賞心。心下自忖道:起文納監,便要坐監,不得快意遊玩,不如尋個下處遊玩幾日,再作區處。」 
這個成語的讀音為何?。
不共戴天
ㄅㄨˋ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ㄧㄢ (變) ㄅㄨˊ ㄍㄨㄥˋ ㄉㄞˋ ㄊㄧㄢ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不暇思索
沒空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見「不假思索」條。01.《斬鬼傳》第二回:「鍾馗提起筆來,不暇思索,一會而就,果然是敲金戛玉,文不加點。」
請解釋這個成語的意思。
朋比作奸
即「朋比為奸」。見「朋比為奸」條。01.《明史.卷二二○.溫純列傳》:「南京給事中陳嘉訓等極論二人陰有所恃,朋比作奸,當亟斥之,而聽純歸,以全大臣之體。」
這個成語的典故出自哪裡?
模稜兩可
《舊唐書.卷九四.蘇味道列傳》:#蘇味道,趙州欒城人也。少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時人謂之蘇、李。……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1*咎譴,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是號為「蘇摸稜」。
請說明這個成語的用法,並提供例句。
老馬識途
用法: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褒義。 例句:放心吧!小王老馬識途,不會迷路。有老馬識途的老王領隊,我們不會迷路。識認古文字,他老馬識途,我則沒啥經驗。買賣骨董,得找位老馬識途的仲介,不可隨便。團中就你老馬識途,這次旅遊理當由你作導遊。投資股票,你是老馬識途了,請給我一點指導吧!這座捷運站出口那麼多,要不是老馬識途,必然迷路。進入森林後,他老馬識途般地帶著我們穿梭在羊腸小徑之中。教授老馬識途的經驗,正是帶領我們探索學術奧祕的最佳指引。原盼他老馬識途,沒想到竟然和我們一樣初遊此地,這下可要冒險了。
這個成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
三思而行
近義詞:行成於思,深思熟慮 反義詞:冒昧從事,草率從事,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