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input
stringlengths
5
82
output
stringlengths
2
32.8k
金融投资讨论
以交易为生到底有多难?
以前有一个叫“投机岛”的期货论坛,里面每天充斥着大量满仓或重仓交易的人员,在这样的论坛里,大部分都是普通打工人或者10W资金以内的交易人员。然而这里偶尔会出现重仓暴富的人,从几万做到几百上千万,让人产生一种“别人能行,我也能行”的错觉,所以论坛的大部人每天都迷失在亏亏赚赚的数字游戏里,希望有朝一日能命运眷顾,暴富一回。以交易为生,普通人希望的是从小钱赚到大钱,或者小钱能持续的赚到生活费用以上的钱。但是交易是不确定的游戏,没有“稳定”的收益可言。你应该想明白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交易失败,后路是什么? 交易是不确定的游戏,未战先想败,如果本金亏损或者持续不赚钱,你能支撑多久?孤注一掷,情困得失,败相尽显。如果接受不了失败,这样的心里压力就足以让交易变形,让失败的概率大大增加。2、交易经历是否支撑的起你的决定?依往的交易经历虽然不能代表未来的成绩,但至少会是一个借鉴的标准,成功的人,往后更容易成功。 所以,回顾过去的交易经历,其收益率和稳定性是否可以满足你的生活所需。做交易不应想着暴富,而是希望能在市场可持续的,长期的生存、盈利下去。想暴富,必然需要重仓,而重仓必然伴随资金的大起大落。钱越少的人,越想赚快钱,而重仓或频繁交易又会进一步亏损资金,由此往复循环,徒费时间。就算小数人能成功暴富,但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的可能,理智的人不应该走这样的路。因此交易为生,应该是以“大”博“小”,当有了足够的本金时,每年对收益的期望值压到那怕是银行的固定收益都足以支付生活开支的时候,才是考虑走这条路的时候,这是最保守,最安全的选择。
金融投资讨论
恒大披露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发行新的债券对原债券进行置换,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恒大能不能活过来我不关心,我只希望他可以把卖给老百姓的房子都建起来,把烂尾楼问题都解决但目前恒大还在搞他的破新能源汽车,还在烧钱,我觉得恒大非常不靠谱,真的令人堪忧,没有认真做事的样子让恒大倒下是因为中国经济需要转型不能再让房地产行业呼风唤雨不让恒大破产是因为他还有很多保交楼任务没有完成,让他自己收拾烂摊子如果恒大破产那他欠银行的钱,各种供应商的钱都会打水漂,引发的连锁反应极大,他必须停止无限扩张,但要慢慢还钱,不能赖账,最重要的是把卖给老百姓的房子都做出来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恒大债务重组,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决不能让他破产跑路恒大假如能债务重组成功对买了恒大房子还没有交付的朋友来说,肯定是利好截至2月底,恒大已完成保交楼任务交付42.1万套,48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任务,涉及515个项目恒大称,未来三年,公司的核心任务是保交楼,将努力保持复工复产维持有序运营,预计需要额外人民币2500亿元至人民币3000亿元融资期间现有项目的无杠杆自由现金流将主要用于偿还续建所需新增融资恒大目前主要任务就是把保交楼都做出来,烂尾楼续上2020年政府出台政策严管房地产,划出三道红线,遏制地产商的无序杠杆扩张恒大就是无序杠杆扩张里面最嚣张的一个,恒大的总资产超过了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所有者的权益不到4000亿元,有1.97万亿元的负债恒大每次赚到钱不还钱又继续高杠杆高负债经营公司,而且还高分红,把钱装自己口袋,并且许家印夫妇占据了恒大77%的股份,分红都到了自己口袋如果每个房地产公司都这样玩,那未来要爆的雷数都数不清这样无序杠
金融投资讨论
什么股票可以拿来投资养老?
一个赚了1000万的前辈,曾经告诉过我,A股市场的财富秘籍就是这个行业: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股。为什么?后面详细分享,如果说最适合长期投资,或者养老投资的行业,除了消费股,没有之一了!银行股,分红稳定,成长性却不足,科技股,爆发性强,但是不稳定,容易追涨杀跌,周期股,大起大落,自然不适合了。消费股,可以长期持有消费股,它的特点就是业绩稳定,因为是抗通胀的行业,大家楼下的小卖部,早餐铺的物价,是不是每年都有变化,很少出现降价,一般都是上涨。吃喝拉撒,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而且还是重复消费。正因为如此,它们的供需关系非常稳定,只要人口没有大幅减少,食品饮料,医药这种更是生活所需。坦白说,消费股的业绩增长,并不是销量增长,而是通胀带来的提价,小到瓜子,大到白酒、医药等,每年都在提价,几乎没有下跌过。10年前一碗面条2元,现在5元,甚至10元。这就是消费股的属性,它是跑赢通胀的概念,而通胀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消费股的业绩也不会下滑,除非人口大幅减少,显然未来10年,还不会出现。为什么物价会上涨?因为货币一直在增发,大家的收入也一直在增加,什么都在涨价,食品饮料这种刚需,怎么可能便宜呢?无论是人工,还是原材料,都是涨价,白菜、土豆以前1毛一斤还嫌贵,现在呢?消费股,是A股的灵魂一件客观的事实,如果A股离开了消费股,上证指数2000点都没有,翻翻这个A股市场的牛股,几十倍涨幅的要么是食品饮料、要么是医药家电,地产、汽车、消费电子等理论上也是消费概念。万物皆周期,一件产品,只有卖出去了,才能给企业创造利润,巴菲特很喜欢消费股,重仓苹果,他反复说看中的是消费属性,手机、电脑等是不是商品?美股炒科技,港股炒医疗、互联网,A股炒消费、金融,这些都是市场的属性,不会轻易改变,这件事情就像客观规律一样,有它们自己的逻辑。A股,过去几十年,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红利,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们也是靠消费这个红利,让我们的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了。最后总结每个行业,都有属于它们的规律,消费就是上涨很慢,但是三年、五年后会发现,它怎么又创新高了。短期涨幅看科技股,特别是半导体这种,牛股很多,但是五年、十年,消费股才是王者,最有持久性的行业。所以,最适合养老投资,一方面它们的分红水平很高,另一方面股价还有成长性。可以享受双重的收益,大概率可以轻松跑赢A股90%的人股民。关键是企业的基本面简单,你去一次超市,就可以肉眼看到这些消费企业的产品,内心有数,自然就持股不慌了。即使真有什么利空,也不会像别的企业,说退市就退市,除了三鹿之外,好像很少有因为利空消失的食品饮料公司,包括医药企业。个人观点,不作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评价索罗斯?
我的导师恰好是索罗斯的学生,之前就一直想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谈谈庄家的套路,因为并没有什么多深奥的东西,简单到一篇文章就能讲完,后面顺便讲讲索罗斯的收割手法。市面上大多数谈庄家的书都是错的,它们把庄家的手法就简单的看成就是拉高让跟风盘接盘达到出货目的,这样的“傻庄”其实是不存在的。也没多少人能把索罗斯狙击英镑泰铢的过程讲清楚,很多人就简单的看成索罗斯就是通过庞大的资金一味的做空,硬是把盘砸下去,于是空单就盈利了——要是真那么简单谁都可以做索罗斯了,大部分人都还没理解对冲基金对冲的底层逻辑,本篇文章就是从底层逻辑出发,带大家理解索罗斯是如何通过
金融投资讨论
交易到底有没有秘密,或者说交易最核心的是什么?
交易中核心的秘密,与风控、执行力都无关的一条:最确定的机会!在期货市场交易3年以上的,技术层面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技术系统或方法,但是未来的5年8年1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90%以上的人还是不能稳定盈利,或只能有微小的盈利,很多人开始转向到理念等其他方面,希望寻求突破,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不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愿望的,而是处境无处逢生。很多人问过不知多少个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当你竭尽全力,却还是陷入绝境,现实世界就是如此残酷,没有什么付出必有回报,也不会勤奋就有奇迹,更没有奋斗一定成功。期货市场里只有盈利和亏损,循环不止。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诠释了两种世界,一种是因果的,一种的概率的。直到现在世界上的科学家还在争论不休,甚至有人想将二者统一到一起,再反观我们的交易,有人相信市场是有规律的,是有因果关系的,找到这些规律就可以在市场中长久获利。有人相信市场是无序的,是概率随机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概率上寻求优势,这样就可以长久盈利。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都会带来了好的结果。但并不是给每个人都带来好的结果,因为交易者不论选择了哪一派,发现长期的交易中,最终还是亏损的,即使技术已经臻于完善,无可挑剔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把90%的人拦在了稳定盈利的大门之外,当你的技术、理念、心态、执行力都近乎完美,但依然被拦在大门之外,哪怕只差半步。只因少了最关键的一条,交易中最核心的秘密,与技术、理念、心态、风控、执行力都无关的一条:”最确定的机会!“什么是最确定的机会,苍蝇起飞刚起飞的时候,你可以容易判断它飞行的方向,但飞起来之后,就很难判断它到底要飞向哪里了,飞机刚起飞的时候,你可以容易判断它的方向,升空之后也很容易判断它的方向,即使转向也可以很容易判断转向后的方向。但更多的时候,交易者是更愿意研究苍蝇的飞行方向,想在苍蝇一天的飞行轨迹中找到规律,这已经不是技术方面的难度了,这是在指挥上帝,极少数交易者研究飞机的飞向轨迹,发现飞机只要加速脱离轨道必然升空,然后平稳的飞行很长时间之后才会降落。这种研究既简单又有效短线交易者如同量子力学,研究微观领域,发现规律很难把握,更多的是随机和无序的,只能用概率上认知一些事情,长线交易者如同相对论,研究天体运行,发现规律和因果定律是存在的,可以运用规律认识宇宙和天体规律。那么问题来了,90%的交易者最终亏损的原因就在这,做短线非要去找规律,做长线非要去找概率,找来找去发现越做越错,有人会问了,即使找对了方向的人,为什么最终还是亏损呢?就是前面的那一条,找对了方向,但是没有找到最确定的机会。短线要做好,就不要试图找规律,只要找到短线最确定的机会即可;长线要做好,就不要试图找概率,只要找到长线最确定的机会即可。什么是最确定的机会,去看看苍蝇,去看看飞机,苍蝇只有起飞的瞬间是可以判断方向的,时间越久,方向的不确定性越大。所以短线只做短线趋势确认之后的一小段行情,后面的不要奢求,飞机加速之后一旦升空,必然会延续一段时间,平稳飞行之后才可能出现掉头。所以长线只做长线确认之后的一大段行情,不掉头不出局。总结来说就是短线只赚短线最确定的一小段机会,长线只赚长线确定的一大段机会,当你的短线胜率越来越高,当你对方向的执念越来越少,只是关注每个短线趋势确认的一小段机会,你发现交易的大门为你敞开了。当你的长线拿的越来越久,只要方向不变就执着持有,一定要拿到趋势转变才盈利出局的时候,你发现交易的大门也为你敞开了。今天在这里把交易的核心秘密告诉给大家,你会发现在这条核心原则之下的很多交易理念被颠覆了,交易将是一幅全新的画卷。
金融投资讨论
金融学博士要不要读?
可以读。但要给你提个醒,金融教职市场在迅速恶化,主要是经济学博士教职市场是地狱模式,大量的经济学博士为了从地狱爬上来,都改行做金融研究,其实金融博士本身在学术界是不卷的。另外我给你一个具体的建议,不要随便放弃本专业,因为读金融博士的聪明人太多,你完全没有优势去竞争很难成功。实际上生物和金融研究是有结合点的,特别是公司金融。而且很热门。现在全球资本市场都强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监管,其中环境就包括生物多样性,即企业除了赚钱,他还应该致力于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才能被资本市场认可。最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去美国,因为你要卷教职,美国的金融学术平台,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哪怕是美国非常一般大学的金融学博士项目,也是普通国家顶尖大学难比的。
金融投资讨论
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如何选择?
上财这个学校,我就一直觉得很迷当初有人让我去上财,最后我没去,一部分原因是我的分数比每年上财最高录取分还要高一些,一部分是上财真的很迷去上财核心的问题就是研究生要怎么解决。如果你读商科,是必须要读研的,可是上财那个可怜的保研率,你要拿一个保研资格比其他学校难多了吧?而且上财还是个211,你不要跟我说什么你们有reputation,没用,同样专业同等条件出国你就是没有南大好,211是硬伤这两条出路可以说上财都没有优势,那就只剩下考研了,说实话越是顶层高校的学生,考研的机会成本越高,你非常有可能第一年失败,第二年还不一定成功,不要觉得我在吓唬你,去问一问复交人的学生,问问他们金融系所属学院的本科生考研成功率有多少。你出国的同学拿着或水或干但是看上去都光鲜亮丽的offer,等他们读完回国了,你还不一定能走进研究生院一般情况下,对于你们这种层次的学生,除非有什么特殊情况,比如拿不出40万读一个硕士(其实你国内一个金砖也奔着20w去了),或者语言关无论如何都过不去,考研都是走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最烂解总之不建议去上财,对于泛商科的学生,你没有好的研究生项目读的时候,什么校友资源区位优势都是屁。你要是真的想了解,去问一问在财金在安泰在管院经院的本科生,问问他们本科毕业能找到什么工作,不要在这里听那些专业跟商科一点边都沾不上的人告诉你上财应用好,他们也许很强,但他们并不了解商科,只是在面对自己曾经没有踏入的河流感叹罢了如果你去上财不读商科,那就当我没说,随便了,反正上财非商科更没有什么选择的必要了另外看到那些说上海是金融中心的回答建议跳过哦,上海的定位一直是“门面”,“门面”要怎么当“中心”呢这话能说出来,可能跟业界关系就不太紧密当然你要让我选城市,我还是会选上海的,毕竟那个金融中心除了个别新规划的片区,其他地区活像个大县城
金融投资讨论
交易过程中,怎么证明你是对的?
在我刚开始做交易的时候,我用市场的涨跌来证明对错。上涨是对,下跌是错。上涨拿,下跌走。进场后马上有较大幅度上涨,都是赚钱的交易。进场后上涨幅度较小和下跌,都是亏钱的交易。这样交易了很长一段时间,账户一直都是亏损状态。市场多数时候都是震荡状态,也就是小幅上涨和下跌,大幅上涨和下跌的时候很少。这样一来4种状态下,有3种状态会亏钱,胜率只有25%,自然不可能实现盈利。在我追寻多年高胜率系统,终于知道了提高胜率的不可能后,把目光对准了赔率。这个时候我把小亏大赚,作为交易对错的标准。交易重点由买,转移到了卖,开始提升自己的持盈能力。这个阶段我戒烟,减肥,提升自律能力,终于做到不为市场行情所动,坚持执行交易计划。然而既便如此,账户也只是不再亏损,依然无法实现盈利。七亏二平一赚,我二了!这个阶段,我致力于打破投机中胜率与赔率的平衡,最终还是失败了!没办法了,捷径走不通,只能走大路。重新开始研究投资,沉下心来慢慢变富。这个时候对错变成投资与投机。通过我的经历,可以看出,交易的对错,不在市场的涨跌,不在账户的盈亏,只在个人的认知里。
金融投资讨论
税前 200 万在北京金融圈算什么水平?
税前200万在北京金融圈算什么水平?不知道您说的是月薪还是年薪,如果是月薪的话,属于非头部机构正常硕士应届生水平,如果去了头部能再稍微高一些。如果说的是年薪,那已经远远掉队了,简直是金融圈的耻辱,建议辞职回老家种地养猪。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资产始终停留在千亿,达不到万亿,是什么限制了他们?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苹果,这个调动了全世界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就业的巨兽,如果你有50%的份额,那就是万亿的财富。这是对苹果这家公司未来价值的全部折现加总。大家可能不理解这是一个何其夸张的概念。苹果的总产出,和一个中等国家相当。而你得拥有它一半的权益。如果愿意,花每年一半的净利润,就可以达到俄罗斯的国防开支。注意是净利润。注意是俄罗斯,世界老三,的国防开支。别忘了这还是保留了一半的。净。利润。的前提下。一个人调动这么大的资源是个很魔幻的事情。就算普京,他也不能调动俄罗斯50%的资源,享受俄罗斯50%的产出。沙特王储那种级别的权力集中度,也不行。那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一万亿美元太高呢?简单而言就是你达到一定高度以后,想要把事情推进下去,一定是需要别人配合的。这个别人可能是政府,可能是你的合伙人,可能是高管和手下员工。总之就是,你必须要让利。所以就连马斯克和乔布斯,对自己创建的公司如此那般的掌控力,也没有超过20%的权益。当然假以时日,财富是会自然增长的,但人有寿命,而抵达千亿规模之后,很难做出长期高速的增长,所以大概率在万亿以下人就走了。当然,我们这个年代,应该是有机会见到个人财富破万亿的。如果马斯克一切顺利的话。
金融投资讨论
一个人有多少存款,才能避免生存焦虑?
说真的,当你真正卡里有200万闲钱躺着的时候,生存焦虑就会大大缓解的。别说什么500w不到一套房什么的。。。真正有200w存款的有多少人?——————按照流行的fire生活,准备25倍年开支就可以退休了。因为年回报4%的话,利息够生活。当然这是通胀较低的情况下。比如日本台湾,已经十几年收入没怎么增长了。以二线四口之家来算。家庭开支、教育、旅行等,一年至少20万。那就需要500万。另外要有一套无贷房(按350万),车25万。给父母养老及大病准备,150万。孩子准备150万发展金(大学教育/留学,或者以后买房首付),如果二胎就要300万。自己的养老什么的,就包含在500万存款之内,不额外算了。那么两孩总计约1330万。一个孩子就1200万。再考虑一定范围的微量通胀,二线城市的普通家庭财务自由的标准,大约是1500w。——————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极简生活、不婚无孩。租房在郊区1500/月,包括水电一年2万。不开车,每个月消费3k。一年大概6万能支撑下来。那么25倍就是150万,叠加通胀200万足够。
金融投资讨论
如果我欠银行 999 亿人民币还不上,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匿了,身边人有幸欠1.46亿 ,银行不会起诉的,我看那兄弟过的比大多数人都潇洒…… 甚至节假日银行送礼品上门慰问,目前那大哥大钱没有,小钱不缺(100万以下吧 好像是,之前听提过一嘴,具体没深究),究其原因就是这家伙公司资不抵债,名下资产全部拍卖也拿不回来多少,具体破产原因是因为疫情回到解放前,不过人脉啥都有的,大哥挺仗义的,每天喝酒打屁,天天到处飘着玩,那是真的 欠钱,欠少了,您进去踩缝纫机吧,欠多了,唉,哥 我是银行,小李啊,这不是过节吗,过来慰问下。(只要不是说,你确定这辈子不还了,银行基本不会把账烂掉的,有好项目银行就会联系这大哥!) 说实话 1.4个亿是真多的,不要何不食肉糜,网上1.4亿算个屁,现实:什么6万6彩礼你要我命呢,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而已,真的普通人的话没有任何意外,一辈子上班,基本上够不到200万。不要在网络上吹牛13 骗别人就算了,把自己也骗了,就完了马上开饭啦,不谈了!
金融投资讨论
个人购买黄金真的能保值么?
不能前两年某国有大行信了这种鬼话,屯了一大堆黄金,结果该行上到支行长,下到柜员,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琢磨自己还要卖出去多少黄金才能拿到绩效。。。。某答主说的“黄金去任何地方任何国家都能换来吃的喝的,还能治病救人!”这句话完全就是扯淡:投机倒把罪了解一下?物资分配卷了解一下?战时管制了解一下?这两天的大盘趋势了解一下?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市场第一反应绝对是抛资产,屯物资;黄金显然是一种资产,屯黄金还不如屯药品,当然如果能屯点子弹就更好了,有了子弹还怕没有黄金吗?当然,别忘了子弹发射器
金融投资讨论
美股大跌的时候为什么美元指数却跳涨?
因为美元正在面临末日狂欢。近期出现一种比较罕见的现象。那就是美联储一边超级降息,一口气降至0利率,同时启动了7000亿的量化宽松,进行扩表。这个量化宽松扩表行为,大家简单理解就是美联储的印钞模式。除此之外,纽约联储还启动了1万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这都意味着,美联储实际上已经通过全力发动印钞机,像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美元。那么正常来说,在美联储再次印了那么多钞票的情况下,美元本身价值应该被稀释,表现出来应该是美元贬值才对。结果最近这9天美元指数却走了一波V形反转。下图是美元指数最近的走势。这种违反常识的走势,背后必然是有问题的。首先跟大家科普几个知识点。1、美元指数下跌的时候,意味着全球资金在从美国流出,洒向全世界。2、美元指数上涨的时候,意味着全球资金在回流美国。而美国通常用来控制美元指数的涨落周期,主要的工具就是利率。正常情况下,美联储一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数就会上升。因为资金存美国银行的收益上升了,全球各地的资金就会蜂拥跑回美国去吃利息。而一旦美联储一进入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就会下跌。因为美联储通过印钞放出去的大量美元,并不会留在美国国内形成通货膨胀。而是会借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把大量美元洒向全世界,形成对外输出美元。美元从1974年石油美元体系建立之后,就是通过这样的美元潮汐周期,来实现对全世界定期7年左右的收割循环。我之前在《美元霸权为何终将落幕》一文中曾经用“羊群吃草”的形象比喻,来跟大家解释美国如何通过美元这个收割工具,来对全世界做定向收割。这里我简单再说明一下。美国通过降息,把羊群(美元)赶出去吃草(利润)。为了让羊群能够安心吃草,美国人安排了大量牧羊犬(航母)来保护羊群。并且为了让羊群能更有效率吃草,美国人还安排了割草机(全球化产业链)来帮助羊群收割肥草。资本家都是逐利,讲究把利润最大化。即使这样,还不满足。美国这个牧羊人,自己懒得亲自拿割草机割草(制造业空心化)。所以美国雇佣了几个工人(生产国),来拿割草机帮自己割草。美国前后雇佣了几批工人,第一批工人德国日本,表现不错,割完草后还一副任你宰割的模样。所以在美国压榨完他们的剩余价值后,都被美国赏赐了一些糖吃,过上了退休生活。第二批工人亚洲四小龙,因为在割草过程中,自己偷偷也吃了不少草,把自己也吃得肥肥的,结果美国这个牧羊人就直接自己操刀,把亚洲四小龙给宰了(亚洲经济危机)。被宰了之后,亚洲四小龙开始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比如韩国在97年经济危机后,为了得到IMF的援助,把自己的金融市场彻底开放,甚至自己的支柱企业,比如三星,56%的股份都被华尔街买走了。这样一来,韩国人就只能安心的给美国人打一辈子长工。不过,在把亚洲四小龙宰了之后,美国人就需要新的劳工来帮助自己的羊群割草。这时候,红方开始崛起了,进入到了美国人的视野里,但红方潜力太大,美国不放心。正好这个时候,美国人被人偷袭(911),为了能够安心去打仗,美国人就雇了红方来给自己割草。结果等美国人回到草场,发现红方在割草喂养群的时候,也跟亚洲四小龙一样,跟着吃了不少肥草,把自己也养肥了。这个时候美国人想跟之前宰亚洲四小龙一样,把红方也给宰了。(04~06年开始加息)然而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没想到红方这个劳工,特别能吃!(善于吸引外资)以致于美国放出去的羊群,有不少被红方拿着草(利润)给分流走了。也因此,美国迟迟没能把这一波羊群及时赶回羊圈里收割,在外面耽搁了很久(06~07年)。由于美国这次在耽搁了太久,结果牧羊人家里长期疏于防范,结果羊圈失火了(08年次贷危机)于是美国这个牧羊人只能放弃宰了红方,赶急赶忙的跑回家扑火去了。这个时候,红方抓紧时间多吃了些肥草把自己给养肥了,养壮了。于是,等又过了10年,美国这个牧羊人回到草场,发现红方这个劳工,突然也骑上了马,变得跟自己一样高大了。这时候,更让美国人惊恐的是,红方这个劳工越发不听话,还配备了自己的牧羊犬(国产航母),并且试图抢夺自己手里的赶羊鞭(人民币国际化)。要是这个鞭子被红方抢走了,那还得了,美国人的羊群就都要被红方抢走了。要知道,因为十年前自己的羊圈失火,已经波及到牧羊人的屋子了,让美国人自己住的房子已经是摇摇欲坠。要是这个时候让红方把羊群抢走,那美国人下一个冬天恐怕就过不好了,不但没肉吃,说不定还得冻死。所以,美国这个牧羊人,开始拿起自己的鞭子和武器,疯狂的朝着红方这个劳工发起攻击。于是就有了红蓝之争的这场大戏。所以,我们从过去45年的美元收割周期可以看出来。美国之所以可以实现对全世界的定期收割,是建立在其三个霸权的基础上:军事霸权、美元霸权、科技霸权。这三个霸权,缺一不可。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从1974年石油美元霸权建立起来之后,美元指数过去这45年的走势图,可以清晰看到美元的这种对世界的收割迹象。如下图:图里的黄色箭头,就是美联储的降息周期,而橙色箭头则是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从1971年至今的美元指数走势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几个放水和收割周期。1971~1979年,大放水周期,所以美元指数一路下跌,因为钱印太多自然就不值钱了。1980年~1985年,加息周期,美元指数一路走牛,进而引发拉美危机,全球美元回流美国。1985年~1995年,大放水周期,美元指数一路下跌,引发亚洲四小龙的腾飞。1995年~2000年,加息收割周期,美元指数一路上涨,全世界美元回流美国的结果。引发了亚洲经济危机,并且引发了互联网泡沫危机。2000年~2004年,大放水周期,美元指数一路下跌,引发红方巨量外资流入,经济繁荣。2005年~2006年,加息收割周期,美元指数有短暂走牛,但却戛然而止。之后随着08年次贷危机,美元指数雪崩一路跌到71的历史最低值。这直接宣告了美国2005年开始的加息收割周期失败。于是美国开启了漫长的举债扩张经济的不归之路。所以我们单单从美元指数,就可以看出很多信息。因为美元指数是最直观可以看出全球资金动向的指数。所以,在2008年之前,世界经济都在美国的完全掌控之下,完全按照美联储的指挥棒,来做这个美元潮汐周期收割。当美联储把指挥棒指向哪里,美元就流动到哪里,哪里就带来了经济繁荣。当美联储把指挥棒收回去,美元就回流回美国,带着庞大的利润,从世界各地收割大量肥草回流美国。这些利润,最终作为美国的资产沉淀下来,从而降低了美国的负债,进而让美国在2006年之前,保持了30年的低负债繁荣模式。不过就像我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在2006年加息失败而改变。原因也是因为中国的崛起,导致2004年~2006年的美国加息失败,这次美国的加息,全球资金没有回流美国,而是蜂拥进了中国。这直接导致2006年~2008年,美元走了一波历史上最大的崩盘走势。那么我们再来看当前美元指数的异常走势,就会发现当前美元存在许多问题。为什么我说当前美元走势是在大崩盘前的回光返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2008年美元的极端走势。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2007年~2008年的美元降息过程。美元在2008年4月30日之前,有过7次降息。而在这7次降息的过程中,美元指数一副崩盘式的走法。从最高92美元,一路降低到71美元。然后在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元指数才开始迅速走强。这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08年9月15日雷曼倒闭事件。所以在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连着3次降息,美元指数反而不断上涨。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流动性危机”。当年2008年雷曼倒闭的原因,也是因为流动性危机。而导致在这之后,美元指数无视降息和美联储量化宽松持续走强的原因在于,美元本身的流动性也开始紧张。简单说就是美元荒出现了。这是一个很奇怪异常的现象,那就是美联储一般超级放水。但放出去的这些美元,就像是被黑洞吸收了一样。同时大家都秉持在经济危机爆发时“现金为王”的理念,把手里的美元牢牢拽在手里,不肯轻易花出去。这使得市面上流通的美元数量减少,美元流动性出现紧张,进而直接导致美元指数走强。我们参考2008年的美元指数走势,就不难奇怪现在为何美元在一波大幅度下跌后,突然又大幅度走强。主要原因也在于,当前美国全部资产都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乃至于美元也出现了流动性危机。昨天文章认为近期美元指数走强,有部分原因是美国在保美元。不过今天综合更多信息情况来看,我认为这只是美元自身的一次回光返照时上涨。首先,大家应该都很清楚,过去一个月,全球几乎所有资产都在暴跌,且普遍暴跌30%以上。这意味着全球所有资产都出现了“流动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基金爆仓需要赎回或追加保证金,这就导致市场上的美元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而另外一方面,人们基于经济危机爆发时“现金为王”的意识,都不愿意轻易把自己手里的美元再做投资,这就直接导致了美元的供需矛盾问题出现。说到现金为王,这是基本上在经济危机爆发时大多数人的共识。但现金为王持有什么现金,持有哪一国的现金,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在全球所有货币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拥有全流通、全兑换的先天然优势。所以自然而然的,在现金为王的理念里,美元就成为了“终极避险渠道”。这是为什么过去这9天里,美元指数走了一波V形反转。主要就是世界各国的资金,纷纷回流回美元,兑换成美元。但另外一方面这些兑换成美元的资金,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去投资,而仅仅只是把美元兑换在手里囤着。这就导致当前一个很严重的怪圈。那就是一方面美元指数不停上涨,世界资金不断回流美国。但美国却出现所有资产都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情况。股市不断下跌,国债价格也不停下跌,企业债券无人问津。这还是美联储已经一口气降息到0利率,且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的情况。但我们这样梳理下来,大家应该就很清楚为什么美元会这样上涨。这里说到国债问题。之前说过,最近流行一个很可笑的股债切换理论。意思是把美股出现超过30%的暴跌,居然还能YY成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过渡,把挤出来的资金流向债市。这其实是“中必赢”的另外一个版本“美必赢”。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提出该奇葩理论,且相信这种奇葩理论的人,潜意识完全不相信美国会就这样崩溃。这实际上是美国过去70多年来的强大,以及统治全球长达70多年的霸权,给许多人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但实际上,物极必反。再强盛的帝国,也有覆灭的一天。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美国在维持70多年的霸权统治,且实际上一直没能解决2008年次贷危机遗留下来的问题。事实上,2008年次贷危机根本没有完全结束。我一直说过,2008年次贷危机,只是2020年世界经济危机的一个前哨战。在2020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大清算威力下,美国的金融体系彻底崩溃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所以,占据美国人超过一半财富的美股,都出现超过30%的崩盘走法,还能被人YY成股债切换,我简直感到匪夷所思。并且,今天有朋友把这个发明“股债切换”理论的人,提出的一段话发给我看,让我感到更加啼笑皆非。这段话的原作者名字我就不直接点名出来了,毕竟人家也是有上百万粉丝的大V,还是给他点面子。不过他的这段话,连债券最基本的一些常识,比如票面利率、票面面值、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都完全没搞懂,就在这瞎YY“股债切换”,也真是让人感到啼笑皆非。比如这位大V里面提到过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收割中国韭菜的事情。他完全搞错了票面利率跟到期收益率之间的区别。这里我简单跟大家科普一下:债券发行,通常有几个很重要的定价因素:票面利率、票面面值、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这其中,债券发行的时候,票面利率和票面面值是完全固定的。比如说,美国2018年初发行美国国债的时候,发行的票面利率是3%。那么当时发行之初以3%票面利率购买国债的人,此后持有债券的实际年化率就是按照3%计算的。过程中,不管国债收益率如何波动,都不会影响早起债券购买者的收益。所以这位大V说当前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会导致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变少,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只能说,在美联储降息到0利率后,美国再去新发行国债的票面利率可以降低很多。所以只能说以后美国发新国债所需要支付的利息的确会变少。但问题之前发行的国债,美国改支付的利息是多少还是多少,并不会因为当前美联储降息,或者国债收益率下降,而改变。另外上面已经解释过票面利率和票面面值的事情。在科普一下债券价格和债券收益率的事情。一个债券发行之后,是可以在投资者之间流通的。那么既然开始流通,债券的价格就必然会发生波动,这种债券价格的波动,就会导致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发生了变化。举个栗子,一个债券发行面值是100美元,发行后因为购买的人多,所以债券的价格出现上涨,比如涨到了110美元。这时候一个投资者如果以110美元购买了这个债券,那么拿到到期后的能拿到的利息,跟最早100美元买入的人,是一样的。这就会导致这个以110美元价格购买债券的人,到期收益率会低于票面利率。所以,可以简单给出一个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票面利率、票面面值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个连票面利率、票面价值、债券价格、到期收益率都搞不清楚的大V,就在那边瞎YY股债切换,我也是醉了。当前美国国债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购买国债的人太多,所以推升了国债的债券价格,这就导致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出现了持续下降。比如在半个月之前,美国十年期国债一度收益率暴跌至0.4%。这意味着,当时投资者以当时的美国国债价格买入,持有到期后,年平均收益只有0.4%。那么为什么这么低的年平均收益,投资者还要购买呢?这是因为投资者坚信,美联储会最后以更高的价格接盘。说白了,这个时候美国国债的持有者,基本没几个会愿意拿债券到期的。每个人都只想着抛售给最后接盘的美联储。举个栗子,假如一个债券发行的时候面值是100元,结果后来暴涨到120元价格,这个过程中收益率会大幅度下降,但这种时候,往往会有更多投资者蜂拥买入,因为这些投资者相信债券价格可能会涨到150元。他们只想着用120元价格买入后,用150元价格卖出。至于那近乎于0的到期收益率,已经完全不被这些投资者所在意。也许你会问,那假如最后没有人接盘呢?的确,其他炒作的债券,比如企业债券,可能存在没人接盘的风险。但国债不会。你比如说,即使用0.5%收益率,去高价购买国债的人,哪怕现在国债收益率已经涨回1%左右,也意味着美国国债价格暴跌。但当初用0.5%收益率购买美国国债的人,他大不了只要持有到期,美联储就会把照单全收,而债券持有者就可以收回本金,然后拿走那微乎其微的0.5%收益率。因此国债的投机炒作,大家都是奔着等美联储接盘的逻辑。这就是为什么,在前两周,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并开始量化宽松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会出现触底反弹,并且国债价格出现暴跌的缘故。因为当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就意味着美联储开启了接盘侠模式,开始通过印钞去购买各类国债。这种情况下,那些投资者就纷纷把资金前期低价买入的债券,再高价抛售给美联储接盘。所以,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一个问题了。前期低价买入债券的人越多,美联储当前接盘的成本就越高。再回到上面那个大V说中国被当韭菜收割的问题。中国持有的1万亿美元债券,都是早几年买入的。当时买入的国债债券价格是很低的。如果中国这时候抛售,可以实现“低买高卖”,应该是中国收割美联储才对。因为我们并没有必要一定要持有到期,去拿那个利息,虽然那个利息也不会因为国债收益率下降而变化。但如果我们当时低价购买的债券,现在高价卖出,就可以直接获利了结。这是为什么过去17个月,全球央行都在净抛售美国国债的缘故。其实都是在“低买高卖”。所有人都在把美联储当接盘侠,冤大头。当然,已经负利率的欧洲央行现在是最头疼的。因为欧洲现在的国债债券都负利率了,这意味着其债券价格高的离谱。这让欧洲央行如果也跟美联储一样当接盘侠,这个接盘成本极其高昂。这可能是欧洲央行为啥在上周并没有进行降息,而是维持利率不动。不是欧洲央行不想降息,而是完全降不动。搞清楚以上这些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当前美元存在的致命问题。那就是美联储的接盘成本太高了。高到如果美联储想要完全解决当前美国面临的全面流动性危机,美联储需要的印钞扩表规模会非常庞大,远不是7000亿美元就能解决的。可能需要2万亿美元,甚至3万亿美元?那么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美联储只能依靠这样疯狂印钞才能最终结局问题。那么一旦美联储再印钞2万亿美元,甚至3万亿美元。美元最终的结局会怎么样?到时候美元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崩盘。以我估计,美元至少要以当前美元指数100的位置,往下跌30%,也就是跌到70的位置,才有可能止跌。也就是说,未来一年时间里,美元指数至少会出现大约30%的贬值幅度。当前美元指数的上涨,只不过是末日狂欢罢了。当今年夏天美国爆发大范围债务危机的时候。到时候人们就会发现,现金为王的时候,持有美元反而是最不安全的。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迹象了。比如人们现在发现,美联储的接盘力度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过去这几天里,美国10年期国债价格出现暴跌,收益率出现大幅度上涨。从上图可以看到,在3月15日美联储紧急降息+扩表后,由于美联储加大购买国债的力度,让国债价格一度出现暴涨,收益率大幅度下降。然而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者一看美联储开始接盘了,于是纷纷加大了抛售国债的力度。结果这下美联储那区区7000亿美元的扩表力度就完全不够用了。国债市场的抛压太大,这导致随后这短短3天时间里,国债价格出现连续暴跌,债券收益率也一口气从0.6%,上涨到今天1.1%的幅度。这实际上已经说明了,在美联储紧急降息+扩表后,反而引爆了美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原本是像市场撒钱注水的美联储,反而出现越撒钱,越缺钱的奇葩现象。这是当前美国金融体系全面出现流动性危机的缩影。所以别说股债切换了。现在连美国国债都出现流动性危机,就更别说企业债券了。YY美国“股债切换”也应该睁大眼睛看清事实才好。现在摆在美国面前的结局只有两个。1、加大印钞力度,解决流动性危机,但会导致美元崩盘。2、缩减印钞力度,美元飞涨,但债务危机会全面爆发。美国会选择哪个结局呢?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我每天晚上9点都会发表金融、时事、股市的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金融投资讨论
选金融还是游戏行业?
干什么都行,别往游戏行业里跑了。现在有AI技术的各种辅助,配台好点的电脑闲暇时间拿来玩玩做点图文并茂的小说足够解闷。行业本身别琢磨了,知乎搜搜和AI相关的游戏行业方面的内容你就知道现在还往这里跑就是49年入国军。看你的介绍应该属于做游戏这块完全啥也不会的状态,纯属做梦。天天策划狗策划狗的骂,人策划狗现在插上AI人工智能的翅膀各个都要羽化成哮天犬啦。这行业现在基本没新人的位置,不信你去打听打听各个厂子今年招了多少人,找工作有多难,多少老鸟彻底滚粗回家养老。另外今后几年开始挣的钱别瞎花了,更不稳定的乱象在后面。
金融投资讨论
工行为什么被叫作「宇宙行」?
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的「代发工资」业务,最早是哪家银行发明的呢?答案正是——宇宙行。过去,企事业单位发工资都是靠手工的,财务出纳给每个人现金,附上一张工资条。小单位还好,要是碰到几千人的大型工业企业,可怎么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每逢企业发工资那天,工行储蓄所总是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客户包围。河北保定毛纺厂附近的棉纺厂储蓄所更是如此,当时不像现在,没有电脑,没有百元大钞,账务处理全靠手工记账,收付款全靠手工清点。企业财务从银行支取大量现金,再一笔笔发到职工手里。想想都头大!然而这就完了吗?职工领到钱之后,还要再自己跑去存进储蓄所,现金从储蓄所出来,又流回储蓄所!期间转了一大圈,把财务、员工、银行柜员都累得够呛。是不是超级折腾?是!太折腾、太浪费了。显然,银行工作人员也是这么想的。储蓄所主任张东霞,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这样的压力考验,实在受不了了。征得上级领导同意后,她果断发起了一次小小的尝试,从储蓄所客户中选择了保定市毛纺厂作为试点,研究制度、走访企业,终于在1987年3月初,成功为毛纺厂员工集中开立了个人账户,2000多人的工资2小时内发完,银行员工和企业财务人员都十分兴奋。有的人看到这儿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我来划一下重点:这是中国首次首笔代发工资业务!工商银行1984年从人民银行(央妈)生出来的一开始,是负责工商信贷储蓄业务的,因此得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商银行长期深耕城市行,奠定了今天广大企业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基础,许多今天司空见惯的银行服务,都是宇宙行的前辈们在几十年的探索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进入二十世纪,国内银行业首个贵金属业务牌照、私人银行牌照,全球首家建立三大时区不间断人民币清算业务网络……多到数不完。别看现在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遍地开花,说起来,工行真的算是专注引领潮流三十六年了。求多赞我几下!
金融投资讨论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资本主义的核心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一种观念。在《人类简史》里作者说了,其实这些东西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一种共识,跟公司、自由经济、国家、计划经济、恐怖主义、素食主义,甚至钱一样,它们本身都是一种观念。 我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现他一直在批驳行会、重商主义、贸易保护、教会等。这让我非常纳闷,完全不懂他为什么和这些东西仇这么大。 后来看了一些经济史的东西,才发现他那个时代是贸易保护的时代,行会控制着各个行业,教会有土地,但是土地上宁可种蒲公英,也不愿意拿出来搞工厂,才明白他的理论都是在说他的那个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慢慢积累起来了,有了更高的视野,才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亚当·斯密是一个天才一样的人物,但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通过他的思路做大做强,英国是贸易保护起家这个不多说,亚当·斯密全文都在批驳。 但是英国之后所有强大的国家全部是靠贸易保护起来的,比如美国被称为「贸易保护」的策源地;德国李斯特把贸易保护搞成了理论;日韩后来通过高关税保护幼稚企业,这个模式被抽象解读成「东亚模式」。 而这些国家,在发达后无一例外高举「自由贸易」大旗,对「贸易保护」横加指责,一副「敢不自由贸易就要弄死你」的作态。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所有强国都是「穷则贸易保护,达则自由贸易」。 道理不复杂,你是一个小孩,你敢跟大人同台无规则格斗吗?如果对方是泰森,你敢吗?是不是得先保护起来,等你长大了,然后再考虑自由格斗? 这种类似常识性的东西本身并不复杂,奇怪的是有些人自从学习了经济学之后就不懂了。 资本主义的核心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一种观念。在《人类简史》里作者说了,其实这些东西本身并不存在,而是一种共识,跟公司、自由经济、国家、计划经济、恐怖主义、素食主义,甚至钱一样,它们本身都是一种观念。一开始接受这个观念的人很少,由于它扩散性好,接受的人越来越多,慢慢扩散到了全世界。 而且大家也要有个常识,资本主义并不等同于市场经济,也不是工业化,它出现得要早得多,哪里能实现财富增值它去哪里,从贩毒、卖奴隶到发动战争,从灭国、屠城到野蛮圈地,它什么都干。资本主义本身才是目的,战争、自由经济、工业化、技术提升都是手段。 我们不讨论资本主义的起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我们按照一般说法来,最早在威尼斯。 威尼斯人主要做两件事,放高利贷和奴隶贸易,高利贷好理解,奴隶贸易是怎么回事? 当时中亚是阿拉伯人的地盘,欧洲是基督教的地盘,这两方一直在对峙,中间打打闹闹,不过贸易从来没断过,打闹归打闹,但是钱得照赚。当时从中国、印度运到欧洲的棉布、瓷器、丝绸等,就是通过阿拉伯人转给威尼斯人,威尼斯人作为「三道贩子」倒卖给欧洲人。 而且当时阿拉伯国家的国王需要大量身强体壮的奴隶。当时威尼斯人雇佣维京人也就是现在的瑞典人和挪威人,去乌克兰和俄罗斯平原上抓斯拉夫人,威尼斯人坐着吃差价。 斯拉夫人就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俄罗斯。维京人不只抓斯拉夫人,偶尔也抓黑人。黑人从中国唐朝那会儿就在当奴隶,当时威尼斯人逮到黑人后卖给阿拉伯商人当奴隶。这些阿拉伯商人带着黑人到处溜达,一部分还溜达到了唐朝做买卖。 通过放高利贷和奴隶贸易,威尼斯人积累了天量财富。大航海时代开始后,威尼斯人开始投资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去美洲扩展殖民地,商业资本从那时候开始,变成了战争资本。 资本主义从诞生起就追求自我增长,有点像病毒,或者钱。 可能跟大家以往了解的不一样,欧洲发现新大陆后,一开始是在忙着种植烟草和香料相关的植物。真正改变局面的一件事,却是种植棉花。 西班牙和葡萄牙分别去找东方,后来葡萄牙绕过非洲找到了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方。葡萄牙在印度收购棉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收购香料,拉回欧洲卖给上层社会赚钱,这些产品在当时都是奢侈品,获利丰厚。 这个贸易的过程中全程通过武力操作: 需要在非洲搞一个的补给站,当地土著不配合怎么办?打啊。 到了印度当地土著不做买卖怎么办?打啊。 商船往来,遇上海上劫掠怎么办?继续打啊。 西班牙也一样,在美洲扩展殖民地,逼着当地老百姓给他们挖银矿、种烟草,但是挖银矿和种烟草过程中最关键的两样东西——土地和劳动力(这两样现在也是生产的核心),都得通过武力来解决。 当地老百姓本来可以自给自足,根本不想搬迁或者去银矿里送死,所以西班牙人一贯的做法就是威胁:要不听我们的去挖矿,要不就去死,赶紧选一样。 那时候的贸易就叫「武装贸易」,想做买卖全程都要打打杀杀。打仗就得借钱,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全程参与,并且不断滚动。说到这里我们也看出来了,回到本源去追溯现在这轮全球化,大家会发现一切都起源于国家暴力,是暴力打出来的市场。 欧洲发现美洲后的第二个阶段是「纺织业」。 我们现在感觉纺织这事没什么太值得关注的,但是如果追踪过去五百年的资本主义史,会发现纺织业是主角——蒸汽机、火车、轮船、南北战争、印度殖民地、工业革命,都围绕着纺织业展开,而且纺织业是主因,甚至后来几乎所有的强国,都是从弹棉花做起的。 我们以英国为例。 英国最早是给低地国家供应羊毛的。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App 内查看
金融投资讨论
黑石同意以 30.5 亿美元收购 SOHO 中国,如何看待这笔黑石在亚洲最大的房地产投资?
感谢邀请,人家退路早都已经安排好了,这应该就是最后一步了。先看看潘夫人,60年代随父母移民香港,随后留学英国,目前是美国国籍。张欣在美国,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被问中国人最缺什么,张欣答曰:最缺皿煮。再看看潘石屹的儿子潘瑞,它辱骂烈士的事大家应该都清楚了,但是去年在疫情期间,大家一致团结抗疫,但是它却整天有的没的,阴阳怪气,说什么连口罩都发不明白,还想动我的钱。he tui,你不想捐款就直说,既然是老爷们就堂堂正正的,我想问哪个国家,哪个组织做事都是100%没问题的,哪个国家哪个组织没有贪污腐败?这就是你一毛不拔的借口吗?按你这样想,那世界上就没有值得捐的地方。说到这里,我就想问,你老子往哈佛耶鲁捐了6亿多,这些钱分明白了吗?什么?这是给你上学行贿的费用?对,美国那边不叫行贿,都是光明正大嘛,美国人的事哪里能叫行贿,那都是捐赠。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近日白酒股集体大跌?跌出了投资洼地还是行情到头?
涨多了必然跌!高处不胜寒啊。现在的白酒已经涨到了历史最高点……对,跌几天还是历史高位。惊喜不惊喜???过去这么多年,白酒的历史平均市盈率是28.19倍,现在是60.77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市盈率什么水准,中证白酒市盈率60倍,是2015年高点的2倍还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泡沫……另外,是否跌出价值洼地?醒醒……一个行业要跌出价值洼地,一般需要几年的周期。价值投资的话,千万不要看三两天,几个月,要顺着大周期走。白酒要跌出价值洼地,市盈率至少要掉到28倍以下,也就是历史平均以下……口说无凭,下面是重点——7500字白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从调研到成稿,这篇文章写了2周多。普通散户研究白酒,看完这篇,至少节约1个月的调研时间,节省几百上千的昂贵数据使用费。如果觉得写的好,文末千万别忘点赞、收藏、小心心三连。你的支持,是网叔和网叔小伙伴继续推进投研的巨大动力。(网叔的目标:未来一年,主要行业都盘一遍)如果不满意,不要点赞,在文末留言区留下宝贵的优化建议,谢谢——————————————坐稳了,正文开始!带着问题做研究,事半功倍。我们先来看两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1、投资白酒基金,赚不赚钱?先说答案:投资白酒非常赚钱。A股三级行业(申万)共有227个(申万是A股常用的行业分类标准)。2010年以来,白酒行业涨了750%,在227个三级行业(申万)中排名第3。也就是10年7.5倍,2010年投10万,现在85万。2016年以来,白酒行业涨了605.76%,在227个申万三级行业中排名第1。是近5年最赚钱的行业。不到5年翻6倍,2016年投10万,现在是70万。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行业的基金涨幅:最近5年(2016年以来),沪深300涨了35.14%。中证消费指数(基金)涨了222.66%。中证白酒指数(基金)的涨了474.01%。重仓白酒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张坤管理)涨了293.37%。我们再来看看最近5年(2016年以
金融投资讨论
中秋节的前一天,港股突然全线大跌,富时中国 A50 也一度跌超 4 %,什么原因导致的?
今天不仅仅是港股,整个外围市场表现都堪称惨烈。今晚的美股跌的也不少。截止至20日17点30分,美股股指期货走低,道指期货跌1.55%,标普500期指跌1.2%,纳指期货跌1% 欧洲股市也普遍大跌,德国DAX30、法国CAC40指数跌超2%,英国富时100指数跌超1.5%关于外围市场大跌,市场的普遍观点是美联储9月FOMC会议将于周二和周三举行,据彭博社一项对52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美联储可能会在本周的会议上正式宣布11月Taper。具体而言,三分之二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11月的会议上宣布缩减购债计划,其中超过一半的经济学家预计购债规模将从12月开始缩减。这比7月份的调查要早,当时多数人预计会在12月做出决定。另外早上一则耶伦警告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将影响美国汇率上升和美股崩盘,影响美国经济转衰的新闻也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所以市场先跌为敬了。港股和A50都是以外资为主,货币面的负面隐忧叠加对地产地震的担忧,所以今天港股大跌也就不足为奇了。回到港股的具体盘面,地产股、金融股、科技股都跌势汹汹,其中还要数地产股最为惨烈。中国恒大盘中一度跌超过18%,全天成交额不足3亿港元,流动性堪称灾难了。当然今天的港股跳水冠军还当数新力控股集团,收盘跌幅87.01%,盘中最高跌幅更是高达90.39%。看看港股的先进收割机,还是大A股安全啊港股大跌对A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恒生指数和上证指数近半年的走势:从今年2月中旬港股达到31183点以后,恒生指数就开始进入漫长的调整期,尤其是7月份以来就开启了下行通道,跟A股的走势相关性较小。股市短期走势主要由情绪支配,就好像是小孩子的脾气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如果太过于关注短期是行情会非常让人迷失方向,其实可以回过头去看看2018年12月份的时候,当前市场情绪再悲观,能悲观的过那个时候吗?如果那时候你能保持理智,不被情绪所支配,是不是就抓住一次大机会了?投资赚钱三要素:好资产,好价格,长期持有。想要赚市场情绪的钱任何时候都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要赚企业盈利的钱就容易多了,按巴菲特的话说,赚钱最重要的是时间,你不需要非常聪明,你需要有耐心。节假日难得休息,偶尔离开市场,远离市场其实会让你有更大的格局。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比亚迪最近股价暴涨?
比亚迪作为一个全产业链的技术型车企,与很多企业有竞争关系,难免处处树敌,特别招黑。这是抑制比亚迪销量和扩张的根本原因。然而,现在时代不同了。一方面技术累积太优秀,虽然黑它的还很多,但也难以掩盖真相了。另外一方面,贸易战后全产业链的企业占优势了。比亚迪疫情后快速变为全球第一的口罩生产厂家,居然还能生产熔喷布。神奇强大的全产业链冠绝全球。疫情爆发于春节假期!王传福亲自出马到一线参与设计和生产,春节期间动员有限的人力,加班加点不分昼夜赶工生产当时最紧俏的硬通货-口罩。但是,比亚迪卖口罩非常良心价,在国内,初期只是保本销售。为了防止黄牛倒卖,比亚迪只出货给大的单位,公司,学校。后来,在原料不紧张并且工人复工后,伴随大量出口,才有了可观的利润。口罩,为比亚迪赢来了信任与尊敬。现在,我们分析比亚迪的股票。。。新能源风口来临,是未来15年的行业基本面。但比亚迪走出了一骑绝尘不掉头步态,是别的厂商没有的,是市场中罕见的。而实盘观察,比亚迪没有大庄控股操纵,那么它就是底蕴强大的强势股的表现。这种现象,应该是比亚迪积累的技术的释放,人脉与信任度累积的释放,产品力提升的表现。比亚迪在技术的累计上,已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1) 刀片电池,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在世界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留下深刻痕迹。刀片电池,也重新赋予了比亚迪,电池供应商的市值,这个进步是巨大的。2) IGBT,碳化硅,高压平台,国产第一。3) 汉唐的火爆销售。其中汉,是国产车唯一有希望与特斯拉抗衡的。4) Dmi即将挑战丰田本田。所以上涨是必然的。但长期持续的上涨,也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随着后续负面消息的显现与解读,获利盘了解就会迎来调整。调整幅度也许不会很深,但时间应该比较久。负面消息可能会包括:1) 刀片电池冬季续航差。其实这是基本常识,因为电动汽车冬天需要额外电能制热,耗电大,续航低。这是所有电动汽车的共性问题,并不是刀片电池不好。但由于之前市场,以及某些散户过度解读了刀片电池的低温性能,让一部分人认为,低温下刀片总体续航打折很少。那么到冬季,负面解读自然就会涌现。在寒冬,只要开的慢,暖风不停吹,那么续航肯定会非常低。竞品厂家,一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努力拉比亚迪下水。2) 唐的销量放缓。至少唐ev还不够完美,需要比较大的改款。唐dm新款很好,车内空间布局还不够灵活。也许唐销量可能会走弱。3) 汉销量到达顶点。预计12月份~1月份,汉销量到达1万左右时,至少暂时会达到顶点。一方面是季节影响,另外一方面,产品要积累口碑,让市场进一步认知。此外,其它车型的推进交付也会挤占刀片的产能。阶段性的调整,即将发生。不过总体方向不变,趋势不变,必然是技术市场化,市值逐渐爬坡。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解读 2016 年京东 Q1 财报?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首先,我表明态度,京东前途还是比较光明的,看客们不用刻意唱衰。接下来,用数据说话:●2016年第一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293亿元人民币(约201亿美元),去年同期京东核心交易总额为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2016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540亿元人民币(约84亿美元),同比增长47.3%。第一季度服务和其他项目(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业务)的净收入为40亿元人民币(约6亿美元),同比增长91%。●2016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8.649 亿元人民币(约1.341 亿美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226亿元人民币。2016年第一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经营亏损为2.957 亿元人民币(约4590万美元),2015年第一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经营亏损为3.180亿元人民币。2016年第一季度京东商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率为0.5%,2015年第一季度京东商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率为-0.1%。●排除拍拍网的独立用户,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1.691亿,较去年同期的9780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3%。●2016年第一季度完成订单量为3.421亿,与2015年第一季度的2.215亿订单量相比,同比增长54%。2016年第一季度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72.4%,同比增长超过160%。这些信息里,其中值得京东人兴奋的是增速,无论是GMV数字还是净营收都继续保持行业2倍增速,领跑电商板块,而且这是在当前电商行业增速放缓,中国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以及春节后零售行业面临淡季的背景下实现的。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1-3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同比增长27.8%。但怎么解释京东的整体亏损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东哥能赚钱,更能花钱,京东商城在盈利而且毛利率持续增加,但京东同时也在持续布局金融、O2O、物流等多个核心领域。亏损还是盈利,这是个问题,也是刘强东必须面对的选择。有两点原因驱动了刘强东的亏损策略。首先是从投资人的角度说,肯定是更重视发展速度,投资人的态度就是资本的态度,决定着京东能否继续获得融资支持。另外,在中国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电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实际上原地踏步就意味着出局。所以刘强东一路跑马圈地不能止步,不断在3C数码、图书、服装、化妆品等领域占据市场份额。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现金流。充足的现金流才是企业生存的王道。企业账面连年亏损,只要有充足的现金流就不惧;反之,即使账面连年盈利,如现金流枯竭,则会随时面临倒闭。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京东现金储备增至345亿元人民币,相较2015年底现金储备228亿元人民币增长51.3%。这才是刘强东玩命扩张的真正底气。不久前京东刚刚宣布将发行总额10亿美元的债券,其中5亿美元利率为3.125%,2021年到期;另外5亿美元的利率为3.875%,2026年到期。发行完毕后,京东债券将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可以在亏损的情况下得到投资级信用评级成功发债,显示出资本市场对京东模式的一些肯定看法。GMV的高速增长是成为京东另一个充沛的现金流来源,2016年第一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293亿元人民币(约201亿美元)。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传言乐视网收购亚马逊中国?
如果亚马逊中国要卖身,还请把电子书业务剥离出去再卖,我不想被垃圾广告给恶心到了。kindle现在的锁屏广告虽然是广告,但是我已经把它当成了壁纸,kindle的一部分。以国内厂商的习性,例如某粗粮的ADUI,到时候推送各种乐视x大促销也非常有可能。
金融投资讨论
普通人想在资本市场赚钱,最重要的三个能力是什么?
资本市场素来有“一赢二平七亏”的说法,相当于参与投资的人,十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赚到钱,大部分人都是赔钱的。大多数人在牛市最热的时候进入股市,随后承受的就是漫长的套牢期。最近15年上证指数走势图,图片来源:Wind从上图上证指数的走势就能看出,只有2轮级别比较大的牛市,都是短时间完向上突破,牛市时间比较短。所以,普通人想在资本市场里赚钱是非常困难。不过,虽然困难,但想在资本市场里赚钱,并不是不可能。如果掌握3个能力,赚钱的概率就会提升很多。第一个能力普通人如果想在资本市场赚钱,需要的第一个能力,就是更新认知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包括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和实战积累,来提升我们对于投资的认知。而不同层次的认知也就决定了你能走多远。10年前的你会使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杠杆去北上广深核心区域买一套房子吗?10年前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那么做,而少数那么做的人,就实实在在改变了人生。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认知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最后导致不同结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电视剧《天道》里的一个情节。因为同业竞争而涉及诉讼,3名合伙人怕败诉后承担不起赔偿而选择临时退出公司,另一个女律师也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朋友,在审核案卷后,决定在案子判决之前入股该公司。面对同一种状况,三名合伙人和女律师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就像股市里的买卖双方,在成交瞬间互道“小可爱”。最后证明女律师的选择没错,案子胜诉后,公司价值也翻倍提升。这就是认知不同,对于眼前信息分析与大势研判也会有所不同,最后也就导致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和结果。认知能力如此重要,而如何提升投资认知,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了,如果这篇点赞量高的话,就考虑再单独开一篇文章,专门聊聊普通人如何提升投资认知能力。第二个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二个能力就是挑选好的工具的能力。投资过程中,这个工具可以大幅提高你的效率,助你事半功倍。对于一个投资老手来说,好的投资辅助工具,在选股、决策、买卖环节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助力;而如果是新手,则更需要一个学习成本低、容易掌握的投资工具,才不容易掉坑里。而目前针对投资的辅助工具基本就是各种相关的手机App。这些App有的投资辅助功能十分强大,不过缺点就是费
金融投资讨论
证监会是怎么发现虚假披露或财务造假的?为什么证监会能发现而审计师发现不了?
好问题!先撇开那一大串数据不谈,从行业说起。1、根据我百度的结果,这是家“涉农企业”:其中,南瓜籽仁、松籽仁为公司的主要产品,近三年南瓜籽仁、松籽仁的销售收入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7.22%、70.68%和 76.19%。农业类的企业,收入成本造假本身就风险极大,看他三行招股书,就可以基本判定,是高危项目。更多的中介机构采取的规避风险的措施简单粗暴--不承接该类IPO项目。2、你说成本难查,难在哪?如果成品的分类不复杂的话,可以通过原材料购货测试及单价分析看出端倪。毛利水平是否符合行业正常标准,这一条也很难,因为不见得有这行业甚至这类产品的披露数据,即使有,企业也会解释工艺不一样,规格不一样。我家货好,就是卖得贵。如果原料都找农户买的,就很容易账外,单价也没法稳定。这东西霉变与否,盘点判断有极大困难。且不说中介机构是否尽职,难上加难是肯定的。3、证监会怎么查。证监会比审计狗有更大的权利,审计范围受限这个词永远不适用。首先会召集中介机构所有工作底稿,在这之前项目组加班加点能补的补,估计全项目组通宵一个月都很正常。收上来之后,就看,然后寻找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的地方,那帮老家伙都是权倾朝野的绝世高手。核查程序,四个字,并没有很简单,自从证监会14号文出来之后,财务核查就是噩梦,审计狗本身也是要对自己的三年一期审计报告执行核查程序的。核查程序比正常的审计程序多很多程序,比如三年一期的各种类型比较分析,超多类型的分析,甚至于可以祭出必杀:导出实际控制人及高级管理人员所有个人银行账户的对账单,很容易就能发现有没有账外,有没有代替公司承担成本费用,有没有账外收入。4、你问题中的“为什么没发现”,其实可以改成“为什么没控制住风险”,因为没发现,真的不太可能,高风险,低劣的手法,还这么大金额,肯定有苗头的。风险没控制住,肯定是中介机构的失职。毕竟可以要求调整,不签报告,不再承接。具体说瑞华重组了这么多所,不同的par下面啥都不一样,风控不太行,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完我打得比较快,看的人多了我在好好措辞。
金融投资讨论
2020年实施注册制会对A股带来什么影响?
要知道注册制对A股的影响,首先就要搞清注册制的本质。什么是注册制?说得通俗点,就是让市场自己去承担责任。我们现在股市施行的是发审制,发审制最大问题,就是上市的公司中,一旦有公司出了问题,全都让监管层给揽身上了。但监管层又不傻,你让我背锅,我就该老实背锅么。所以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处罚不明、处罚不力,大家相互推卸责任。从发审制度过度到注册制,映射的是证监会审核权力的变化。变成注册制后,从选企业、定价、尽调、上市、交易到市场的流动性,乃至股价的维护,全都交到市场。注册制,从长远来看,对资本市场绝对是利大于弊的。但短期就不一定了,因为注册制度的到来,将是垃圾股的末日。我们可以拿美股来做对比,大家知道美股是“长牛短熊”,A股是“短牛长熊”,这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若按照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来看,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这10年来,A股并没怎么涨,这是为何,归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1、A股制度上不成熟,过去我国资本市场都是“严进严出”,每年退市的上市公司屈指可数。2、目前A股仍是权重股的天下,大盘指数并没法真实反映宏观经
金融投资讨论
美联储表示年底前可能启动缩减量化宽松的流程,但强调这不意味马上加息,这对全球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今天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了人们比较关注的7月份议息会议的纪要。我上个月就跟大家提到过8月19日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里,可能会首次出现关于缩减QE的内容。不出所料,今天凌晨2点公布的议息会议纪要里面,包含了美联储官员正式讨论缩减QE的内容。这也使得今天凌晨美股出现一波跳水。欧洲股市下午也出现一波大跌。那么美联储只是讨论缩减QE就有如此大的威力,未来加息怎么办?所以摆在美联储面前,当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8月18日,美联储的逆回购规模已经达到了1.11万亿美元,这是连续第6天逆回购规模超过万亿美元规模。我之前也分析过美联储逆回购很多次。跟我们逆回购相反,美联储的逆回购是收回流动性。当前美联储持续破万亿美元的天量逆回购,已经表明,当前美国金融体系已经流动性泛滥。美联储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保持每个月印钞1200亿美元来购债,不但没有意义,而且只会加剧这种流动性泛滥。这等于是,美联储左手QE印钞释放流动性,右手逆回购收回流动性,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实际根本没有意义。美联储之所以这样玩这些自欺欺人的把戏,完全只是因为美联储一旦缩减QE力度,甚至缩表和加息,就会戳破当前美股和美债泡沫,让美国金融市场崩盘。而在当前我们和美国博弈的关键时期,一旦美国金融市场崩盘,毫无疑问,美国等于是自毁根基。所以,美联储才会这样死鸭子嘴硬,明知道当前印钞对美国经济和就业没好处,只对美国金融市场维持泡沫有好处,却仍然张嘴闭嘴就是就业和经济,完全不提美国金融市场的泡沫化风险。实际谁都知道当前美联储已经被美国金融市场绑架。但是,美联储能够死撑着的时间也是有极限的,美联储不可能永远一直这样印钞放水下去。在超过一个临界点的时候,美联储也必然是会开始缩减QE,然后缩表甚至加息。在今天凌晨公布的会议纪要里显示,美联储会议里已经有人对货币政策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就业问题,提出质疑。一些与会者认为,货币政策在解决目前制约就业水平的劳动力供应短缺和招聘困难方面的能力有限。有意思的是,上一轮美联储收紧周期,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在为美联储收紧预期铺路。一些与会者还评论说,疫情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了更持久的变化,疫情前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可能不是委员会评估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正确基准。这都是美联储开始由鸽转鹰的一些“铺垫”。这都说明,当前美联储能够继续死撑着的时间不会太久了。现在没有人能知道,美联储这个死撑的极限在哪里,但可以很确定的是,随着时间推移,美联储距离抵达这个极限是越来越近了。从美联储今天公布的这份会议纪要里,其实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有不少美联储开始转向的痕迹,所以今天欧美股市才会出现大跌,具体我会来跟大家详细分析。(1)什么是缩减QE缩减QE,在美国还有一个比较洋气的说法,就是Taper。不过我平时还是比较喜欢用缩减QE,这样比较直观。QE,就是指量化宽松,也就是美联储当前通过印钞来购买国债和房地产债券。美联储当前每个月都会购买800亿美国国债和400亿的房地产债券,也就是每个月保持1200亿的印钞规模,这就是当前的美联储QE力度。缩减QE,就是指,美联储缩减当前每个月1200亿的印钞速度,比如缩减成1000亿、800亿、600亿、400亿,这样阶梯式缩减的过程。美联储比较注重“预期管理”,也就是通过定期举行会议并公布纪要等,使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可被预见。力求货币政策效果最大化,而副作用最小化。所以美联储当前差不多1-2个月会有一次议息会议,同时每次议息会议结束后半个月,都会公布会议纪要,让市场知道美联储都在讨论什么。接下来美联储议息会议和会议纪要的时
金融投资讨论
「周杰伦概念股」申请港股上市,方文山任高管,资本市场能相信周董的号召力吗?
一句话说死:风险巨大,建议谨慎。理由:生意模式单一,护城河短浅,巨星人设容易崩塌,股权设计埋藏巨雷。1、 生意模式单一在商言商,既然都搞上市了,那就抛开粉丝眼镜,按普通商业公司分析。看了数据,主营业务主要是两块:卖咖啡,文创作品其次会有一些商业授权,那些没多少钱,不提。最主要的是卖咖啡,咖啡业务占了营收的百分之七八十,而这个咖啡,主打低脂,饱腹,高膳食纤维等卖点,这样的话,就像老干妈卖辣椒,蒙牛卖牛奶一样,都是主打一个单品。首先,单卖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风险是巨大的,比如消费者找到了新的替代品,那原产品可能就卖不动了,没有其他业务线的话,企业必死。其次,单卖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增长空间是有限的,比如老干妈,吃辣椒的就那么些人,喝牛奶的,也就那么些人,也许市场很大,比如13亿中国人都吃辣椒都喝牛奶,但随着业务的开展,公司的成长,就会遭遇瓶颈,变成存量客户的维系,此时业绩增长也就缓慢下来,公司也随之进入衰退期。再次,单卖一个产品的商业模式,竞争是激烈的,老干妈还好,风味独特,保守商业秘密就可以一直有钱赚,但牛奶,差不多都那个味儿,那个营养,那个工序,其他玩家一进来,大家就只有打价格战的份儿,一旦上演价格战,公司的利润也会被压缩。反观这个卖咖啡的业务,客群没有辣椒和牛奶的广大,风味也容易模仿,从它的产品定位——注重体重管理的咖啡爱好者,就大致能知道它能长多大了。2、护城河短浅如果主要靠这么一个咖啡业务,而且这个业务还没有多大的想象空间,产品本身技术壁垒也不高,那一旦被其他玩家发现是机会,随之而来的竞争,或者市场偏好的改变,都随时会蚕食或者直接压垮公司的业务。也许大家看好低脂咖啡这块业务,但我们买股票,是买它整个公司的一部分,从整体看,它咖啡再好,没有其他稳定可靠的赚钱来源,即Plan B,那这个企业的护城河几乎就是没有的。3、巨星人设容易崩塌坏就坏在这个名字上,你咖啡好,那就单独给咖啡弄个名字,再单独注册公司用别的名字,里面不要体现一丁点儿你周某的个人元素在里面,完完全全凭产品质量和服务口碑打天下,那就硬的真硬,该死的也迟早得死。可你非要来个周某概念股,君不见汪某代言爱钱进,吴某代言各种大牌,还有明星开火锅店卫生出问题,只要明星人设一崩塌,那品牌就废,品牌出问题,明星也会废。流量就像蹦床,借助蹦床,你可以轻易飞的很高,但蹦床坏时,飞的最高的往往摔得最惨。而国内明星,要保证不塌房,很难。这是个极大的风险,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敢打包票哪个明星不会塌房吗?你敢打包票以这个明星的影响力为业务增长动力的公司不会跨吗?4、股权问题埋着巨雷一个专业的投资者,最害怕见到的项目就是股权设计不合理的,股权设计意味着公司运营的权利设计,权利设计意味着谁是公司运营的最终话事人,谁是最终话事人往往决定着一家公司是走向死亡还是繁荣昌盛。而在众多股权设计不合理的公司中,最害怕的就是夫妻店,简而言之,就是夫妻、家人、七大姑八大姨在公司都有股权的公司,国内大家最熟知的案例就是当当网李某,因为夫妻感情,演变成股权争夺,最后导致企业衰退。周某的公司也是,亲友团是背后的团队,母亲还是股东,好友当高管,要知道,在实际运营公司时,每个人能力大小有别,见识见地,拍板的魄力有别,付出的经历也有别,这个时候,最好的规则就是:谁出钱最多,谁就最有拍板权,因为出钱最多的承担最大的风险,(但在具体实操中,也有出钱较少却有拍板权的,比如马云,这种情况一定要有别的章程协议规定好才行。)所以,公司运营掺杂不得感情,一旦亲友团,特别还是夫妻,父母,兄弟姐妹在内,很多时候就会感情用事,影响决策,一旦原来的感情生变,也会直接导致公司运营产生内耗,拉扯,最终可能会演变成股权争夺,导致公司分崩离析,错失大好机会(典型例子如土豆视频)。所以,周某的这种团队设计和股权设计,也是埋藏着很大的雷,从投资人的角度看,撕座还是建议大家敬而远之。
金融投资讨论
美国的股票市场和中国的有什么不同?
作为二级市场分析师,反对以上答案!美股和A股有着许多差异,但美股相对平稳,A股大起大落的本质原因是,A股没有做空机制!这就造成,A股的股价,由最乐观的一小部分投资者决定。而美股的股价,由市场的平均预期决定。比如某公司,如果做了一个很宏大的战略,有20%的人认为会成功,20%认为会失败,60%的人持保留态度。那么在A股,必然要涨(20%的人看多,还能不涨?),在美股,只能保持平稳。所以,A股的股价,往往有如下波动,公司提出新战略——上涨——战略有所收获——大涨——战略遇到问题——大跌,这其中往往就几个月的时间。美股的路径是,公司提出新战略——股价不动——战略有所收获——小涨——战略遇到问题——小跌。美股和A股的各种区别,和散户比例,T+0,涨跌停都有关系,但最本质的,还是做空机制。
金融投资讨论
股价上涨时,财富从何处来的?
股价上涨时,并没有创造出财富,也就不存在“财富从何而来”的问题。“市值”这东西,不是“财富”,或者说,不是真正拿在手中的财富。那么,股票的财富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现金股利。每份股票所包含的现金股利,才是这份股票所包含的财富——它很快就可以兑现。而这个现金股利,是不会随股价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股票的交易并不会带来股票所代表的财富变化。那“市值”又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从金融的定义来讲,它代表的是未来财富的现值。在每个人心中,他们对一家公司未来能产生多少财富有不同的估计。这些未来财富的现值除以股票份数,就得到每个人认为合理的股价。每个人都在尝试以低于自己合理股价的价格买入股票,以高于自己合理股价的价格卖出股票。在某一段时间,股价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公司的市值也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这时的市值,实际上是整个市场对这家公司未来能产生多少财富的期望。换句话说,市值反应的是市场对公司未来经营的信心。信心膨胀的时候市值就膨胀,信心瓦解的时候市值就蒸发。接着你的例子讲。公司市值现在变成了20元。但是财富并没有变化:一个人拿着2元买了股票进场,另一个人揣着2元离场,其余9个人手里的钱和股票都没有变化。接下来,这9个人会将股票价格与自己的合理股价相比较。如果高于自己的合理股价就会选择卖出,反之则继续持有。与此同时,场外的人也会将股票价格与自己的合理股价比较,并选择是否买入。于是,股价会继续波动,最后停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上。在这个价格上,所有持有股票的人都认为公司的合理股价不低于当前价格,所有没有持有股票的人都认为公司的合理股价不高于当前价格。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市值(股票价格×股份数量)就是整个市场认为合理的市值,也就是大家相信这家公司未来能创造的财富的现值。但它与当前的财富无关——这家公司没有宣布发放任何现金股利,可以认为这份股票现在是没有财富的。
金融投资讨论
专家称当前国企估值偏低,需扭转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趋势,如何看待这一提议?会带来哪些影响?
很早以前在知乎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回答身边有没有人因为炒股财富自由的。这么多年一直在行业里,千把来人是见过的,就一个做工程的自由了。2014年买的南车还是北车来着,后面15年卖了买了房子。但他的自由是因为投资股市是余钱,人家每年做工程收入不低。当时他逻辑很简单,就是觉得搞这么大生意的国企,估值这么低。在这里,并不是说要刻舟求剑,而是要说一个问题。很多投资者的亏损,来自于在市场冷清,某些板块估值很低的时候,无动于衷,在身边大爷大妈都开始谈论坤坤和兰兰的时候,大举杀入。A股这么多年就逃不开一个“风格轮动”和“物极必反”。散户和机构对强势策略(板块)和弱势策略(板块)的追涨杀跌导致了涨的时候直接透支未来N年估值,跌的时候直接预期行业集体倒闭。所以风格轮动和择时是逃不开的。专家其实说的没错,目前这些企业的估值确实处于底部。但背后的逻辑其实是14~15年价格打太高,透支业绩太长,需要时间消化。不是投资者歧视这些企业,实在是那一波投资者赚太多,留下高位站岗的慢慢消化,后续投资者也不愿意贸然抄底。国企还是那些国企,造成低估值的,还是市场的结构。历史上这种事情在各个行业都发生过。比如光伏,10年前那会儿一说起来就是“全靠补贴”,没有欧洲客户都要倒闭;比如tmt,13年创业板低迷,一说起来这些公司搞得都是虚头巴脑的,肯定要集体倒闭;还比如,白酒行业,15年底部的时候无数人历数白酒行业下行趋势势不可挡。基本面逻辑和估值逻辑脱节,分不清楚长期逻辑和短期逻辑,这些都会造成投资者在策略和板块不断轮换中亏钱。投资者应该欢迎这种底部行业,有人说出利好逻辑,一群人出来反对的时间段。这证明市场还不拥挤,比是个人就说某某策略好,某某行业才是未来要安全。强调一下,因为一个新闻,一个传闻就大幅拉高板块的情况,主要是短期超短期资金行为,不适合追高。寻找A股的新逻辑以上,供参考。
金融投资讨论
A 股市场上常提到的「北向资金」指的是什么?「北向资金」的流入额度对 A 股走势为什么会有重要的影响?
01 | 什么是北上资金如果关注财经新闻,最近最常见的应该是北上资金每天几十亿的净买入,大举抄底A股了。那什么是北上资金呢?很多新手或许不知道,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因为中国的外汇和资本市场都是管制的,外国的资金并不能直接投资A股。目前主要的是2个方法第一个:外国资金可以申请获取QFII(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有QFII资格与额度后就可以投资中国资本市场。1. 首先,有一个总的QFII额度2. 每个QFII机构需要申请,审批QFII资格3. 每个QFII机构依然有自己的QFII额度前几天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将取消以美元为主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及其人民币计价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RQFII)的配额。这个配额的取消,只是第一个限制,总的QFII配额上限没了。但是境外投资者,依然需要单独进行审批,并且有投资额度限制。第二个:通过香港交易所的沪深港通直接买入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沪深港通):1. 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交易所直接购买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符合条件的股票2. 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上交所,深交所直接购买在香港上市的股票香港在南,深圳和上海在北所以外国投资者从香港买深圳和上海的资金流向,叫做北上资金国内投资者买香港股票的资金流向,叫做南下资金因为通过沪深港通买入1. 不需要审批2. 没有额度限制3. 信息披露,买了什么股票,买入多少钱,都有公开数据所以现在判断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观察指标就是北向资金流向。02 | 历史上的北上资金从2014年开通沪港通以来,已经累计净流入8065亿。当前整个中国的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型混合型基金共4073只,根据2019年半年报数据,总规模为26552亿。北上净流入资金相当于整个中国股票基金30%的规模。在熊市地位,公募资金更多的是存量博弈。而外资是纯粹的增量资金,能明显的影响市场走势。北上资金与指数的关系,看上面这张图就会有明显的感触。1-2月北上资金先疯狂流入,随后行情启动。3月,北上资金放缓。4月转为北上资金转为净流出。然后开始回调下跌。6月,资金流入,开始反弹。7-8月,流入放缓,进入震荡和下跌。但注意,依然是流入的。9月份,目前只过了一半,北上资金净流入432亿,累计流入金额1648,已经开始高于4月份净流入的高点了。长期看,股市的涨跌依赖于基本面短期看,涨跌由供求关系决定。小结:北上资金是重要的观察指标,但不是决定涨跌的唯一指标或许未来会北上资金会重新大幅流出,但是我们不预测,只观察。在北上资金每天都大幅流入的时候,不妨多一点耐心等待。
金融投资讨论
资本家和资本的结局是什么?
人是自私的,资本是趋利的,社会是进步的。有一条社会学真理: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唐雷恒换句话说,没有剥削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集聚资本,资本主义就更无从谈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髓,资本主义社会的定义就是:资本家是社会利益最大受益者的社会。资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顾国家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考虑国家的金融安全。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决定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本无祖国”。资本是人类赋予的概念,微观上资本控制资本家和其他人,宏观上资本只能为人类服务。资本本身没有错,有问题的是资本主义。资本要被人类掌控,而不是人类被资本掌控。所以,不能以一个自然人资本家的行为来判断资本的行为,这个角度就有问题。资本家的行为是纯粹的,目的就是服务于资本增值,是否人道、是否违反法律、是否符合宗教教义,都只是资本增值过程中的可选项目,遵守或者不遵守并不受限这些规则本身,而是看是否符合资本增值的利益,资本会无情的推动资本家进行无尽的资本增值。资本不能被人类掌控,要被国家公有制的掌控,人类是抵抗不了资本的,最后只能变成资本家。资本天生就是纯粹的恶,资本存在的意义就是资本增值,过程中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这都是资本增值过程中最大化进行资本增值的选择,不是资本想通过做好事而顺路赚钱,而是这样做能赚更多的钱。资本如果不能限制终将吞噬一切。不要跟资本家讲章法,只要你听资本家跟你讲章法,画大饼,跟你谈出身,跟你讲体面,跟你讲格局,只要你开始在他们的议题下张嘴,你就已经输了。不辩经,是每一个想要逆袭变富的人的第一堂必修课。资本长于给自己披上华丽的道德外衣,一方面给自己谋求合法性正当性以巩固地位,另一方面给没有占据资本的人戴上道德的枷锁,让他们不敢翻身逆袭,甚至连想都不能想。资本主义是资本当家作主的主义,目的就是资本增殖,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整个国家机器,变成为资本服务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就是资本拥有国家政权。而公权力当家作主的国家,就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资本主义最直接的增殖手段——剥削底层人民。颇有“好好干,明年哥给你娶个嫂子”的意思。世界的底层逻辑就是弱肉强食,而且资本的核心目的是增殖,只要能完成资本增殖,不论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符合资本主义逻辑的。杀人还要诛心,这就是资本主义。“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与其说资本家操纵资本谋利,不如说资本属性控制了资本家的行动。这是不可逆的历史经济规律。资本主义是资本当家作主的主义,目的就是资本增殖,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整个国家机器,变成为资本服务的工具。此后几十年,英国的新旧势力反复较。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就是资本拥有国家政权。而公权力当家作主的国家,就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资本主义最直接的增殖手段——剥削底层人民。颇有“好好干,明年哥给你娶个嫂子”的意思。世界的底层逻辑就是弱肉强食,而且资本的核心目的是增殖,只要能完成资本增殖,不论做什么事情,其实都是符合资本主义逻辑的。杀人还要诛心,这就是资本主义。“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与其说资本家操纵资本谋利,不如说资本属性控制了资本家的行动。这是不可逆的历史经济规律。世界上最精彩的骗局都在华尔街,当我们看向华尔街的时候,华尔街就是头肥狼,凶猛无比且又肥。而华尔街的精英看向我们时,我们只能是那一茬一茬的韭菜,任由我们生长,任由他们收割。这就是资本家的力量资本的垄断,才是西方的统治模式。自由只是他们的遮羞布中国的以纯粹赚取利润的公司,与西方垄断企业有本质不同。西方各行业的垄断性公司,实际相当于集权政府下的各部委。他们的经营决策,就相当于政府的行政命令。而西方这些垄断公司,背后又有金融资本控制。其对企业的影响力,比政府命令要快速、有力的多。这种形式下,所谓的西方民主政府,不过是充当了职业经理人的角色。金融大鳄,才是背后真正的庄家。真正自由的市场,只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如今,一切的经济行为,背后都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西方现在宣扬的自由经济,不过是一种伪自由。不过是为了资本进入,而在舆论、思想上找绿色通道。因为在目前西方,也没有真正的自由。资本主义世界中,资本是自由流动的。但商品和劳动力都没有流动的可能劳动力的限制流动,就造就了阶级的固化,造就了贫富差距的巨大差异。商品的限制流动,造就了发达国家产品和发展中国家原材料间的利润巨大差别。资本主义的这种集权,对市场的操纵,远远超过当年的共产主义时期的计划经济。只不过,计划经济是政府主导的。然后公开,可见,所以更会“招黑”资本主义对市场的操纵,是隐藏在“独立”“自主”“民主“”自由“的表象之下。他们用资本控制了一切。这种隐秘性,蒙蔽了大多数人的眼睛。同时,资本也可以肆无忌惮地买通各类专家、公知来进行无差别洗脑。而媒体,就是资本集权压倒政府集权的重要工具。通过背后垄断资本进行媒体和舆论上的宣扬,进而消解政府的集权意识。这是西方资本的惯用伎俩。因为,欧美的极度富裕,是以第三世界的极度贫困为前提的。他们的这个自由经济和民主政治,就是保证第三世界国家永远为奴的牢固枷锁。垄断资本如何通过企业控制西方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精髓,资本主义社会的定义就是:资本家是社会利益最大受益者的社会。资本主义的好处和弊端吧!好处1、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世界市场,把国家都联系了起来,使各个国家之间融为一体。2、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物质财富。3、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经济、文化、政治的联系。4、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弊端1、实物经济和符号经济严重脱节,导致一些虚拟资本与日俱增。2、在金融扩张的同时,出现了透支经济,社会出现了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3、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切都是私有制体制的特征决定的!有罪既不是资本家也不是资本,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财产制!如果说封建制度问题的根本是权力世袭带来的腐朽封闭,那么资本主义制度问题的根本就是财富世袭下马太效应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生产工具的掌控者仅因他们掌控了生产工具而无需劳动即可坐拥庞大财富,与之相对的是辛勤劳动挥洒汗水的劳动者却仅因他们没有生产工具而辛苦劳动却仅能得到相对其生产价值微不足道的报酬。而这便是,劳动者被剥削的剩余价值。更可怕的是,资本本身的逐利性注定了,他永远会流向更能运用他的人。也就是说,资本天生便会向更能运用资本的资本家手里汇集。而为了收拢更多资本,资本家只能想办法更有效率的使用资本——也就是想办法更竭尽所能剥削无产阶级。是的,作为资本的具现化,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并非关乎道德的问题,或者说愈是能更迅速有效剥削无产阶级,便是资本家的道德。一旦资本家未能快速累积资本,一旦他们停下压榨无产阶级的脚步,那么在资本主义世界下,等待他们的唯一的结局就是——破产沦为无产阶级。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上一切关系都将被金钱取代,人们劳动不再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再是为了在劳动成果中看到自己,而仅只是为了金钱为了金钱代表的生活。最终,人们将沦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微不足道的关节,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丧失生而为人的价值。这便是...资本对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打着自由的旗号,人们纷纷忽视了公平,而只盯着自由,却没意识到在所谓自由竞争底下,哪怕所设下的基本条件在平等,最终这种齐头式平等也只会导致一个个垅断巨头出现。而当这一批批以托拉斯康采恩等各种方式达成垅断的寡头诞生后,一切进步终将结束。因为垅断巨头之所以致富,不是因为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仅只因为他们垅断了行业一切。到了这时候,这群巨头就跟封建时代靠着血脉世袭统治的封建主没有多大差别了。而到了那时候一小搓极少数富裕的垅断寡头与他们的附庸,跟绝大多数被统治者将会彻底对立。更可怕的是,资本主义天生的诅咒,贫困者买不起自己生产的货物,将会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一次次反覆爆发。最后,社会将彻底成为一片荒漠,人们从来只能为了生存而挣扎求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与权利。所以,反对资本主义,不是因为资本家剥削,不是因为资本邪恶,而是为了让人回归为人,让资本主义在世界所设下枷锁砸烂,还给世界所有人...真正的自由!
金融投资讨论
独董刘姝威表示,柔宇科技产线投片良率达 81.6% ,建议各级政府「拯救柔宇」,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企业成功了,创始人等少数几人跻身富豪榜;亏了钱由老百姓的纳税兜底,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真的以为政府有掏不完的钱,会哭的孩子就有奶吃?再说,如果柔宇科技的技术真的那么值钱,早就有企业来收购或者债务重组。已经融了好几轮的钱,却没有预期的产出,如果政府出手,如何保证再投入后会有结果呢?短期的流动性问题可以由政府救济。市场的问题还是应该由市场解决。
金融投资讨论
在「失去的二十年」经济衰退中,日本民众的生活水平和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资本、技术)真正受到影响了吗?
最近刚看了一本讲日本“失去的十年”的书,从社会学的角度作了分析。我把我写的书评发给你看。看能不能给你提供一些资讯。日本“失去的十年”是怎样的?评《谁来拯救日本:个体社会启示录》http://blog.sina.com.cn/u/123149077490年日本股市腰斩和91年日本房地产崩盘后,日本陷入“失去的十年”的痛苦岁月。根据日本内阁府的统计,1991年到2007年日本的平均GDP增长只有1.3%。经济的持续低迷带来了社会变化。政府本身财务恶化,已无力全面保护国民。企业面对低迷的经济环境,也无法对雇员作出终生的雇用承诺。社会风险直接分配到个人身上,日本国民必须直接面对个体化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如今日本已是个体社会了,相比十几年前的集体社会,这个巨大的转变是如何演化的。黄亚南的《谁来拯救日本:个体社会启示录》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每年日本畅销书来分析日本国民价值观的演变。一个时代会产生一个时代的流行,流行语和流行商品非常敏感地反映出该时代的特征。通过日本人的阅读来梳理他们的价值观变迁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尝试。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一片大好。89年日本企业2000亿日元秒杀洛克菲勒中心,东京地价相于全美国的地价。教师和学者无不乐观地表达类似的内容“受惠于出口的扩大,日本成为拥有资产最多的国家。战后一直是以美国为首,到21世纪恐怕就是以日本为首。”91年泡沫破灭,人们还处在欢宴的余韵之中。当年的畅销书《Santa Fe》是宫泽理惠的全裸写真集。写真集看不出一猥琐的内容,充满着青春气息。日本国民对于经济繁荣还存在错觉,认为泡沫只是暂时的,政府高官公开发表“日本经济依然在持续增长”。基本上,在91-94年间,人们对经济是乐观的,对现实无感应,马照跑,舞照跳,该干嘛的依旧干嘛,夜夜笙歌好不快哉。95-97年神话开始破灭了。人们像欢宴过后醉熏熏回家的样子,用脚投票,选了两名滑稽艺人当东京和大阪的领导。巧合的是,畅销书《遗书》,也是一名滑稽艺人松本人志写的。在当时来说,日本各界奉为至上的工作态度是“谦虚”、“谦逊”,演艺圈也不例外,松本人志大胆毒舌的表达风格竟然没有被清理出局,反而受到国民的追捧。人们开始认同积极表达自己意见。作者认为从这畅销书大体可以看出,日本集体社会开始进入个体社会的历史进程,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追求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再是写出四平八稳、不瘟不火的文章。企业放弃终身雇用制度,也就意味着放弃对员工终身生活的保障,不再从零开始培养员工。对员来说,雇用环境不再是赖以生活的群体组织,只是一个工作的场所,个人面对前所未有的不安,需要寻找新的生活方式,要掌握在其他企业也能发挥作用的能力。于是,工具类的书畅销了:《超级学习法》,教你如何在知识大爆炸社会里有效地学习;励志类的书畅销了:<脑内革命>,告诉你要乐观面对所有问题,你就会获得快乐和活下去的勇气。可是现实依然没有变好:八百伴公司倒闭,97年9月;第一劝业银行的前任
金融投资讨论
以锂电池为首的新能源车真的能减少碳排放吗?还是资本的一场骗局?
资本骗局谈不上,现阶段能够减少的碳排放有限也是真的。这里要分几个环节来看待这个问题,毕竟探讨整个生命周期的对比才有意义。首先就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使用环节当前很多人着重论证的部分其实就是使用环节,不过基本上和我的认知没有偏差。同等规格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相比,确实能源利用率要更低,相对而言,新能源的减排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但作为一个本科混过几年能源类专业的,这里还是要说:汽油是从石油里分馏、裂解出来的,这个环节不涉及太多的能量损耗,但是火电那可是把煤烧了烧开水再去发电的,损耗要大相当多。那么这里就不得不继续汽车全周期的其他环节来延伸了,这里主要聊两部分:生产制造和发电来源。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三大件,电机、电控和电池,其零部件和原材料的要求会比燃油车更高,比如大量逆变器、控制芯片,就更不用说那一大块锂电池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碳排放比燃油车实际上是要高一截的,至少目前是。如果想把这部分劣势拉回来,当务之急是要将比如电池回收再利用这种产业做起来,比如格林美、天奇这种企业在做的。但现阶段还在扩张器,电池循环大规模市场化应该还得再几年,这个阶段的污染和碳排放显然就不那么乐观。再就是发电来源这块也拆两块吧,一个是火电等传统发电形式,另一块就是太阳能、水电、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形式。如果是火电,那就必须要算清楚效率问题,而且咱们现在依然有七成的发电还是火电,所以还是要展开说说。火电厂的发电效率,我印象里也没有比燃油车的汽油燃烧效率高多少,大概四成附近,我当时实习过的上海外高桥三电厂大概达到过接近50%,但是也没有超过。(不要被热电联产效率误导,那个里面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热能,是无法转化为电来用的)这个电发出来,在电网传输过程中其实也有损耗,并非100%能到达终端,而且新能源汽车充电口那一道就有电力损失,不信你可以放掉所有电,充满看看是不是用掉的电比容量要高一些。所以火电这个循环整体捋下来,你能发现,如果计算燃煤到汽车驱动里程的销量,还真不一定比油车高了。当然,如果是太阳能、水电、风能等新能源,当我没说,毕竟那些能量不用也不会攒下来,用了就是白嫖。总结最后来总结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更多的碳排放,其实可以随着规模持续增大而降低影响,但是电能来源问题可能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电也不能算新能源了,如果是燃煤发电,新能源车还真不能保证就能更环保。所以,推动太阳能、水电、风能、地热能、核能等等真正的新能源发的电,才能从本质上让新能源车真正产生碾压级的碳排放优势,也才能真正实现减排愿景。所以,现阶段而言,减少碳排放更多只是指的使用环节,但是早晚新能源汽车会达到全链条新能源的,届时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如果对金融、宏观经济、房地产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白菜研究所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关于一个单品加小吃的套餐比单品更便宜?
应该是专门为免费的大额红包设立的,美团免费领的红包都是那种满30+才减的,我之前领过好多满35-9这样的红包,如果想要配合满减使用这种红包,就不能享受折扣款。一般配合满减就会出现很大力的优惠力度,我只是拿自己经常干的事举个例子,题主这个截图的满减力度太小了,可能不符合我的情况。不过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店家随时会修改满减力度?我就遇到一家一会儿22-5,一会儿22-8的。附一张我凑满减用红包的例子。正常买折扣款的米粉+可乐,需要25.99元。
金融投资讨论
1 月 8 日美伊冲突升级,会对股市、货币、黄金原油等全球资本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伊紧张局势升温,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金价,油价怎么走?美伊紧张局势在近期急剧升温。 据新华社1月8日早间报道,伊朗媒体8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已向驻有美军的伊拉克阿萨德空军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导弹”。美国白宫7日晚发表声明说,美方已经获知关于美军在伊拉克基地被袭的报道,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受消息影响,早盘黄金、原油价格直线拉升,截至9:00,现货黄金价格报1602.38美元/盎司,涨1.78%,盘中最高报价1611.33美元/盎司;美油升破65美元/桶关口,报65.32美元/桶,涨4.18%,盘中最高升至65.65美元/桶。沪深三大股指低开,沪指跌0.34%,报3094.24点;深指跌0.48%,报10776.71点;创业板指跌0.64%,报1881.01点。恒指低开1.14%,报27999.58点。恒生国企指数跌1.12%。权重蓝筹几乎全线下挫,油气、贵金属股逆市上涨。光荣控股上市首日低开7.7%。信达期货对今日早间美军驻伊拉克空军基地遭到火箭弹袭击评论称,目前,中东地区原油供给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一般来说,中东地缘冲突会显著提振油价,但提振的幅度和持续性要基于基本面,当全球原油库存处于低位且供需缺口继续扩大时,地缘冲突会导致油价出现持续性上涨。考虑到多重因素,即使美伊爆发战争引发原油供给中断,也难将Brent油价推升至90-100美元/桶的高位。操作层面,原油波动率增加,短期内单边操作难度较大,建议暂时观望,关注伊朗后续态度,等到美伊局势明朗后再重新入场。据中国银行大宗商品交易昨日晚间发布的报告预测,美伊紧张局势引发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叠加季节性因素和市场对今年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共同推动黄金价格连续走高。中国银行大宗商品交易认为,可以预料的是,目前事态尚未发展到顶峰,双方仍会展开多轮交锋。“若伊朗通过代理人采取军事行动,双方势必会在冲突与谈判间来回博弈,金价料将震荡上行,短期金价有望站稳1600美元/盎司,需警惕双方和谈进程超预期带来的黄金抛售;若美伊爆发正面军事冲突,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发酵,金价或将迅速冲上1650-1700区间;若双方直接和谈,黄金将大概率遭恐慌性抛售,预计金价将回到本轮上涨的原点1510一线,甚至存在出现回调过度至1500下方的可能”。对于原油方面,中国银行大宗商品交易表示,若美伊之间持续通过代理人、政治外交手段博弈,高频率、小范围冲突将是2020年的常态,原油供给端的不稳定因素将一直存在,预计全年油价运行中枢将有所抬升,运行区间将上升至70-80美元/桶。但若美伊爆发正面军事冲突甚至将中东多国卷入战火,“整个中东地区主要产油国的原油生产与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油价很有可能冲击100美元/桶”,中行大宗商品交易表示,“若双方超预期达成和谈,中东紧张局势暂时得以缓解,预计短期油价将回调至60-65美元/桶一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对于美伊战争来说,有些行业产业与美伊冲突为正相关的关系,冲突越大,产品销路越好,如武器装备、战略物资等,此外,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尤其是中东拥有众多生产石油的地区,一旦美伊冲突升级,对石油的需求上升,价格也会随之提升。渤海证券分析师朱林宁预测,如果事件长期化,或对美元和黄金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从避险角度拉低美元指数,抬升黄金价格中枢;另一方面,由通胀路径抬升美国及全球通胀率,降低美国及全球实际利率,进一步拉动黄金价格上涨。主要石油进口国将受损 影响可能是短期如果美伊冲突进一步升级,将会对全球经济形势产生何种影响?从新京报记者采访来看,主要影响集中在石油价格,中东作为全球石油供应的“心脏地带”,一举一动都会对国际原油价格造成干扰,进一步影响到全球贸易链。另外,由于石油期货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石油市场的变化也将波及国际金融市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湾研究中心主任丁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海湾地区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世界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储藏地和供应地,海湾地区的石油储量占到世界的60%,产量占比接近1/3。中国约43%的石油来自于中东,特别是海湾,所以如果海湾地区安全局势紧张,对国际油价和整体经济形势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石油进口国来说。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不需要来自海湾的石油,因为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还有能力出口,但是中国、日本、印度等经济体是石油进口国,将受损于海湾局势的紧张。但丁隆同时指出,世界石油的供应链还是比较宽松的,基本上是供大于求,所以海湾局势的变化对于油价的影响应该是短期的。长期来说,油价还会在一个相对的低位运行。如果美伊双方能够保持克制,寻找政治解决方法,对油价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还是可控的。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近年来中国保持了大量原油进口,并且持续增长。2018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46190.1万吨,金额为1.59万亿元人民币,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0.1%、43.1%。2019年前11个月的数据几乎达到2018年全年,原油进口量46188.2万吨,金额1.51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仍增长了10.5%、4.9%。兴业证券研报指出,中国2018年原油供需缺口已达到9727千桶/日。中东仍然是中国原油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地,占比超过40%,不过近年来自伊朗的原油进口占比有所下降,仅占约4%。中东稳定对中国能源安全影响较大。从中国国内来看,兴业证券预测,油价上涨可能进一步推动中国PPI价格回升,放大价格感受。PPI对原油价格较为敏感,据其测算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PPI的影响弹性约10%,即原油价格每上涨10%,或拉动PPI上升1%,时间滞后性约1个月。岁末年初PPI同比本将明显回升,油价的上升可能进一步放大这一感受,带动如库存、名义GDP等名义变量的回升。或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新京报记者表示,除了直接推升国际油价之外,中东危情也会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带来金融市场的更大幅度的波动,包括股市的下跌。从全球来看,本次美伊冲突可能会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全球经济增长本身动力不足,中东危情有可能会减缓国际贸易以及跨境投资的增长,进一步拖累世界经济的增长。另外若紧张局势持续,油价的上涨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国家的通胀水平的走高,经济的下行压力增多,可能会有更多国家采取降息降准来刺激经济,负利率的国家的阵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未来局势如何演化?专家认为发生战争概率不高在苏莱曼尼事件影响下,美伊双方的报复与反报复威胁已经剑拔弩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丁纯表示,美伊冲突对世界经济的短期冲击已经很明显,未来影响仍需看双方后续的动作。国际社会包括中俄欧盟希望双方克制。目前伊方退出伊核条约,发誓要报复,但也清楚表明不愿战争,美伊全面战争并不符合双方利益,但伊方总要有所回应,回应的方式、力度、规模等均需追踪观察。未来对于中国的影响也取决于后续的进展,中东油气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很大,如双方争斗升级或中东陷入混乱,对我国有很大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崔守军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本次美伊冲突升级的影响,可能不仅局限在伊朗国内。首先,伊拉克目前的反美情绪也很高涨,伊拉克也是重要的产油国。其次,苏莱曼尼是伊朗精锐部队的领导人,他有很多海外的代理机构,苏莱曼尼被刺杀以后,他掌管的海外什叶派势力可能会失控。即使伊朗的最高领导人客观上不愿意出现美伊报复行为的升级,但是可能控制不了这些海外的代理人,最后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一些超出意想的、失控的袭击。失控行为一旦发生,对整个中东地区或者全球油价都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不过,崔守军认为,美伊双方发生战争概率不高。“因为对伊朗来说,他打美国人只能在伊朗当地,他不可能跑到美国去打美国人,这种概率是极低的。美国一直在增兵,2019年5月份已经增加了14000名士兵,特朗普1月3日说可能会再增加3500名。”不过大规模的美国军事力量的存在,也给伊朗和伊朗国外的代理人机构寻找袭击目标提供了很多便利。丁隆也认为,战争是美伊双方都想规避的。对于美国来说,美国今年是大选年,特朗普本身就想从中东淡出,不想在中东陷得太深,更不想打仗。对于伊朗来说,如果与美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伊朗是占不到便宜的,两国国力非常悬殊。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伊朗的反制都是在政治和外交层面,不会贸然采取军事措施。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何燕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资本充足率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指标?
通俗点讲,我们可以把“资本充足率”简单化,理解为权益/资产,即(1-资产负债率)。对于一家一般的企业来讲,资产负债率不能过高,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意味着企业财务负担较重,面临的财务困境风险较高。一般来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70%~80%之间就算很高了。银行也是一种企业。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借钱来投资,借到越多的钱,投到比借钱成本更高的资产上,就能赚到越多的钱。然而,由于高收益的资产总是伴随着高风险,没有人能够完全免除这些资产收益不确定性。而如果资产收益走向不利,则银行的债权人就会面临损失。打个比方来解释这个事实:假设一个人出了10万元办了一家银行,吸引了10万的存款,那么这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是50%。第一年,这个人拿这20万去投资,赚的钱扣除给存款人利息就是自己的利润,假设投资收益率25%,赚了5万,存款利率10%,就是1万。换句话说,投资成功的时候,这个人自己赚了4万,付给存款人1万利息。而如果投资不成功,赔了25%,也就是5万元,那么结算的时候,这个人付给存款人1万利息后,自己一共亏了6万元(赔的5万元加上1万元利息),自己开始投资的10万元足够亏,存款人的10万元可以全部收回。第二年,这个人换了一种做法,拉到了更多的存款。同样自己投资10万元,但吸引了90万存款,资本充足率10%。类似的,如果投资收益25%,那么,年末这个人付给存款人9万元利息,自己赚16万。但投资亏损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同样是亏25%,这家银行的总资产在年末的时候就变成了75万元,还不足以偿还年初的90万元存款,更不用提9万元利息了。由于银行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人只以自己的出资为限承担亏损,也就是说,这个人只用赔原先投资的10万元,另外15万元的亏损要由存款人来承担。分析上面两种情况,可以看到,资本充足率越高,在发生亏损的时候,存款人的利益越能得到保障。然而,从银行经营者的角度来看,资本充足率越低,自己在盈利的时候赚的钱就越多,而亏损的时候却以自己的投资为限,这种经营方式促使他们不断降低资本充足率,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了化解存款人和银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监管机构就以一个确定的资本充足率来平衡双方的利益与风险。
金融投资讨论
重磅!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公布: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你怎么看?
果真是重磅……1.0-6岁线上培训机构全挂,少儿英语挂,对应老师失业: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2.教育培训行业广告渠道全挂,教育培训行业品牌营销人员失业: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3.居然可以不完成作业了: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4.孩子们一起996吧: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有特殊需求的学校提供托管服务。5.老师们也来996吧: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6.教培行业不允许盈利,全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7.游戏短视频行业大利好,不要以为孩子有自制力,不要以为家长有自制力: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8.名师跳槽拿高薪没戏了,老老实实呆编制: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对80%以上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是好事,教育更公平了。对上层人士来讲没影响,本来也不是一个赛道。对中产尤其是靠鸡自己过得一定社会地位与资产,并且希望通过鸡娃达到下一代阶层上升的来说,损失惨重。要么选私教成本翻几倍,要么自己肝时间成本翻几倍。作为在读幼儿园娃的老母亲,我默默的把小学初中高中课本教辅的链接加进了购物车……来吧,谁怕谁。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2020年10月9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昨晚的朋友圈被《意见》刷屏了,今天仔细读了全文,信息量太大,几乎是涵盖了资本市场的方方面面,每一小点单拎出来都可以写一本书。导读:全文5500字,包含该意见出台背景,后疫情时代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要性,A股上市公司现状,新证券法修订和注册制改革,信息披露规则修订内容,对意见内容的理解。顺便吐吐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制度存在的问题,上市公司退市为何这么难,集体诉讼和刑法修订能否提高违法成本等。一、出台背景在读《意见》前,我们要了解文件背景,或者说为什么国务院选择在这个阶段出台《意见》。其实从第一段的四句话能找到答案。1、“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和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后疫情时代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要性。今年8月的陆家嘴论坛上,刘鹤副总理提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可以预见,在后疫情时期,国内企业将获得经济率先复苏、实现进口替代的机遇。但同时大量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将面临出口转内销、客户群体更迭的挑战,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则因此竞争激剧、收益率摊薄。我们说,以往靠劳动力红利的粗放型业绩增长的时代已过去,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上市公司的发展驱动力将聚焦在“创新+管理”。而技术研发和管理升级是需要时间积累、资本投入和人才引进的,这些依靠以往银行贷款、信托资金等间接融资可行吗?不可行!间接融资的特点就是定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债权人更愿意把资金投到“现金牛”,而非成长型、不确定的企业。技术研发和管理升级要靠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股权融资,这也是国家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背景之一。2、“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质量持续提升,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A股上市公司最早源于1990年的老八股,即上交所成立时交易股票只有8只,30年来迅猛发展。2000年8月超过1000家,2010年11月超过2000家。截至2020年10月9日,上交所上市公司1746家,深交所上市公司2310家,两市数量超过4000家,合计总市值73.12万亿元。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创造的税收占整个企业税收的30%,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的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40%。这说明上市公司的体量已经成为经济支柱。央视新闻2018年报道3、“上市公司经营和治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仍较突出,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情况。这块用数据说话可能更有感觉。我从X董平台获取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9日证监会、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及其关系方出具的罚单,共有1540张,涉及817家上市公司,意味着4000家上市公司中有1/5以上在近两年内吃过罚单。若剔除最近两年新发行上市的530家,则处罚的比例接近1/4。违规类型中,信息披露违规是最大症结,占比超过一半,这已经与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相违背。第二高比例的现象为董监高未勤勉尽责,占比超过20%,我觉得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源头就在于董监高的诚信意识,一个个都想着套现、割韭菜的,上市公司质量能好么。其余几个不展开讲,但仔细看看这些违规类型,是不是很眼熟?(看下图3)。图1:2019年以来的上市公司违规情况图2:2019年以来新上市公司530家图3:本次《意见》的十七小项要点4、“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新证券法和注册制改革均已落地,改革进入深水区。在2020年3月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后,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规则迎来大幅修订,不论是证监会部门规章还是交易所自律规则,你能报得上名字的规则几乎都改了(投行人士瑟瑟发抖,今年又要冲项目进度又要狂学法规)。假设基础制度已经准备的七七八八,下一步是什么,是提高资本市场各主体(包括上市公司、董监高、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等)的意识和执行力度,首当其冲的就是上市公司,这就需要《意见》来规范了。二、细细推敲,都是亮点这份《意见》能读出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到新证券法修订和资本市场十二条深化改革的影子。仔细推敲每一句话,都是亮点。1、“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这是全文第一句。前半句是党中央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后半句则是证监会第一任主席刘鸿儒教授在2002年3月提出的“名言”。当年那篇通讯稿中刘鸿儒还有一句话,“证券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首要的问题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这句话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走过18年。2、“(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银保监会等单位负责)”《意见》其实是由证监会起草、国务院转发。一直以来,资本市场利益错综复杂,仅靠证监会推动整体改革是很难的,所以都说证监会主席坐在火山口,不无道理。这次是国务院层面发文,且每一点都将责任落实到部委,这较以往证监会牵头、各部门配合或者直接由证监会发文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3、“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作用。建立董事会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机制,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①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家族式企业,一股独大现象明显,开个董事会就跟开家庭会议一样。实践中,企业IPO时的董监高和实际在企业掌权的人员经常不一致,比如部分企业聘用财务总监仅是为了满足上市要求,实质财务大权由老板亲戚负责,比比皆是。②独立董事的问题。独立董事被戏称“既不独立也不懂事”,实务中往往是老板的私交,与其说独立董事对股东大会负责,不如说对实际控制人负责。确实,理论上独立董事有着为自己建立声誉的动力,但建立起“不会给大股东制造麻烦的声誉”对独立董事来说更重要。另一方面,独立董事任职企业一般多达4、5家,每年到了需独董发表意见时才会深入公司,具有相对的信息劣势,这也导致无法区分公司经营成果是由于高管的不称职还是其他无法控制的因素。③监事会的问题。上市公司依法需建立监事会,但实务中监事会基本不发挥作用,就是个走过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独立性出了问题。大部分监事来自公司职工、股东提名,仍然围绕在大股东利益相关。既然《意见》提出了,想必后续会有进一步改革,比如扩大监事选任范围,调整薪酬体系,聘任独立监事等,期待。4、“督促上市公司、股东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并做到简明清晰、通俗易懂……相关部门和机构要按照资本市场规则,支持、配合上市公司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①信息披露义务人这块是跟着新《证券法》改的,信息披露不再只是上市公司的义务,股东、其他关系方均要履行告知义务。多说一句,新《证券法》第五章单独规定了信息披露,修订内容很多。我们就看下信息披露的罚则吧,带劲:“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信息披露有虚假记载、误导性成熟或者重大遗漏的,对上市公司处100-1000万元罚款,对责任人员处50-500万元罚款。”以往让人诟病的60万罚酒三杯已经是过去时了,还有一点,如果查实是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组织、指使上述违法行为的,处以100-1000万元罚款,这是罚到人头的。②简明清晰、通俗易懂是科创板以来强调最多的,考虑到注册制后很多新业态新模式的公司上市,当初在建立科创板时上交所的预审员就反映招股书读不懂的问题了。毕竟大部分投资者并不是该领域的专家,可理解性是信息披露一块新的要求。③第三句话厉害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以注册制为龙头,而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意见》的意思明确了,所有部门机构都要为信息披露让路(法律允许范围内)。5、“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优化发行上市标准,增强包容性。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和辅导,提升拟上市企业规范化水平。”①很快,主板中小板也会实施注册制改革。②注册制改革一大特点就是把原先统一的上市标准拆分为由交易所根据板块自行设计,未来主板和中小板也会有不同的上市标准。③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发行部正在起草关于IPO辅导验收相关规则,相信很快会出了。现在IPO节奏太快,导致两个问题,一是拟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尚未来得及培养起资本市场意识,埋下隐患,二是大家都觉得上市很简单很轻松,人性啊,一旦付出少了就会不那么珍惜。6、“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长期限债务融资。稳步发展优先股、股债结合产品。”①上市公司发债支持是支持,市场买不买账是另一回事。目前市场下,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困难,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投资国有城投企业,怪谁呢,还是怪你民营上市公司质量还不够好,光靠政策喊话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是不够的。所以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或许也能改善债券市场的局面。②优先股目前还没具体法律依据,后续可能会推出。可交债、可转债未来可能有更多新设计。7、“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通过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方式恶意规避退市行为。(证监会……与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这条特意加上了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人,意味深长。退市这个事,说来话长,我要好好讲讲。2001年-2018年,A股退市企业共110家,其中55家是连续三年亏损,38家是吸收合并,其余则是重大违法、未披露定期报告或私有化退市,平均每年退市率仅0.33%。再看美国纽交所退市率6%,纳斯达克10%。持续盈利能力欠缺的公司占据了大量的上市资源;绩差股和壳资源被频频炒作;一些上市经营管理能力的公司却拥有较高股价、市盈率和交易量,扭曲了定价机制。其实我们的退市制度已经是全世界最完善的了,但为什么退市难,原因很复杂。央视新闻2018年报道①退市制度可执行性差,比如“连续120个交易日股票的累计交易量低于500万股”和“每日股票收盘价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两项,只需要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通过增持公司股票的手段就轻易规避。同时一些定性条件又很难界定,监管部门很无奈,没有执法依据下不去手,处罚委那边一遍遍打回来。②股票发行被监管部门调控,造成上市资源稀缺,地方政府有很大动力保壳。实务中,一旦公司出现退市危机,地方政府又是注资又是补贴,让企业起死回生。
金融投资讨论
一个优秀的财务总监应该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兄弟,这个分类过于深入了。 一般企业集团到资深第四级,第五级入门已经算对得起50~100+/年了。 我猜想(仅仅是猜想,因为在同行圈内再没发现5+级别人物),大部分处在No.5中间的人士正踌躇满志向前挺进的时候往往会滑向如下几个方向,不再按您设定的路径发展:1.达到6级初,企业不再能支付相应的报酬,财务毕竟不是按提成发薪酬的,作为敏感岗位财务跟企业的议价能力极其有限。付出跟回报不成正比,工作环境成为前进的障碍,长年不得寸进最后退回5级。2.达到6级初,发现更大的世界。靠~财总也别做了,改入投行吧?要不搞个咨询公司……于是6+大牛离开财总圈。3.6级初,其实没必要再进一步了,敢于接受不足的自己。太累,一个人不可能包打天下。这个社会还是有许多专业人士的,只要用好他们的脑袋,何必自己什么都得会呢?除了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很多。接受不足的自己后生活还是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泡泡妞带带新人会有趣得多。现实生活中,这类人居多。我见过一位5+财总,上市前调整公司纳税结构(要求国税免除超市生鲜损失的进账转出免除),饭桌上畅饮加眼泪秀悲情秀各种秀,搞定每年上千万的VAT支出。至于IPO,她老公是证券公司合伙人,强强联合,具体工作估计都是在床上商量的吧?顺便还把炮打了。 答不好,瞎答,呵呵~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魅族黄章所说的「引入投资人做强做大」?
早期作为外围投资人考察过魅族。没有实际接触,是作为行业专家参与了一个投资人朋友的调研组。时间是2008年底。当时对魅族的考察主要关注于两个点上,一是资本参与后的回报率,二是可控性。当时的结论主要是三点:1、黄章不可控。其他同行的接触表示他对资本进入有很高的戒心,并且对企业主动权的把握非常在意。2、产品有缺陷。当时我作为技术方面主要负责人,很不看好WinCE基础的M8。3、发展有拐点。国际市场洗牌进行中,未来一直两年内不能稳定,且进入稳定竞争后魅族将遇到拐点。综上我们放弃了投资计划。几个点的排序是按照重要性来的。根据之后的形势(还有雷军和黄章的故事),我个人分析大多数投资人都遇到了黄章不可控的障碍。再行推想,无论黄章后来是否坚持他的绝对控制权,投资人大多不再会考虑对他投资。他和投资人之间没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估计黄章这次大张旗鼓说要引入外部投资是放信号,希望重新建立与投资人的联系。但我不能肯定这次会有投资人愿意重新考虑黄章。拭目以待。
金融投资讨论
2015年的股灾,你身边有哪些真实的悲惨故事?
室友新注册一个股票账户,然后跳出一个提示:你已打败80%的用户…
金融投资讨论
投资者如何从招股说明书中读出关于公司或者行业的有价值的信息?
招股说明书的格式相当固定,内容比较充实的是四个部分:1、历史沿革这部分主要是证明企业历史上是合法的,我觉得对发掘投资价值没什么帮助。2、业务技术这部分主要是介绍企业的行业情况,竞争情况,企业自己是怎么挣钱的,有什么优势等等。这部分应该是对发现投资价值最有帮助的部分,也是投资人最应该读的章节。3、财务和管理层分析这部分主要是财务数据,以及根据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这部分内容相对专业一点,大概需要有中级的财务知识才能比较好的理解。如果投资人能够看明白这部分的话,确实能对企业理解得更深一些。4、募集资金投向募集资金投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所以这部分的可靠性稍微低一些。但是上市以后企业准备怎么发展,通过看这一章节还是能看出一些东西。招股说明书肯定是关于企业情况最详细的书面介绍文件了,以后的年报、公告都不会有这么深入的说明,所以投资者是应该仔细阅读。不过招股书都是非常仔细的包装过的,1个优点能说成3个,所有的缺点都一笔带过,甚至干脆就瞒过不说。如果投资人对行业、企业没有相当了解的话,估计也不太容易看出真实的情况来。
金融投资讨论
非机构投资者如何做空 A 股赚钱?有没有做空 A 股的基金可以买呢?
在A股大跌之后,这个问题变得应景起来。先来踢馆。CK君的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文不对题。不管怎么样,有做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总是不对的。对于散户来说,用股指期货做空是不太方便的,首先,要够50万的门槛,这就把那些不够50万的闲钱账户挡在门外了,另外,股指期货的设置本身就没有考虑散户,单张合约金额不利于散户操作。以 IF 为例,一点300块,以现在4000点的点位,一张合约金额120万。8%的最低保证金就是10万,那么小于100万的账户,对冲起来就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作为比较,在美股里面,S&P 500 的指数期货就因为单张合约太大,单点250美金(曾经是500 美金),单张合约按 2000 点算就是50万美金,在合约推出的时候,小一点本金的交易者也觉得很不方便,于是,芝交所推出了e-mini 单点50美金,门槛也降到 10万。由于e-mini能更精确的对冲,其交易量很快超过了大合约。现在(2015年7月10日收盘),大合约的交易量是 1,179,作为比较,e-mini 的交易量是 1,572,505【1】。那么,在 IF 和 IC 的小合约出来之前,几十万的散户,要达到对冲目的,也是很麻烦的。那么,是不是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呢?那也不至于,我在总结 自己在股灾中的经历 的时候,就提到过,跨市场对冲,是可行的:去香港,美国用指数对冲。毕竟,港交所是有沪深300指数 ETF 的(比如华夏的3188,德银的3049),嘉实还出了中证 500的 ETF(3150)美股也有嘉实的 ETF(ASHR),港股如何做空 ETF 我不太熟,但是美股我确定是可以 short 的,即使不能 short,还有一个方法,比如买美国人设计的指数看跌 ETF,比如 Direxion 出的沪深 300 看跌 ETF(CHAD),其 ETF 通过购买德银的沪深 300 ETF 的互换保证收益是沪深300指数的镜像。在现在散户都可以开美股账户的时代,去比如 Interactive Broker 这样的券商用 1 万美金开户,就可以交易 ETF 了,港股的,美股的都可以。个人认为,美股的交易更加灵活,一般 ETF 的价格在几十美元到100多美元,而且美股没有“手”这个概念,ETF 可以一股一股的买,那么,根据你需要的对冲仓位大小,完全可以做到更精确的套保。对于对冲策略,由于不是这个问题的初衷,略去不谈,但是,CK 君说的专门做空的风险确实存在,因此,是否要对冲,这个决定要慎重。投资有风险,需要谨慎。以上。【1】CME Group: Equity Index Products=====我是声明的分割线=====本文不包含任何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日作者没有买入以上任何一支产品,在未来72小时内暂时不会买入任何产品,投资有风险,投资A股更有风险,大家需谨慎。如果要转载,请联系我,我知道微
金融投资讨论
2018 年的年中为何又掀起了一轮赴港 IPO 的小高潮?
算是半个职业相关问题,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为何互联网公司掀起了上市的小高潮?这是几个原因的综合性结果。1、国内宏观经济的去杆杠,叠加一级市场基金批量进入退出期,导致一级市场流动性紧缺,通过一级市场融资难度加大,企业更多的开始选择二级市场。大概两周前我在微博上发表了类似观点,可以看看里面数据 微博2、移动互联网红利趋近于消失,部分企业估值进入中期高点。IPO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企业“卖股换钱”,而既然卖,一般都是选择卖在高点。而二级市场融资,相比一级市场融资的好处在于,二级破发也就面子不好看。但是在一级,下一轮如果估值比上一轮低,可能会面临惩罚性条款。3、部分公司面临上市对赌。坊间传闻,小米这两年必须启动上市,是因为14年融资时,有在一定时间内上市的对赌条款。在互联网发展这么久以后,相信这样的情况小米不是独一家。第二,为何要选择在港股上市?这道题适合排除法。必须要上市了,A股估值高,但面临严苛的审核,第一要利润,第二有发审委各种问题刁难,存在不能上的风险。而美股,虽然审核宽松。但美股对新经济公司的估值并不高,尤其在缺乏参照物的情况下。譬如小米,虽然成长性、想象空间确实比苹果高(注意,我说的绝不是公司比苹果好,而是进步的速度和可能性比苹果快),但在苹果只给15倍上下PE的美国,很难说服投资者给20倍以上PE。而在香港,有了阅文、美图等先例。新经济公司可以憧憬一个更高的市盈率。聚焦互联网与投资。欢迎关注我的微博,每天发布3-5条原创思考,搜索“分析师谢漠烟”,或点击 http://weibo.com/thanksalot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每月发布1-2篇原创文章,搜索“小x的互联网投资”
金融投资讨论
中国的新股 IPO 定价机制经历了哪些变化和发展?
我国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改革是最能够体现我国证券市场巨变的一个改革过程。我国的证券发行制度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出台后,历经4轮改革,主要是围绕在新股发行定价(询价)机制做的改变。 而大家所关心的新股发行审批制度却没有进入改革的视野,这是为什么呢? 以美国为例的成熟资本市场,参与询价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有着较强的风险定价能力; 2008年前赴美国上市的57家内地企业:IPO市盈率高者超过600倍,低者不足10倍, 有的公司发行市盈率甚至只有2-3倍。 由于市场对不同的企业、好公司坏公司带来的不同风险能较为准确的定价,所以上市审核不必承担较大的压力,采取注册制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企业造假可以采取集体诉讼获得补偿;法制环境远远更成熟,暂不细表)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而我国由于资本市场不成熟(市场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目前市场资源相对偏少(此处是一个鸡生蛋的关系),为保障有限的资源优先供应较好的企业,就有必要对企业发行上市做一个实质性的审核;实质性审核来带上市资源的阶段性、暂时性稀缺,由于制度带来的供需不平衡又更加导致了一、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偏高的问题。如果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司,随便一发就是20、30倍的市盈率,那么就无法通过价格机制区分公司的好坏,资本市场就成了一个圈钱场,各路企业都削减了脑袋往里面挤,上市了就是胜利,哪怕身后洪水滔天。这样的环境是不可忽视的当前现状,法制不健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妄谈一步到位的注册制是幼稚的。以上是背景 。2005年之前,我国发行新股采取定价制度,发行时行政指定20倍、30倍的市盈率。 因为具有相对较高的定价,许多质地一般的公司蜂拥过来上市,把上市当做企业家的终点站。真正优质的好公司因为无法在价格上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因而上市意愿不高,产生了逆向选择、逆向淘汰。 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04年的第一次询价制度改革【05年之前的发行制度虽然也不停的在改革,但始终未突破行政手段对新股发行市盈率的限制。询价制的建立从该办法颁布开始。】2004年12月7日,证监会下发《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本次建立的询价制度:先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再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然后向询价对象配售,最后将其余股票以相同价格上网发行。】最初,贵州黔源电力作为试行询价的第一家公司,市盈率19.1倍;最后,浙江三花股份作为最后试行的发行公司,市盈率19.97倍;仍然没有突破20倍的行政定价。2005年6月-2006年6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暂停新股发行。2006年9月,首次推出《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建立网下询价与网上申购相结合的方式。【第37号令】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2006年9月11日询价制度把股权分为网上发行与网下发行,网下发行部分由 特定机构投资者 参与询价、定价; [1]网上发行部分大家都可以按既定价格区间参与认购; [2]规定机构投资者网下配售与公众投资者网上申购同时进行。由于未隔离网上发行市场与网下发行市场,网上发行采取比例认购,如果有资金优势就能更多的获配股票,于是中信、国信等大公司依靠强大资金实力网上抢股,天量资金冻结锁定。 最多的时候深圳一天要冻结认购资金超过*****亿元。(忘记了,谁补充一下)申购环节:由于只规定了未参与初步询价不得配售[3],那么参与了询价就都可以申购获得配售了吗?中国人民将钻空子精神发挥到极致,出现了大量报了价却不按报价申购的情况: 报价9元,定价10元,我也买。 报价10元,定价9元,想了想,还是不买算了。 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办法》规定可以通过初步询价直接定价,不再强制所有公司都经过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两个阶段。[4]这样可使中小企业的发行过程缩短4个工作日并减少发行成本,从而提高了证券发行效率。[引自答记者问]首次发行的股票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4]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的,当发行价格以上的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下配售数量时,应当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时至今日,虽然最新的《办法》没有提累计投标询价,但是上交所发行新股依然有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两个阶段。另,2006年的《办法》中未提到市值配售。2009改革:证监会公告[2009]13号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 2009年6月10日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5][6]1. 网上网下发行分开;不能同时参与; 所有参与该只股票网下报价、申购、配售的股票配售对象均不再参与网上申购。2. 网上申购上限为网上总量的千分之一; 3. 报价与申购应有逻辑一致性:杜绝高报不买和低报高买4. 在网下采取比例配售方式。 5. 去除了新股发行市盈率的“窗口指导”:也出现了新股“三高”现象,新股不败的神话破灭。此次改革后,等比例配售的模式弊端开始显现,机构投资者如果认真报价,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研究力量,即使报价准确,由于比例配售搭便车者众多,准确报价得不到有效激励; 准确、认真的报价不能获得有效回报,影响认真报价积极性,造成大量人情价出现。 2010年改革是在2009年改革政策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关于《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及《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10年8月20日【第69号令】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 2010年10月11日目前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把发行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成为市场共识,推出下一步改革措施的市场条件已基本具备。[7]本次改革的主要思路:[8]1. 加大定价者责任2. 适当扩大询价对象范围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网下:1. 限制最低申购数量(如100万股),网下定价采取摇号方式配售。 [9](上海主板上市的公司如果采取累计投标询价模式,依然是用等比例配售。[10]) 这样一来,如果机构不认真报价,加上最低申购数量较大,万一摇到号中签就会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经济激励让券商有动力认真报价,取得较好的效果 2. 网下定价要求最少20家报价商:发行难度增加,出现3家因询价机构不足20家中止发行的新股。 比例配售存在许多弊端,举例来说:某中小板公司网下发行1000万股,在目前的配售体制下,通常有100家左右的机构可以获配,而且基本上是平均分配,也就是说每家只能获配10万股,再假设发行价为10元,那么每家机构的获配金额也就是持股成本仅为100万元。100万元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是对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来说还只能算是微乎其微的。这次《指导意见》要求承销商设置每笔配售的配售数量,比如每笔配售配售200万股,这样最多只能有5家机构获配,每家机构的获配金额至少是2000万元,2000万元的持股成本比之前的100万元有了大幅提高。增强了利益约束,促进机构在参与报价时更加慎重。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如果申报价格在发行价格以上的机构超过5家,须通过随机摇号的方式确定最终获配的机构。[11]本次改革适当扩大询价对象范围,但是暂时没有包括个人投资者。[12]首次采用网上市值配售:(市值配售的首次采用是在2000年2月14日,证监会颁布《关于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由于未达预期提振二级市场的效果,且技术难度大,一度暂停。)此时由于合并计算市值,给两个交易所的具体执行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全套系统至今没有联通,合并计算市值技术难度大。注意看下面这个3个月锁定期,下一次就改没有了。[询价对象应当承诺获得本次网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3个月,持有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本轮改革按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定价呈现市场化,出现中止发行案例,新股不败神话破灭),由于当年股市大跌的原因,后续又再次进行了修改。2009-2010年,十年磨一剑,终于推出创业板。===========广告时间==========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市盈率高于主板是大概率事件,这两个板块的市盈率高已是绝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投资者已习惯于给在这两板上巿的企业较高的估值,这如同社会大众给予清华北大学生较高的期待一样。尽管杭州师院毕业的马云、深大毕业的马化腾干出了卓越的公司,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中小板、创业板有较高的市盈率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成长性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在创业板上市?这更多的是一个聚集效应,优秀的企业要跟优秀的企业在一起,要跟自己一样具有创新基因和企业家精神的人、企业在一起,看一个企业怎样,就是看他的对手和朋友是怎样。作为一个创新型成长型的好企业,应当与代表中国未来的新经济的好公司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国企堆里去陪大象跳舞。===========接着继续===========2012年改革:【第78号令】《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 2012年5月18日此次改革的背景包括:指数持续下跌、出现新股发行失败案例。12年改革在询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允许自主协商直接定价的方式。4月28日,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发行市盈率高于同行业25%时,触发进一步披露信息的机制。市场解读为25%规则的红线,刻意回避25%上限,又产生了行政管制的效果。(倒行逆施到04年,再次回到价格管制时代) 首次将网下询价范围扩大到了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14](5年以上投资经验、较强的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禁止打新产品参与。[15]为避免再次发行失败,于是修改了发行失败与中止发行的情形,如果出现网下申购不足的情况,不直接中止发行,而是可以推荐其他(非原有效报价对象)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16]首日网下发行的部分可流通:原锁定期条款删除。[17]由于存在炒新现象,新股首日价格通常涨的较多,券商可以在首日获利出逃,即使报价较高仍可以获利平仓,认真报价积极性下降。另外,由于操作异常繁杂,此次取消了市值配售。2013年改革:【第95号令】《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本轮改革重点:(明确了改革的发展方向: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市场化;市场化方向的关键就在于市场化的价格) 1. 取消行政限价手段,加强自主定价、协商定价,强调充分披露 2. 加强券商自主配售(解决投行、发行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可根据锁定期进行配售,然而截止最近13年底14年初这一波新股,网下发行部分没有自愿承诺锁定的例子) 3. 取消市盈率管制(超过25%的需要说明理由进行风险提示,提前三周进行公告,增加发行时间成本与风险) 4. 在发行环节上减少报备证监会一环节(意在减少定价的行政管制,但之后仍出现窗口指导)5. 申报即预披露(利用强大社会监督力量,券商报材料不敢粗制滥造;截止4月1日没有收新的材料,所以还未看到效果)6. 发行批文的有效期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考验券商选择发行时机的能力) 7. 允许存量发行,解决IPO大量超募的问题(超募还是不超募,其背后的关键就在于是将利益留给二级市场投资者还是留给上市公司。本次不允许超募推出存量发行,意图改变供需状况降低发行价格,可实际结果仍然未达到预期效果,也造成了以奥赛康为例的老股东大量套现的新问题,证明了募集资金与项目挂钩的不尽合理)8. 市值配售,但两市不合并计算。9. 优先公募、社保;调整网下配售初始比例、增加回拨比例;[18]•至少40%优先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调整网下配售比例,强化网下报价约束机制(股本4亿股以下,网下≥60%;4亿股以上,网下≥70%)•调整回拨机制,加大回拨比例(认购倍数50-100,回拨20%;认购倍数100以上,回拨40%)关于超募问题:09年之前是非市场化定价,可以控制发行价格,不存在超募现象。09-12年,发行价格市场化,实际募资与计划不等,出现超募是正常现象。13年改革以解决超募为目标,推出老股转让制度,结果出现了奥赛康大比例老股转让套现问题。之后慌忙限制老股转让,推出《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证监会公告[2014]4号,出现了发行价不是询价询出来,而且通过公司精确计算出来的情况。传说中的解方程,新股价格根据一系列限定条件直接得出,再后来拼命压发行价,又回到09年之前行政抑价的情况,出现了众信旅游连续十个涨停板的爆炒情况。参见:众信旅游发行价格猜想事情的关键在于闲不住的手干涉募集资金投向。事实上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不同情况,应该放弃严控投资项目投资额度的旧计划经济思维,放开对募投项目的实质性审查,而且关注其是否履行了相应决策程序、披露是否合规。因此接下来的微调对募集资金与募集项目强制挂钩做了些许松动。[19]【适当放宽募集资金使用限制,强化募集资金合理性的信息披露。新股发行募资数量不再与募投项目资金需求量强制挂钩,但要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特点、经营规模、财务状况等因素从严审核募集资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014年3月21日微调:【第98号令】《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1. IPO稽查中发现许多个人投资者事实上不具备定价能力,因此微调描述,要求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良好的定价能力,规定网下投资者必须持有不少于1000万元市值的非限售股份。[20]2. 网下以机构为单位一档报价,防止拖拉机报价策略[21](原报价模式,假如1个机构10个产品,每个产品3档报价,总共可以报30个价格)3. 网下初始发行比例大,回拨比例加大,新股发行利益向中小投资者倾斜[22]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超过150倍的,回拨后网下发行比例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也就是说,网上发行部分占全
金融投资讨论
美国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顿总领事馆,对股市、人民币汇率及赴美上市等会带来哪些影响?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常规操作,平常心,不要啥时候都拿着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杯弓蛇影。这不就是看美国疫情严重了,忠诚的战士川普护送我国党员回国的操作嘛。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翟东升老师的“开放资本市场,收割美元霸权”的主张?
第一,美国开放了资本市场,我们也不可能要约收购了波音洛马,所以都说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它真的是公众公司吗,显然不是。你可以那么开放我也可以这么开放,你投资进来了,康美造假了,你亏完了,想告,排队去吧,你看西方扣我们的人,也是可以一直扣着,就是不出庭。你可以双标,你以为我就不会双标了吗?所以我们的开放也是有条件的开放,是中国特色式的开放,觉得让你来投资了,你就可以寄生,纯粹就是想多了。二,我们的货币国际化是对等的公平的国际化,而不是美国那样的单方面的国际化,你想像美国那样的国际化,不仅要切碎美帝,控制中东,牵引住欧盟,还要承受巨量的军费开支,和中国的911.而我们所能得到的结局也会像美国这样,因为可以买买买,把市场开放给了全世界,实体经济空心化,巨量贸易逆差,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工业比重降到十个点以下,再来一次疫情,毛也买不来了。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评价第十七届发审委的审核水平?
请允许我先心疼项目组的兄弟十分钟,不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大家没黑没夜的做一个项目,掉了多少头发负了多少青春,都指盼着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为了一直积攒的房子首付,或者为了向女朋友求婚的戒指。1107的白天是沸腾的一天,有多少人在奔走相告,有的人骂娘有的人在写稿,都在等待着或喜或悲的消息。1107额夜晚肯定是安静的夜晚,有些人在默默哭泣追问为什么伤害的是我,有些人在反思下一个被伤害的是不是自己,以及未来该如何避免不被伤害。小兵也曾浸染在这样的情绪中不愿自拔,不过睡了一个晚觉洗了一个凉水澡之后,我觉得我作为投行界的一股清流,必须还要去从专业的角度和理性的层次去分析昨天发生的这一切。其实,913六过二的事情我们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其实他过去的时间并不是那么久远。那时候我们就将这个事情界定为了“历史时刻”,我们也曾用我们的方式咒怨发审委的残暴,我们也曾猜测到底是什么内部、外部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小兵曾经说过,其实当天被否决的企业绝大程度上还是有着相对比较充足的理由,可能集中否决只是巧合罢了。后来,IPO的审核又逐步进入正轨,到了九月底老委员也都卸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新的委员来了,我们都有预期会有不一样的使命,自然也会有着对IPO审核不同的标准和态度。新委员上任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剔除国庆假期),IPO否决的企业家数和否决率确实要高了一些,我们不能因此而觉得新的委员就更加残暴和无情,只是我们从这一个月的审核情况来看,确实IPO审核的基本理念和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小兵一直在讲,IPO审核要淡化盈利能力,但是绝对不是忽略盈利能力,企业的核心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挣钱,IPO审核也应该是筛选挣钱能力最强的企业上市。而现在,从目前的审核情况来看,IPO审核不再强调持续盈利能力的字眼,而是对股份代持、资金往来、财务核算、会计处理、行政处罚等企业规范运行和内部控制的问题重点关注,并且要求保荐机构对于事项是否符合首发办法或者创业板首发办法的某一条规定作出明确核查意见。这样的关注要点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又回到了大概七八年前,独立性和内部控制措施成为IPO否决最重要因素的那个时代?我们没有其他的本事和能耐,就是在这样的体制和机会下吃投行(绝大情况下就是IPO)这口饭的。IPO审核标准不论是怎么改变我们都无能为力,我们要做的只是知道规则到底是如何变化,具体怎么变化,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先把1107IPO审核的情况简单做个总结:1、成都尼毕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企业是做网络游戏的,从各种渠道的消息来看,目前对于这种游戏类公司都是一种暂停或者劝退的态度。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时候拿这样的一家企业来上会审核真的有点杀鸡给猴看的意思,因而上会之前这家企业的命运可能就已经凶险了。从发审会问询问题来看,也的确没有留任何余地,让我们都觉得企业否决的也没有任何毛病,后面排队的网游类企业可以自我对照,以决定进退。发审会关注到了:①以前游戏是可以边上线边审批的,后来加强监管必须是先审批再上线,发行人是否存在没有审批上线游戏的情形。②游戏目前主要就是通过苹果商店等平台进行销售,这样的销售收入的核查真的很难做到。③因为是通过苹果和谷歌的平台进行游戏分销,那么必然资金都是在境外然后再回到国内的,确实会存在资金监管的问题。对于游戏公司尤其是手游的公司来说,这样的三个问题是必然存在的,并且实践中都是很难完全整改的,果真如此,只能说游戏行业IPO上市之路已死。2、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农业企业IPO上市在很多投行的人那里都自动列入黑名单了,核心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①由于农业企业主要是跟农民打交道会存在比较大的现金结算或者个人卡结算的情形。②农业企业很多环节存在免税的情形也就不需要“以票控税”从而存在发票开具不规范,从而销售和成本的真实性核查问题。③农业企业有很多的税收优惠,企业有着足够的动机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领域进行“移花接木”,让应该纳税的业务转变成可以免税的,这就造成财务核算的真实性问题。具体到本案例发行人,也是存在现金销售金额和占比越来越高的问题、原材料采购饲料产量与生猪饲养数量不匹配的情形(这个问题是这类企业的核心)、生猪销售价格与市场价格差异比较大的问题等。在目前的审核标准更加关注规范运行和财务核算的情况下,,农业企业要想通过审核难度将更大,毕竟农业企业有着很多天然的独特的规范性障碍。3、上海锦和商业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我们都有“二次上会必过”的一种基本认识,倒不是对二次上会的一种迷信崇拜,这样的认知确实有着充足的理由。其实每年否决的企业大多数都没有选择二次上会审核,而选择二次审核的都是觉得自己问题不是很大,只是第一次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而已,把第一次问题处理好了就可以再来了,所以二次上会不说必过也是成功率非常高。本案例发行人是2016年6月20日上会被否决的,从时间上来看那就是2017年一季度又紧急申报的材料。第一次被否决的核心原因是土地使用用途和实际规划用途不一致,想着解决了就可以了,没想到第二次否决找到了更多的问题,这就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为参股公司提供大额的连带责任担保、关联交易是否真实、经营业绩是否存在对关联方依赖等。根据以前的审核理念,其中有些问题只要能够解释清楚,能够证明对发行人生产经营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就是可以的,而现在可能会直接上升到是否符合规范运行的基本条件,这确实反映出来IPO审核理念的变化。如果说上述三家企业由于行业原因、前次否决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或者是因为关联交易的问题被否决可能有充足的理由的话,那么剩下的两家企业至少从问询会意见来说,不能找到充足的否决理由。或者说,是按照以前的IPO审核标准找不到充足的否决理由。这两个企业主要存在的都是规范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以前都是可以解释或者后续再规范的。简要来说就是:1、山东玻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关注摊销政策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票据融资、股东借入资金、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的认定、潜在同业竞争的问题、是否存在股份支付的问题、废气排放超标的问题、募投项目设计合理性的问题等。2、国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关注员工替实际控制人代持股份注册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认定问题、股东的资金往来、外协和募投项目、大额促销费等。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这些问题以前都是可以沟通和解释的,而现在都成为了否决的重要理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或许是这些问题本来发行人都跟发行部审核人员沟通好了,不是问题了,而最后在发审会审核层面最终没有被认可。上市路艰辛,且行且珍惜!
金融投资讨论
炒外汇挣的是谁的钱?
我觉得你主要想问的是我们赚的钱来自哪里,以前有人跟我讲我们赚的钱就是别人炒汇赔的钱,我不认同。个人认为,自己赚的钱应该有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和我们一样炒汇的人赔的,第二是不以炒汇为目的,真正需要外币或者持有外币的人赔的。比如你进行外贸交易或者出国留学,也需要兑换外币,这些买卖货币同样参与了外汇市场。但是我一直没弄清楚这两者在市场上占的比重,如果知道比重的话,就可以成为权衡基本面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力大小的依据。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知网涉嫌垄断被市场监管总局调查?
天临四年:知网涉嫌垄断被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天临:我早就说过知网是什么东西吧哈哈哈哈说不定这调查人员当初也深受知网所害呀。只是不知道这一查知网能有多大改变,不止知网,万方维普等等这些能不能都改一改,还有就是这畸形的借鸡生蛋,用蛋孵鸡的模式多久能变呀。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柔宇科技终止IPO?
说明监管看出有问题,审查能力不错。或者不想帮着一起骗了,坑太大不好填。让他们自己撤回申请,可能是保留最后的体面吧。就是不知道这一票的投资人可咋整。
金融投资讨论
多家元宇宙概念公司被监管部门问询,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元宇宙?
每经热评丨纯粹元宇宙概念炒作就是投机 当心市场反噬每经评论员 胥帅11月10日,平治信息和中文在线开盘后就“20CM”涨停,掌阅科技和电魂网络一字涨停,而在11月11日,平治信息跌幅达7%,电魂网络一度跌幅达4.5%,最后全天下跌0.14%。平治信息的涨停应是与其之前有关元宇宙的公告有关系。这些知识产权板块个股股价异动,是何原因?就各种市场分析来看,还是和元宇宙不无关系。有市场分析认为,元宇宙的内容创造是由多个人完成的,这就涉及到谁拥有知识产权的问题。复杂的虚拟世界场景,不同利益相关者拥有的知识产权结合在一起,这涉及产权界定问题。由此来看,市场对元宇宙的兴奋程度超乎想象。A股市场对元宇宙概念的炒作,从VR智能穿戴到知识产权,扎克伯格可能都要惊叹,股民比他想的还要多。扎克伯格对元宇宙投入了真金白银,资本注入到经济结构,就有逻辑落地的可能。虽然被称作“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已在纽交所上市,元宇宙很难被专断地认为仅是个概念,但无论叙事如何宏大,想象力如何丰富,任何新概念落地都要时间。我们现在对元宇宙的感官认知也仅仅是停留在科幻层面。笔者的理解是,对这一类想象的追逐的确不应该被阻止,但值得深思的地方在于追逐可以追逐,只是不能狂热,更不能迷信,因为类似的情况似曾相识。上世纪50年代初期,计算机开始盛行,当时就有人想象未来计算机将统治人类的大脑。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兴起,又有人认为,人类未来会被人工智能统治。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之前的这些想象,都没有成为现实。再回到资本市场,就A股市场对这类概念的追逐来看,2017年,资本市场迎来一波对虚拟现实的炒作,代表就是易尚展示。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易尚展示的市值还不到百亿。纯粹的概念炒作仅是投机,退潮过后,市值从哪里来,就会回到哪里去。再来看看去年被炒的5G消息。概念抛出来之后,也是令人无限遐想,神州泰岳等概念股被爆炒。但风头过后,当年的所谓龙头股也销声匿迹。归根结底,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概念再超前,也需要拿出产品去验证逻辑。资本市场无新鲜事,元宇宙可能也会有概念退潮的一天,题材到头来的反噬会让投机者更加难堪。与其天天到处搜元宇宙题材的小道消息,不如等到应用产品真正落地,到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投资决策,也为时不晚。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金融投资讨论
外行想要了解资本市场,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
系统地学习的话,最好不要看有太强倾向性的书,例如《货币战争》系列。书中先入为主的阴谋论调会把人教坏的。 我个人的感觉,资本市场处在一个时时在变化,又时时在重复历史的过程。因此,如果想要深入、系统地学习资本市场的话,任何书籍都不比实际事例来得有用:黎曼危机中所保留下来,甚至是在进行中的种种变化,绝对能够比20年代大萧条给你更多的启发。 我的建议是,对宏观经济感兴趣的,大可以一头扎进08年以来的种种危机中去直接学习: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券危机,黑猪五国,日元升值,等等。 而看到问题说明中,提问者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集中在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方面。这种类型的问题,我建议可以持续地关注一个或几个公司的股权变动过程,很多评论类的文章可以给你更多的启示。 至于不明白的单词、类比、原理等等,我有两个字典类的网站推荐给感兴趣的各位: 1. MBA Library http://www.mbalib.com/ 中文 2. Investopedia http://www.investopedia.com/#axzz1YySpetba 英文 这都是我压箱底的存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金融投资讨论
胡晓明辞任蚂蚁集团CEO,如何看待未来蚂蚁集团的前景和对它的监管?
企业高管都去做公益,是好事…特别是对一个据说仅因为员工午饭手机看剧就开除的管理者,算是涤荡心灵吧…未来,还有啥未来?希望自己哪天也去做公益和慈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哈哈
金融投资讨论
金控集团成立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有什么作用?
金控集团,就是金融的多元化,好处太多了!客户价值得以深挖,忠诚度提高,综合运营成本更低,利润更高,资本溢价更高,股东受益更大。多赢!
金融投资讨论
新东方平均每 2 天成立 1 家新公司,体面退出教培行业的新东方未来出路在哪儿?
其实俞总不应该退出教培行业,可以改培艺术类,用资本培养小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能坚持下去。像琴棋书画副科都可以。多组织商业比赛。音乐类,美术类,智力大脑开发类。体育类。国学类,还有中医类,那样教的好还妥妥的教育行业第一。 像音乐类,钢琴,大小提琴,古筝,二胡,吉他,萨克斯,小号,唢呐,琵笆,阮,笙,声乐等等。 益智类,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五子棋,军旗。(还有各类收智商税,大多数人不懂的机器人编程课。开发大脑不学几千年没有淘汰的棋类,去学可能被淘汰的知识。这不是交智商税吗?)都可以从四岁就可以抓起,就是游戏,锻炼大脑扩容。锻炼抽象思维的具象表达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专注力,观察力,分析能力,对抗能力,计算能力等等。一定可以辅助学习的。益智类以后一定大火。现在是培训行业的蓝海。美术类,书法(软笔,硬笔),国画,西洋画,民俗剪纸等等。体育类,拉丁舞,民族舞,街舞。溜冰。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游泳等等。只要你来学总有适合你的。用资本撬开兴趣,用兴趣爱好开发大脑智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大道。向往美好生活这可能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只要同过学可以实现。越学越聪明,越聪明越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在培训行业等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人民日报批评社区团购,目前社区团购反而大肆扩张?
因为人民日报只是一个媒体而已,它无法判定社区团购这种发展模式是否正确,能判定的只有实践,邓爷爷的话还是道理的。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美国以外的公司在美发行股票需要采用美国存托凭证 (ADR) 的形式?有什么作用?
SEC监管要求与各种上市要求。查到的:根据有关美国证券法律的规定,在美上市企业的注册地须在美国;另有相关机构投资者不能投资购买外国股票,但可购买存托凭证。
金融投资讨论
2011 年 11 月,国内楼市的拐点已经到来了吗?为什么?
就一句话,因为还有很多人像你一样关注着房子,想要等房子降下来去买来投资/结婚用,就一定会不降到那里去。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评价小米集团 CDR 已经正式获得证监会书面反馈意见?
看了下,几个点让我印象深刻: 39、关于招股说明书内容表述。请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使用客观、平实语言进行描述,删除具有广告色彩、浮夸性、恭维性的语言和表述。46、招股说明书“概览”部分应披露“MIUI月活跃用户”的计算依据和方法,同时披露报告期内计算方式是否一致,以及变化趋势。补充披露“米粉”数量的计算依据和方法。米粉也写入了招股书嘛?把粉丝写入招股书似乎有些浮夸吧?不符合大众对于小米的工程师文化的认知9、关于公司开发的手机MIUI操作系统。MIUI系统是发行人基于开源的安卓系统研发的,请发行人补充披露:(1)智能手机使用的MIUI操作系统公司是否要向安卓开发公司缴纳专利使用费,是否存在法律纠纷。如付费,将来是否存在授权使用费大幅提高以致影响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风险。(2)发行人使用开源安卓系统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和条件,例如以安卓为基础开发软件或系统是否需要强制性开源,如果违反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目前公司是否已经充分履行相关义务和条件,是否存在难以履行的方面,是否存在相关纠纷。请针对该方面做风险提示。(3)是否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请说明具体依据,尤其是假如公司被中断继续使用开源安卓系统,公司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和开发MIUI系统。请就该方面做风险提示。公司是否有应对方法和策略。miui是操作系统?ui是什么应该有一个大众认知,但是似乎招股书中把miui说成了是自主创新的操作系统???这个有些问题,查了查,发现小米对于安卓的改动,一开始居然没有开源,是一个污点,gpl是传染性协议,安卓魔改了linux所以安卓也是gplv2,小米不管怎么改,都必须遵循gpl协议,这点证监会也是明察秋毫,问得好,问得漂亮我说的是os内核部分,关于这段历史,见小米的MIUI被指违反GPL许可证 18、关于股权激励会计核算。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7)补充说明并披露2018年4月公司向雷军实施股权激励的决策过程、履行程序、激励原因及目的、股权激励规模制定依据及合理性、与业内普遍做法是否相符及具体依据、同类案例情况等,股权激励成本计算依据,对应公司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及合理合规性;(8)补充说明公司股份支付是否按照税法要求履行了相关纳税义务,如有,请说明具体纳税情况。请保荐机构、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意见。 请保荐机构、会计师详细说明对前述数据,如各次股权激励方案的股份或期权数量、授予日、授予价格、公允价格、公允价格对应的公司估值、股份支付费用或成本总额、摊销期限、及股份支付费用的计算表等核查情况、证据及结论。嗯,今年四月给了一次激励,确切滴说给雷军激励了一次,我也好奇想知道这次激励的内容是啥其他慢慢看,有新发现再更新,每次看这种反馈意见,对于这些公司和品牌的好感一般都会有所下降,当然自我吹嘘之类的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活在一个浮夸的年代,自我吹嘘也不用上税总的来说这次证监会做得非常好,一些专业的东西,他们都能问出来,不像是一个被糊弄的傻叉的八股文报告,有这种证监会,股市才健康嘛相关新闻链接:小米招股书面临证监会84个反馈意见:涉及雷军获大额股权激励文件下载: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申请文件反馈意见
金融投资讨论
资本市场让你亏钱的深刻经历有哪些?
2010年,入秋以后一波煤飞色舞行情直接把指数带回3100多。记得当时作为一个人傻胆子大的少年,我跟过点锂电池和稀土概念,也做过核电、煤炭神马的。稀土买过广晟有色,广晟那一波100多的价现在一直没摸到过。差不多点还有金钼股份,31块多的高点,这轮行情起来后,前两天看那货也还没回到20。。。持有金钼股份,依稀还记得那天是11月11号,当天因为上课,上午没跑。而且当时比较二啊,总觉得还会涨回来,于是等啊等,等后来割掉点时候,前两个月点利润都回吐得差不多了。别问我为什么会亏那么厉害,自己脑补雪球越滚越大以后,一刀砍下去,是不是比开始滚的时候砍同样位置的一刀要掉得多? 10W到15W是50%,但5W到10W可就是100%了。还有个印象比较深的,好像是11年的时候,在一个QQ群里,因为平时比较活跃,也经常和大家交流点自选股什么的,回来有一群里大神跟我私聊,向我推长航油运,给我一通分析,宜长利短,有理有据,拿个一年肯定翻翻!简直就是不买都对不起他的感觉。后来我到底买没买已经忘了,好像是走得不太对就给割掉了。对了,后来那只股票改了几次名字,分别是st长油,*st长油,退市长油。。。。悲催的事情多了,那年温州动车事故的时候拿的一只高铁沾边的票,当天挨了一个跌停板,第二天才卖出去。真是吃肉没跟上挨打没落下。前一阵子还帮一朋友看他老妈当年(07年)买的中国中铁,到去年年底才回本,还是因为阿姨心比较大,那点钱套了就套了,家里也不指着那点钱过日子,所以才等到现在,也算是翻了一倍多。前一周让清掉,清完还涨了两天,离最高点差那么一块来钱吧,不知道那阿姨会不会觉得我害她没赚到该赚的钱,然后又买回来,但愿不会。。。好吧,说着说着就有点像比惨大赛了,没必要。。有点偏楼了,说点回到正题的。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明一个意思,炒a股虽然风险相对较低(别怒拿个几年然后悲催遇到退市,但随着注册制的退出,相应的退市制度也不会太久了)而且股市门槛也不高,当行情稍微一好,身边的牛人就恨不得比牛股还多了。但做股票并没有那么容易,天赋 兴趣 专注和勤奋缺一不可。经常遇到一些想入行的朋友,有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觉得炒股能挣钱,或者说喜欢做交易,其实我觉得只是喜欢挣钱罢了。确实是没人喜欢赔钱,但赚钱的时候谁又会踏踏实实的去想想,这钱究竟是自己运气好赌来的,还是自己凭本事挣来的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吃面再关灯。短期内的赚钱赔钱基本上没太大意义,多数人进入市场以后,就像加州招待所里唱的那样,you can checkout any time you like,but you can never leave 。在你真正离开赌桌之前,先赢的都是纸。更何况赢钱的时候有几个人会想及时收手呢。抱着放手一搏,豪赌一把的心态其实是不适合做股票的,股票太慢,还是外汇或者期货适合,当然了,爆仓这种事你应该也是要有心理准备的,俗话说得好,再不爆仓90后就老啦~~~有一做外汇的同事,曾经一晚上做对方向挣了十多万,后来有一次为了赌一把财务自由局,结果还账还了一年多,最惨的时候账户上只有7刀不到,只敢开1迷你手,一个鸡蛋分两顿吃。要想变成市场上的赢家,就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市场,也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来考虑自己的规划和发展,较长理形态之后的突破会更加可靠嘛。。。诶打字真累,先就到这儿吧,唠唠叨叨的说那么多,真没必要。何况好多东西吧,从来都是知易行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评论里 王路飞 同学提到缠论,其实我看缠论的时候比你痴多了,自己印下来翻着看,做笔记什么的。可能是我比较笨吧,翻了不下3遍,然后毅然决然的走了一段缠中说惨的曲折之路。(哈哈,我大学是学印刷的,各种不好买的书自己没少印)就缠论而言,不敢妄加评判,不过真心不推荐新人去看缠论,缠确实是个很厉害的人,缠论可以说是他自己的交易逻辑中随手拎出来的一部分而已。但要知道他精通的交易技术可不少,而且如果看过他早期的一些书以后,会发现后期他随手在博客上写的教你炒股票系列,更像是几套交易的策略,而不止是技术分析。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之后,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干货,所谓功夫在诗外。。不然一头就钻进一些条条框框里,以为掌握了屠龙绝技,然后就陷入幻觉当中去了。别人的美酒很可能就是你的毒药,很多时候这种经验性的东西,并不是搬过来就能用的。(技术分析其实就是科学和经验的结合)所以建议你如果想学技术分析的话,可以先从基础的开始,推荐约翰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能起个很好的头,让你有个比较基础的认识,然后你会发现其实技术分析的主体思路都是大同小异的,最重要的就是顺势而为。然后技术上的理解开始有了以后,推荐《股票作手回忆录》之类的看看,肯定会收益颇丰。其实喜欢这行的话,还有个方法,并不一定要直接扎到交易里面。可以走研究员方向,研究员后来干到基金经理的也不少。而且研究员的实习生挺好找的,(虽然谈不上什么待遇,而且活儿都是些很杂很基础的)有了实习经历以后,如果你足够优秀自然会留下,或者选择去更适合的平台发展,再进一步入门就容易多了。相比之下,交易员就不是那么容易找了,哪家公司招交易员都会有自己的考虑,新人的话,更多考虑的是可塑性、忠诚度、纪律性等等,如果人不错,技术什么的也会教你。如果是有经验的盘手,一般是根据公司的需要,在圈子里挖或者经人推荐,然后参考以往业绩和实际磨合情况。入门的门槛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关键是你敢不敢跨出第一步,以及后期的规划是如何。去实习试试也不错,职业选择也是自己改变人生的一个关键节点,趁着还有机会,至少能让你感受一下内心的声音。最后说说为什么要看一个人是否热爱一项事业?因为这是一条看似没多远,但路上却是艰难险阻蜿蜒曲折的路,你内心的愿望,决定了你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能不能比别人有更多的热情,发自内心的热爱会让你觉得虽然历经挫折,也能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市场里混,只有经历过熊市的煎熬,人才会慢慢成熟,才会对市场产生敬畏之心。一轮牛市下来,市场消灭的散户会比熊市还多。而私募和一些机构为什么都想要阳光化,要走信托渠道公开发行产品?增大资金体量带来相应的认购费、管理费和提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的就是把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导致的亏损甚至清盘所带来的责任有限化。谁都知道,没有点儿本事没法吃这碗饭。至于这个饭碗有多重,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曹清华胶囊就不能打假?
杨教授的电击俱乐部或者前些日子的豫章书院,岂不比这保健胶囊更加骇人听闻?之所以这些事件不能闹大,是因为有能量的人物们早已将触角深入每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他们自然会动用一切手段遏制可能会使他们利益来源受损的声音。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评价中公教育李永新以个人名义捐10亿给北京大学?
前中公员工。李总这一手简直是劫贫济富。
金融投资讨论
各行业的从业者是如何解读 2014 年 5 月 9 日发布的新「国九条」?
不请自来,以下仅为个人意见。简单粗暴的讲,房产和金融是拉动GDP的两大驱动力。暂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均是高资金占有成长模式,因此巨额流入哪里,哪里拉升明显。此消彼长。股熊房长,股牛房跌。高盈利是资本本能。所以不能双杀,杀一扶一。否则资金外逃。房产支撑了二十年,历史任务阶段性暂停。下一个二十年,主趋为金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虽然根不同,起码现象有八成概率相近,华尔街国化进程~个人YY:非一二线中心区域的房产三年内回归理性价值。债股双红,金融大热。学会计很有必要^_^数据的力量充分显现~建模和学术热潮兴起~————————————以下是对个人YY部分的展开以免误导大家————————————首先本人不对YY部分承担任何经济与刑事后果,都说是YY的啦,好玩看一眼,不好玩儿就点没有帮助嘛。。其次提房产是为了来解释政策的风向,对比作用,如果大家不认同我所理解的内容,无视或者点没有帮助折叠我就好了嘛~其实个人觉得与九号文相悖的一点是传说中的万万亿救市资金流向木有金融大省的份儿,不过前期放出的听说只是一部分,看后续资金流向了。(有兴趣的找高盛高华2014年05月05日发布报告看看~我懒得在这儿讲以免被喷,中信证券和兴业证券的报告,基金的资金流出,货币现金比都是一种信号,是好是坏大家自行判断哈~)再次债股双红不等于指数大涨,红不是牛市的意思,而是在这个领域,会涌现类似之前房地产这样的大型公司,特别是之前比较隐秘的一些高利润公司会慢慢走入公众视野。比如重庆新三板打造了亿万富翁这样的消息(2014年05月05日,持股市值破亿元),今年及未来若干年会越来越多。民间资本有望进入银行、证券、基金业哦~以前国内家族基金很困难,未来这方面的审批有放宽迹象,私募一定程度的放开,或者说非法集资的打击范围缩小。关于金融改革的研究早就开始了,2007年米国推出了空头EFT全名为ProShares UltraShort FTSE/Xinhua China 25,国内就对股指期货业务放开内部争论的相当厉害,股指期货放开就意味着做空也能赚钱。。2011年已放开~所以不是牛市才赚钱,熊市也赚钱啊,摔。。如果2000年木有买房,2007年之前不知道有四万亿救楼,那现在也别研究股票了,直接买国债吧,好歹5%保本啊!注意股票「退市」,以前木有这回事的,太差了就停盘,ST重组还能暴涨有木有?以后这好日子到头了,真的会有退出机制哦,意思就是投错了血本无归啊,一分都拿不到啊!以前是进不容易退不出去,现在是进的容易退的惨烈。配套机制是公司年检公示,公示啥呢?投资情况啊报表啊,所以我说金融、会计很有必要学一些么。。导向之一从管到公众监督,意思就是,人说他们不权威了,资料放出来,大家看,买股票的都算投资人,理性投资,看不明白亏了别报怨,学艺不精回家多看书~(顺便插播一段我个人听来的股票起源:听说股票最早就是类似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套用下其实哥可以算政府宗教投资了),几个财主对哥的投资。出海这事儿没个三五十来年回不来,所以大家根据出资比例分享回航的丰厚利润,如果不幸遇风暴十多年没消息,这钱就打水漂了。所以投资这个事情,理论上不能拿救命钱整,而是拿闲钱玩儿,意思就是亏了啥事儿没有,赚了顿时钵满盆满可以再冒险;并且一定是中长线!想着短线套利的,还是研究下轮盘或者梭哈去澳门吧。。)所以金融大热,不只是高精尖人才向投行的聚拢,而是债券、股指、基金、信托、保险、资产管理整个产业链从暗处浮现到公众视野的过程,我个人觉得国内的投行特别是VC是金融外围。银行的投行部是属业界内的。2014年春节后我个人看到各银行甚至PE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信息很多了,人员的扩编,显然是一个信号。学会计很有必要,是指CPA这样的从业证书增值,特别是财管管理中现金流和货币时间价值这样的概念,会被大众接受并运用到日常理财当中。精算师太难搞了,会计这职业比较好理解~也是我个人觉得经济学中最接地气的专业了,起码比理财、税务好找工作嘛~打了好多字手好酸,我先去睡了。。以上禁止转载以免误导~2014.05.10
金融投资讨论
你是对交易的过程感兴趣,还是对结果感兴趣,或是对交易这个名词感兴趣?
以前是对结果感兴趣,现在是对过程感兴趣,一天不看盘浑身难受,看到新的盘面不全面分析一下抓耳挠腮,哪怕腿摔断了只要能看盘心里也乐滋滋。
金融投资讨论
互联网广告公司受资本市场欢迎么?
资本市场欢迎一切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资本积累的模式和企业!所以与其说互联网广告公司,你不如更加务实一些,是你的广告公司的模式!
金融投资讨论
初入资本市场,应该怎么开始选择投资标的呢?
选股,首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有量么?谁在买?当前概念的热度如何?价格是最好的情绪 均线是最好的量化指标 成交量是最好的热点 强势不回调是最有利的利好 跌破支撑筹码密集区是最直接的利空。以上转自wechat公众号agu778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某美国投行愿零费用承销中国铁塔IPO?
很简单,放长线钓大鱼。对于保荐承销机构来说,零费用做一个大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且不说以后业务机会很多完全可以补偿,就算是没有对于很多机构也是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以后承揽业务也会轻松的多。不过,就算是有人愿意免费干活,对于甲方来说却往往又不差这点钱,宁愿花钱也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机构。有时候,这就尴尬了。
金融投资讨论
证券公司和律所需要新三板挂牌企业准备哪些材料?
上班路上手机码字,望见谅。券商需要提交申报材料的电子稿,并留存纸质原件一套。具体是哪些申报文件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479052/answer/42158631 除此之外,券商还需要留存电子版及纸质工作底稿一套,以备券商自己的风控合规部门或监管部门检查,主要是申报材料的支撑性文件。工作底稿不分具体目录,也就没有具体的list,我们一般按照尽职调查工作表的顺序进行排列,做好标识。 题主作为客户,如此勤勉的态度让我非常佩服……反正到目前没碰见过这么专业的董秘……我建议根据公开转让说明书和申报材料清单提前准备,这个是要尽快上报的,底稿的话可以慢慢来。公开转让说明书在股转系统的网站上都可以下到http://www.neeq.com.cn。
金融投资讨论
Prime Brokerage 是投行的什么业务?
主经纪人,简单来说给HF提供一揽子服务。从资本介绍到融资融券,你要什么,他给什么,中间收一笔(net interest income, stock borrow fees, transaction fees),用投行b/s重资产轻人工套白狼,悄悄的说,该业务客户粘性极大,老底交了不怕不trade,和dying的ST比起来,PB是躺着赚大钱的。
金融投资讨论
中国如果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对国家,企业,个人将会有什么影响?
金融寡头迅速崛起 外来资本大量进入冲击国内市场 金融市场会在短期内迅速繁盛然后衰落在兴盛在衰落 对比亚洲四小龙就知道了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对市场规范发展有何影响?
监管给的信息很明确:1、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你要么做金融公司、要么做科技公司,你不能又赚金融公司的钱、又享受科技公司的宽松监管;2、金融可以创新,但必须是监管下的创新,这些创新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违规之实;3、国家金融安全是第一位的,去杠杆降风险是首要目标,你做得再大也不能成为既成事实。蚂蚁之后肯定还会上市,但肯定不会有现在的估值了。就像一个nba新秀的模板从勒布朗詹姆斯变成了詹姆斯哈登,虽然仍然是巨星,却再也无法进入历史级别。
金融投资讨论
什么是黑天鹅?
什么是黑天鹅?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而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股市黑天鹅即股市上的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从次贷危机到东南亚海啸,从9.11事件到“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 黑天鹅事件是资本市场变动本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 其一是不可预测性,投资者通常缺乏有效的方法来预测这类事件的发生。 其二是突发性,黑天鹅事件的出现是突如其来的,而且事件的发展推进速度非常快。 其三是冲击性,黑天鹅事件的发生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强烈的冲击。
金融投资讨论
现在的经济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不碰股市更好,以免在经济危机到来时抽身不及?
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完全不懂股票,确实是不碰更好
金融投资讨论
讨论一下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辩题 中国式烧钱营销是/不是可取的市场竞争手段 ?
本来是有不修改这种临时起意的回答的习惯的,但是今天看到个好文章实在想回来再说两句https://wap.ithome.com/html/354338.htm烧钱,可能并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在中国这个战场上无法逃避的决定。以下为原答案。中国式烧钱营销?到底什么叫做中国式烧钱营销?从我们身边的一件小事说起。2018-3-21 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市场 滴滴和快的的大战可能就快被我们遗忘了,如今挑战者美团打车的再入局,可以看作是重温中国式烧钱营销上半场的一个极好例子。美团打车和滴滴会再掀起一波打车大战吗?结局会是什么?相信看完这个问题下的答案之后对这件事的了解就已经很充足了,对中国式营销的理解也足够辩论的深度了。现在下一个定义,与其说中国式烧钱是营销,不如说中国式烧钱是狂欢。第一个问题,烧钱营销直接涉及哪些群体?消费者、若干个平台、资本家。对于消费者来说,烧钱大战的好处当然是直观可见的,每当两个甚至更多的平台开战,就意味着补贴活动的开启,对消费者来说是一场狂欢毫不为过。还记得当年的各种“大战”吗?打车可以领补贴,叫外卖可以领补贴,甚至超市购物也可以领补贴,越是“战火连天”,越是“喜闻乐见”。对于平台来说,烧钱大概是最简单粗暴吸引用户的方式了吧,还记得前段时间的“撒币”行为吗,从直播到答题,钱果然是万能的,重赏之下,必有涌夫,人潮汹涌的涌。既然有钱的地方就有流量,那为什么不呢?肯定有人会说,资本家肯定不喜欢烧钱啊,这就是个无底洞,资本家又不傻,你看那么多烧钱大战最后不都以合并告终了。你去参加过拍卖会吗?起拍时就喧哗的小买家有几个能坚持到看见属于自己的锤子落下?普通人的视角终究是和资本家不同的,所谓有钱任性,就是你以为人家的自信是源于多贵都付得起,但其实在人家心里想的是多少钱都不算贵。东西买到手独一无二唯我所有,烧钱战争结束,广阔市场由我一家独大。最近ofo小黄车取消了2元/月的优惠折扣,摩拜单车也恢复为20元/月。是共享单车的运营方没钱再补贴了?还是这个行业终于回归理性的商业本质?共享单车大战,就是典型的烧钱式营销下半场阶段。共享单车如何才能盈利?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投资?市场竞争不是为了单纯的爽一下就好了的,终究是要赚钱盈利为目标。真要辩论起来,可不可取无非是在纠结三个问题:能否盈利,何时盈利,持续盈利?烧进去的钱终究还是要从消费者身上榨回来的,一个亿的小目标就算小到尘埃里去了,它也总还是个目标。烧钱无非就是为了抢份额,抢入口,抢流量。当你有几个亿十几个亿的用户,做一个再烂的东西也会有几亿人忍不住去尝试的,尝试过的也总有几千万会喜欢用的,规模上来了,干什么都赚钱,为一个几千亿几万亿的市场烧掉几百亿,到底也还能赚几千亿呀,生意人都不傻,简单的数学题,他们会投钱,说明能赚钱。但是似乎回想起来单车烧钱大战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啊,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这个不可取上,我们看一件事情可不可取往往容易揪住这个事情本身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进行预测,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要素,现今已经没有什么单一的市场了吧,任何市场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联动的,看过一个段子,说的是可以从菜场白菜的价钱变化预测出科技公司的股价波动,虽然略有夸张,但是道理总归是对的:烧钱营销的负面影响,说不定体现在烧钱的战场以外。其实应该辩论的是:是否有害?如何管控?能否消除?资本家不需要一个能造福全世界的公司,资本家只需要一个能在全世界赚钱的公司。2月1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同时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及产品技术要求》中国式烧钱营销也不止是企业间的战争,你敢把国家烧钱补贴推广算入你的论域吗?新能源汽车如何补贴才算合理?大势已定,烧钱大战的加时赛就是这样的场景,现在钱烧的差不多了,你觉得可不可取呢?钱是一定要烧的,烧也是一定要多烧的,最终讨论的核心应该是怎么烧才能烧的像朵可爱的小牡丹。在我们讨论中国式烧钱营销的时候,也不要忘了中国钱最有钱最敢烧的赵老板啊,毕竟中国式烧钱营销建立在中国式市场经济下。乐视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正在竭力解决公司目前的经营困难,改善业务经营以恢复公司现金流和供销体系。公司股票将于2018年3月28日上午开市起复牌。钱是易燃物,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烧着衣服了。
金融投资讨论
对冲基金中阿尔法和贝塔指的是什么?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存在着两种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贝塔风险,就是系统性风险,阿尔法风险就是非系统性风险,就是股票自身有特有的风险。对于对冲基金来说,一般才用股票和股指期货对冲,这种行为叫做阿尔法套利。股指期货的股指是股票所组成的,也一样具有阿尔法风险和贝塔风险。由于贝塔风险可以对冲掉,只留下阿尔法部分。那么只要选择的股票的阿尔法风险,低于股指的阿尔法风险,也就是股指中所有股票的平均阿尔法风险,那么就能获利。最简单的说,只要你选的股票涨的时候涨赢股指,跌的时候跌的没股指多,就能获利。这种被称为阿尔法套利。
金融投资讨论
明明应该多劳多得,凭什么马云之流和他们的股东们掌握近乎全部的利润,而员工那么努力就没多少利润?
这个问题下的精资太多了。不过也没辙,毕竟这太平盛世的,你还想着能怎样还是咋滴对吧?卷吧,电池玩儿命往里送吧,反正苦一苦的是百姓,最后超越美国,“我们”吃香喝辣,私有制真香。因为阿里巴巴这个生产工具作为马云及其股东们的私有财产,对于收益的分配理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就如同古代的地主,对于土地的收成分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佃户给地主种地,商量出收成的分配方案,肯定是地主作为甲方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地是地主的,你这个小农民有能耐自己找块地儿种去呀?你看看这世道哪块地是无主的?就算你找到了一块无主地,你有锄头吗?你有种子吗?你没有,你什么都没有,你一无所有又种着地主的地,凭什么还想拿大头?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让你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吗?你不仅要心甘情愿接受地主给的安排,还要对地主充满感激之情,因为是地主给了你饭吃,给了你活下去的机会,没有地主你什么都不是。
金融投资讨论
实业的魅力大于资本市场的魅力么?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没人回答。其实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套用一句话:这世界是有“食物链”的, industry, 四大, 咨询, 投行, 买方。 Industry应该就是你说的实业,后面三个应该就是你指的资本市场。很多人先在实业里做,然后读MBA,拼命要往食物链的高层挤。却忘了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业的。高盛的中层员工Greg Smith刚拿完Bonus又突然跳了出来,说manager怎么怎么侮辱客户智商,说他们是muppets。媒介利用此的确是噱头一把,刚好符合大众对华尔街的贪婪印象;却也让人们觉得:越往食物链的那一头走,看上去是自动电梯上升中,却高处不胜寒。用实打实的手里掌握的东西去做,实业是脚踏实地,看得见的过程。资本市场却是将无形的东西揉捏,放大,变得漂亮,转让,重新做,等等等等。今早看见FT的一个新闻,说研究显示,交易员的睾酮水平比正常人要高;更准确的说,是一进入交易大厅,睾酮水平立即增高。这是资本市场的“魅力”所在吗?我不知道。可是,食物链还是存在。用食物链来做比喻,实在是又讽刺又无奈。在我看来,真正有魅力的是实业市场,这是成就感
金融投资讨论
美联储本轮缩表有哪些特点?会将如何影响资本市场?
写在最前面:我一般建议大家不要太在意短期波动,而且要死磕长期逻辑+现实核心基本面。本文写于6月4日,当时美股经过一轮反弹,有人按捺不住出来忽悠小白抄底,现在,美股又创新低,再一次证实了我的观点和理论。目前为止,纳斯达克已经跌了1/3,已经超过了20年疫情爆发初期那波熔断的总跌幅,不仅如此,比特币也自最高点打了35折,……重要的是,下跌似乎还没有结束迹象。目前,纳斯达克今晚跌幅约3%,已经创新低了。符合我上周末判断:经过周五的大跌,纳斯达克只需要再跌3%就又将创新低,没有大熊市是不反弹的,但是不改变大熊市创新低的噩运,全球性的通胀风暴很可能已经在触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基于此,我维持此前判断——看好纳斯达克腰斩。pure日月:pure日月/悟空新之助:美联储6月1日正式缩表,对全球有何影响?美联储新一轮量化紧缩将从6月1日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300亿美元国债,175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起步缩表,并将在三个月内逐步提高缩表上限至950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与此相比,在美联储前主席、现任美国财长耶伦主导的上一轮缩表周期中,美联储从每月100亿美元(60亿美元国债,40亿美元MBS)开始收紧流动性,此后以每季度10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直到2018年秋季才达到500亿美元上限。美联储加息缩表不利于全球金融市场,因为美元是全球性货币,美联储缩表势必影响全球,而且本次缩表非常猛,基本上是上一轮(15-18年)缩表的2-5倍。目前的经济学家还是无法解决负债过多的问题,也就是说负债不能无限增加,各国甚至全球的负债总量必须与其生产力+消费力挂钩,否则就会造成大通胀以及其他系统性金融甚至经济风险。1、加息缩表缩表和加息对资金的影响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减少市场流动的资金,但是相较于加息从信贷方面影响资金流动,缩表更加直接粗暴,因为缩表对市场资金的影响更加直接和迅速,没那么多传导链。记得去年末,我提醒各位朋友,要警惕美联储加息缩表,当时不少人还是嗤之以鼻,说什么美国债务高不会加息。结果好了,今年全球主要股市基本上全面下跌,A股跌幅全球前列,纳斯达克一度跌幅30%。说来有趣,最近股市反弹一点点,就有人说牛市重启,我不清楚这些朋友经历过几次牛熊,经历过几次股市危机。对了,数字货币也是一片哀嚎!直到4月(3月已经宣布加息25基点),还有人说什么美国不敢加息,这不,5月加息50基点,6、7月各加息50基点基本上板上钉钉。我真是不清楚有些朋友关注了什么烂财经自媒体,连基本常识都没有了!不知道加息是短暂的,降息是无穷的道理嘛?历史关于美联储加息缩表的文章我写过不少了,如下文:【1】2021年11月8日:《【投资展望】美联储开启缩表进程,全球进入加息大周期!》【2】2022年1月31日:《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确定,对投资的有何影响?》【3】2022年5月5日:《【投资人必读】美联储宣布加息50基点并开启缩表,对金融投资有什么影响?》(1)加息缩表的影响美联储加息缩表会减少市场流动资金总量,而且美联储加息也预示着存在经济泡沫,基于安全性考虑,资金也会抛弃高风险金融资产(尤其是存在估值泡沫的资产),买入更安全的资产,比如国债等。又由于美元是全球货币,因此到时候全球金融市场都会或多或少被波及。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美联储加息周期是15年年末开始的加息,其中18年频率最多,总共四次加息,加上17年末的加息,高频5次加息,同时18年还缩表。18年大A熊了一年,与美联储加息有莫大关系,茅台股价最近一次跌停也是发生在18年。比特币作为高风险投机金融资产,自然不可能躲过加息缩表风波。(2)为什么要加息缩表?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问:为什么货币不能无限制超发?货币无限制超发意味着恶性通胀、以及恶性贫富差距,这意味着游戏系统将面临崩塌重新洗牌的局面。一个正常的人或者说团体,都不会愿意看到游戏系统崩塌,重新洗牌吧。现有政府的放水很难流到最广大普通人的口袋,最终都流到金融资产上面,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由于通货膨胀,普通人更买不起相应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很容易激起民愤。所以恶性通胀比股市大跌更恐怖,所以,统治阶级不会为了保金融资产泡沫而无限制放水,必要时,为了保护游戏系统不被重写,收紧流动性(比如加息)遏制通胀是必须的。2、加息才刚刚开始,别轻易认为底部到了(1)当地时间5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财政部长耶伦会面,讨论通货膨胀问题,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会议后承认:她在2021年预测通货膨胀率上升不会构成持续麻烦时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耶伦还表示,她对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是错误的,没有完全理解当时的情况,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冲击使情况更加恶化。(PS:给拜登背锅)(2)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打脸言论也历历在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从“qe不会导致通胀”到“通胀是暂时的”再到美联储开始宣布加息缩表后表示“加息加晚了,应该提前的”……有些人(大V)就那样,反弹一下就说:底部反转了,走向正确轨道。胡言乱语一通。俄乌冲突明显没有好转、甚至更严重,能源和粮食农产品系统性影响将持续,意味着全球通胀肯定会持续下去。美联储从“qe不会导致通胀”到“通胀是暂时的”到加息缩表还说“加息晚了”,无数次打脸,就靠意淫美联储9月加息刹车?即便是刹车,那也不可能倒退啊,很可能是降低加息档位,或者停一下再继续加息缩表。美国现在最突出问题就是遏制通胀,就业市场已经很好了,以前是就业指标不好,不敢加息缩表,现在会吗?有的人喜欢看名人发言增强信心是吧,来看看名人发言:美联储二把手都说了“预计美联储6、7月各加息50个基点合理,很难找到9月份暂停加息的理由”。摩根大通CEO开宗明义告诫大家为经济飓风做好准备,其两个核心理由分别是: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也就是剧烈缩表),俄乌不确定性加剧全球通胀。美东时间6月3日周五,2022年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其支持在未来几个月加息50个基点,因为其并没有看到足够的证据表明通胀已经见顶。“需要看到通胀正在回落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包括连续几个月的数据下降,才能得出通胀已经见顶的结论。如果通胀不降温,可能支持9月加息50个基点。”马斯克本周四给特斯拉高管的邮件明说:我对经济有一种非常糟糕的感觉,公司需要裁员约10%,并暂停全球招聘。去年末马斯克还推特发文说:“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2022年春天或夏天到来,最迟不晚于2023年。”3、【温故知新】对于中国股市和中国互联网的前景,历史文章谈过多次了,基本上每次重要时刻都有分析解读,例如以下重要时刻:快手上市暴涨市值逼近2万亿港币,直呼金融泡沫很大,建议减仓。当时写过两篇文章,分别是2021年2月25日的《茅台会在什么情况下崩盘?》和2021年2月22日的《【风险警示】除了固定资产泡沫,金融资产泡沫也很大!》,沪深300走势图可以完美验证我当初的判断是多么精准,这要是一般人还不得一战封神,但是我这里稀松平常。【风险警示】主要观点如下:【我个人认为现在已经普遍资产泡沫,不仅是固定资产泡沫,还有金融资产泡沫(国内大白马普遍创新高甚至翻倍,不管什么质地企业,IPO就暴涨)。美国还会有特朗普式放水么?不会有了,全球经济再难也难不过2020年(更新备注:今年因为两大黑天鹅我们比20年难),那个时候对病毒尚且认知不足,现在基本上可以有序应对。这轮资产泡沫何时破灭呢?虽然具体时间没人可以预测。但是,泡沫就是泡沫,终会破灭。可能美联储哪天突然公开缩表时间表就会触发股市熔断。(更新备注:目前纳斯达克跌幅约30%,基本上持平20年熔断潮跌幅)现在,我建议大家波动较大的金融资产仓位占比不要超过5成,房地产更不用多说,除了自住,全部变现。(更新备注:现在来看,20年末21年初应该是最后的套现黄金期了)但是,也别清空金融资产,你最起码要留有一成仓位让你时刻关注市场律动。只有这样,你对市场的敏感度才不会降低。我也建议基金要定投,别一次性梭哈。你得给自己留有足够大的可控空间。很可能,我们距离新一轮的资产大贬值不远了。(更新备注:已经发生了!)】2021年春节茅台股价2500左右,我写了一篇文章《茅台会在什么情况下崩盘?》,通过关键指标市盈率精准预测出茅台会大回撤,就连1500点位也预测准了。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我那篇文章正好写在茅台股价和估值最顶部,其后茅台从2600元一路回调,最低到了1525元,市盈率历史趋势亦如是,21年初也是峰值。原文是:首先,我们要承认目前全球资产泡沫很严重,美国主要是金融资产泡沫,我们国家则是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双泡沫,只不过以房地产为首的固定资产泡沫太庞大了,让人没注意到金融资产泡沫。目前,茅台市盈率70+了,但是过去10年,茅台的市盈率大部分在30以内。茅台股价估计不可能再回到1000元以内了,但是1500元以内还是有可能的。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更多深度前瞻性文章,详见公众号【悟空新之助】or【悟空价投】,谨防假冒!
金融投资讨论
19年9月10日,外管局取消QFII额度限制,对我国资本市场会有什么影响,会有什么新的机会?
就和沪港通深港通一样额度500多亿还双份呢,用完了吗?不过,至少是个开放的信号而且是众多开放中的一小步,而且是必要的一步。不过anyway,不要太幻想,QFII额度这年头的用途并不完全是报纸上说的那样。但,至少钱进来了
金融投资讨论
投行工作日常?
资本市场部在实际中是怎样工作的,有没有相关的工作流程之类的文件可以参考呢?你找的图片中,国君对该岗位的描述是相对比较全面的,至于部门内部是否区分dcm和ecm,并不重要,干的活都差不多,无非是ecm单个项目工作量大一些,dcm的项目频率相对更高一些。至于实际工作,参考国君的描述即可,该岗位属于中后台,其余券商描述所涉及的牵头审批、立项等流程,实际上应该属于部门质控内核岗的活。每个大券商会有自己内部的一套工作流程,这个圈子里问一问就能要到。如果你只是想参考具体工作是怎么做的,建议你看看证券从业考试的教材,其中涉及发行与承销方面的相关规定,具体就是按照规定要求做的。更具体地,在DCM工作的日常是什么,对个人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呢?大型券商发行项目较多,会直接将资本市场部设置为二级部门。其工作日常就是,在部门项目拿到批文后,后续的所有发行工作,由该岗位从承揽承做岗位处接手,包括同监管机构各种发行材料的交接、对投资者路演的安排、债券发行的簿记和上市安排等等。另外,有些券商,也会把债券项目发行后,每年的受托管理和兑付提醒事宜,交由该部门负责。一般的中小券商,因其项目不多,发行相关的工作量很小,别说独立的二级部门了,可能都不会单独设置该岗位。大多会将发行岗位的工作,分配给其他岗位的人员。比如与监管机构各种发行材料的对接、上市安排等工作,会由该项目的承做人员负责;而对投资者的路演、以及发行簿记等工作,大多由销售交易岗位的同事接手。至于能力要求,个人感觉受限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无论是股权还是债权融资,目前在发行阶段,对技术的要求都不太高。但该岗位因发行需要,常常跟监管机构对接,方方面面的琐事较多,一旦出现错误,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员工的细心、负责的工作态度。
金融投资讨论
金融衍生品交易是零和博弈吗?
这个问题看你怎么说。我不知道怎么定义零和博弈。比如我去理个发,我的支出就是理发师的收入,零和啊。有人说,不对啊,你理发了,心里舒爽了啊。那我要问了,我一个资金特紧张的航空公司就怕燃油价格一瞎动,资金链就断裂,想用原油期货对冲燃油成本,而对面的资本家就是家里钱多用不完,愿意以公允价值之上再加点价(风险溢价)跟我做对手盘。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稳定了,CEO心里舒爽了,资本家赚了合理的利润,心里也舒爽了。什么?航空公司和资本家不配拥有舒爽的人生?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反驳“老板承担了更大风险,所以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益,因此员工并没有被剥削”?
检验理论真伪,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践。一个人说得天花乱坠,各种理论,你让他选创业还是打工——是剥削别人还是被别人剥削,很多人立马就怂了,各种很有说服力的理由,解释自己为什么什么不适合创业。现代社会,如果你真的愿意做老板,还是有很多渠道可以贷款实现的。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大多数人的选择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我不愿意听各种理论,我只看实际。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索罗斯从1998年以后就再也没有祭出大手笔?
1998年之后索罗斯也不止一次参与外汇投资的。比如,2013年他参与过做空日元。在那一次交易中,索罗斯赚取了10亿美元。但是索罗斯确实不像1992年做空英镑,1998年引发亚洲金融危机那般引人注目了。在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和之后日元汇率走势的判断失误,美股互联网泡沫等一系列冲击下,索罗斯主导的曾经年收益率达30%传奇对冲基金量子基金亏损巨大,最终2000年量子基金遭到关闭。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更好研究美股,查找资料?看美股SEC披露的年报10K和招股书Prospectus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抱歉没法提供答案,因为我炒美股就买卖ETF,看技术图形为主。不过知乎有些招股书的评论,供您参考:如何解读阿里巴巴集团在 SEC 提交的招股书? - 美股陌陌科技的上市招股书中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 美股Twitter 的招股书中有哪些重要信息? - Twitter去哪儿(Qunar.com)的招股书中有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 首次公开募股(IPO)招股说明书是如何撰写的? - 首次公开募股(IPO)
金融投资讨论
证监会拟对北京文化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并采取市场禁入措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避重就轻了。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打造出华尔街交易员那种具有好多块显示屏的办公桌?
windows自带多屏幕功能,找个转换器把多个屏幕接上,稍微设置下屏幕的位置关系,就可以把几块屏幕连在一起用了,用同一套键鼠。PS:根据图中的键盘看,用的是bloomberg终端,这个的话,普通的个人还是别考虑了。
金融投资讨论
在大资本面前,高智力到底有什么用?
卖身价格多几分钱,或者压低其他人的卖身价格。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柔宇科技拟在A股IPO上市?
柔性屏,一场面板巨头们的"豪赌"几乎全球所有的面板巨头,都害怕失去下一轮柔性技术的变革。据公开资料显示,柔宇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国际柔性显示基地及全球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类六代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于2018年在深圳投产,满产规模超过每年5000万片柔性显示屏。相比柔宇科技的100亿投资额,另外3家面板巨头:京东方、三星、华星光电的投入更加疯狂:2020年年初,总投资高达350亿元的武汉华星光电6代柔性AMOLED产线,实现量产出货;安信证券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京东方第六代柔性OLED显示屏在成都的一期和二期产线满产为4.8万片/月,总投资为220亿元-465亿元,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另外,三星一条月产能6万片的第六代柔性OLED显示屏生产线,总投资成本更高达490亿-805亿元。如此大手笔的投资,柔性显示正在成为面板行业的必争之地。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京东方的柔性显示生产产能最高,到2021年的月产能高达24万片/月,其次是维信诺、华星光电,月产能分别为6万片/月、4.5万片/月。群雄逐鹿中,业内逐渐形成两个技术阵营:一个是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的主流阵营,三星、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都属于这个阵营;另一个阵营以柔宇为代表,使用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是一项基于非硅材料的新技术。目前,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 X 的屏幕都由京东方供货,但良品率为70%,柔宇科技则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合作,将携手推动5G时代全柔性屏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尽管柔性显示,看似非常美好且高科技,但距离大规模普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因为良品率、产能迟迟不能提升,导致柔性屏幕的价格非常昂贵,以华为Mate X为例,售价高达17000元,普通消费者显然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柔性显示产品远远没有成为市场消费的主流。任何一个全新的科技产品成熟的前提是,大批量稳定出货、稳定的高良率和可预见的稳定需求。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部分市场上有时会闹钱荒?
“钱”被囤积了退出流通,真正的有钱人在不断压榨市场的流动性,等待崩盘好抄底。危机越来越近,各种坏账次第爆发注销了一些债务关系也相当于消灭了一部分流通的货币。这么回答够不够简明扼要?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许家印不出席恒大在3月22日21时召开投资者会议?这次会议透露什么信息?
首先要先了解许老板是不出席,还是不能出席。从昨日3月21日下午起,地产圈、供货商圈、商票圈,均在流传这么一段对话。均在说:许目前已被带走,停牌后会公布破产。消息真假需要时间考证。3月21日早间港交所公告: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上午九时正式停牌交易,对于停牌原因官方并未说明。但对于本次停牌事件并没有表明的风平浪静,事态很严重。1、如是中国恒大单独一家暂停交易,也可以说其为保护股价,因为90日股价低于1港币就要退市了,如退市股票会转为OTC场外交易。2、但目前同时停牌3家恒大公司,汽车和物业的市值还是高于1元值(恒大物业2.30/股,恒大汽车3.520/股),那么只有破产重组或并购事件。也就再次反向证明了恒大对于自主化债的态度:躺平。3月21日中国恒大还公告,由于未完成审计工作,预计无法按要求在3月31日前发布年度报告。不难猜想,数据的不公布,估计也是保护债权人的心理,怕相关利益者无法接受,引起恐慌。适宜之策,只需等待最终投资者展期方案及最终结论即可。可应该是许带走后,群龙无首,恒大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导致出现了前后冲突的公告,前脚说不公布数据,在次日3月22日再次发布公告称:恒大物业134亿人民币存款,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而且此笔巨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这个公告是否为警醒世人,恒大的雷,远不止如此。那是为谁提供的担保?这笔钱最终的用途、以及134亿存款的来源又是什么?为什么在恒大审核年报的时候才被发现等问题,恒大物业均未说明。只能等待今日21点的投资者电话会议后的最终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资者人群不包含国内2000亿商票的债务人。据上海票交所显示,目前我国Top50的房企在2020年末的商票规模达到了4013.5亿,其中恒大排名第一,21年需兑付的商票余额为2052.67亿,在房企中一骑绝尘,占比51.3%。且根据“票眼”商票兑付小程序显示,恒大系所有商票均已逾期拒付。——最后附上电话邀约的内容。——————————————————***中国恒大集团-投资者电话邀请**中国恒大集团,连同其财务顾问(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好利汉有限公司及金钟港资本有限公司)联合邀请您参加投资者电话会议。日期: 2022 年 3 月 22 日,星期二时间: 21 : 00HKT语言:普通话、英语DIAL - IN 详细信息:请通过以下链接注册收听投资者在线电话或获取个人 PIN 码进行拨号。{https://www.netroadshow.com/events/login?show=9d77fdda&confId=35061}鉴于参会人数较多,我们鼓励投资者至少提前 15 分钟报名。中国恒大集团将代表:萧绍恩先生-执行董事梁森林先生-非执行董事陈勇先生-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华创证券传媒组请假专家路演?
作为一个长期在买卖方(老东家华创....)实习,即将毕业的小朋友,认为网易财经写得比较靠谱。首先从这类电话路演的作用和角色讲起。以下内容主要参考网易财经的翻车现场!华创证券电话会请了个假高管!真高管现身打假进行摘录和编辑和补充。0、什么是电话会议路演?就是卖方研究员或者卖方研究员组织上市公司高管或业务专家对上市企业的研究报告、公司基本面情况或行业信息给投资人讲解汇报。1、投资人为什么要参会?挖信息、收集逻辑,最好是挖到独有的信息,赚信息不对称的钱(市场就是如此无效)2、卖方研究为什么要组织电话会?卖方靠投资人的打分获得分仓佣金,因此要cover好投资人爸爸(想起了颜色更加丰富的场面),绝大部分投资人其实更倾向支持那些能让自己赚钱的研究员,而不是那些仅仅满足自己私欲的。而什么能赚钱?信息。因此可以看到卖方为了让买方赚钱,带研究员见上市公司高管,找人买数据,私下做尽调,用高科技技术监测公司特定经营活动。而这次请来的专家,就是用来报数据之用。3、专家网络为什么要参与?专家网络其实就是人贩子,他们作为第三方平台,拥有大量行业内专家名册,通过为客户找到特定的专家并说服其接受客户的访谈赚取佣金。目前主流平台向客户收取专家咨询费,另一端则向专家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专家网络一般不会挑客户,主要客户满意即可。一般专家级别越高,咨询经验越丰富,向客户收取的费用可能就越高。因此他们有动机虚报专家资历、专长、title。4、专家为什么参与?钱。当然也有很多细节在里面,专家有时为了争取好的价格可能会虚报title,为了避嫌可能会隐瞒身份(毕竟是营业外收入),为了能让专家网络说服他们客户会吹牛批。5、公司高管为什么参与?看见一个有案底的人有行凶嫌疑,谁都要跟踪一下看看情况吧。而且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作为投行出身的董秘有天生的敏感度。闹剧的主角遥望网络估值20亿,上市公司星期六花了18亿买了89%股权。注意,星期六18年全年利润仅0.17亿,而遥望网络为1.7亿。显然,星期六未来的盈利和股价支撑全得靠遥望网络带来的边际遐想。根据遥望网络在投资者调研里提到,其实他们18年四季度就开始推进社交电商服务直播卖货,如今已经是头部MCN机构,签约艺人包括王祖蓝、张柏芝、李宣卓等,均是流量明星。根据当年的利润承诺,遥望网络19-21年至少达到1.6亿、2.1亿和2.6亿,实际利润可能要干到2.1亿、2.6亿和2.8亿。目前上市公司3Q19合并利润1.1亿,wind一致预测19年归母净利润为1.42亿,三季报公司预计利润在1.5~2.0亿之间。2019年底,公司一度蹭上了李子柒概念,股价一飞冲天,一个多月股价从7块涨到34块,涨了近4倍,成为了大牛股,这一下点燃了所有投资人对公司基本面的求知欲。到底公司是否能够实现承诺?是否能如期交出这份成绩单?是否会超预期完成?这决定了股价背后的故事,也是投资人需要判断的核心问题。如果你是投资人,你想如何去了解客观情况?没错,问人,问对的人。这里出现了新的问题:6、为什么公司愿意与投资人沟通?这里有很多解释,学术上也做了很多探讨。如公司与投资人保持沟通和联系,有利于公司取信于投资人,有利于投资人降低偏见,是公司释放信号,甚至是营造投资人核心圈层的过程。这里面很重要一点,为了让沟通的内容公平的与所有投资人分享,会议纪要将会被要求披露出来。但是这些信息是否全面涵盖沟通的内容?开会的时间和发布的时间是否相差过大使得提前知道信息的人可以提前操作?大家可以自己跑跑数据琢磨一下。7、关于专家的身份?假设是别人给的,则存在愿意给数据的人,但卖方研究员既然聘请专家网络去寻找这类愿意给数的人,自然他们是不会漏掉这类人,则卖方其实能够用极低的成本(比如让假专家介绍)找到一个更合适的人(真专家),与事实不符,因此该假设不合理。所以专家的数据是自己编的?那为什么要找一个假专家给投资人报一个自己编的数?显然他手里不可能有准确的数据,投资人据此做出的投资决策可能对吗?如果错了没赚到钱,这对卖方有何意义?没有任何意义。会不会专家网络或者专家虚报身份?不会,卖方在录音里虽然被打假时有一段时间沉默,但那段时间并不足以用来核实专家身份。此外,卖方并没有把锅甩给专家网络,甚至独自揽下责任(尽管这对自己所在机构并不负责任)。华创方面对专家身份的回应:2月20日早上,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的置评请求时表示,“这个研究员(指潘文韬)请的专家(指陈总)确实是一线业务的专家,并不是所说的假专家,不然不可能了解这么多,只是研究员当时为了保护专家个人身份而为。当记者问及参加电话会议的陈总是否是遥望网络的高管时,董广阳补充称,“这个陈总肯定不可能是(遥望网络的高管),如果是高管肯定了解内部信息了,其实这次主要是讨论行业概况和业务模式,而且面临的是众多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他们都有分辨能力。”个人猜想的可能:专家应该是通过第三方机构邀请的MCN业务专家,专家的资历先被第三方机构拔高了一波,研究员为了吸引买方参会和掩饰专家身份(通常卖方对于邀请的专家身份都会模糊化处理),又拔高了一波,然后翻车了。———————————更新的分割线—————————————————————官方回复证实猜想:华创证券回应称,邀请参会的是经第三方专家公司推荐、曾担任遥望网络“微小盟”平台产品经理的顾晨某,但华创相关责任人员并未掌握和核实其已从遥望网络离职的情况。现经与遥望网络进行沟通核实,确认顾晨某已从该公司离职。华创证券表示,已经责令研究员停职并启动问责机制,整顿作风纪律,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严格尽职调查、会议交流、会议纪要和研究报告的合规审核,强化内控管理。PS:查理芒格说,诚实,不只是品德,更是一种策略。那从业操守也是种风控啊。
金融投资讨论
咨询公司需要上市吗?
太晚了,暂时潦草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不外乎问“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上市吗?律师事务所需要上市吗”。一般而言上市为了融资,这类企业对资本金要求不高,关键是人才,只要付得出工资及办公楼租金就能正常经营。即便是融到资,这些钱拿去干嘛呢?总结:1、这些保持传统业务的咨询公司因为无资金需求不需上市(评论里提到买办公楼,这不是咨询的的核心战略资源,咨询公司向离心多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不是投资者的初衷,有这个钱投资者可以给房地产公司),即便寻求上市也很难给出合理的估值(传统卖脑力的咨询项目未来现金流很难确定,永远不知道下一单在哪儿)。2、目前已经上市的(如ac)咨询公司是出于进军技术或外包这类新的咨询项目模式的需求,这些项目前期投入大(上市动机),持续时间长,未来现金流可以预期(上市方便估值)。当然同意@王通阳的观点:先改制!
金融投资讨论
为什么材料学和生物工程就业这么惨淡,但资本市场新材料、生物制药却备受追捧?
新材料只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吗?生物制药只招学“制药工程”的吗?NO ! 只需要几个人懂材料就行了!只需要几个人懂生物就行了!几个研发人员是专业的就行了!甚至技术可以买!企业运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设备管理与维修,自动化,网站运营,市场营销,大数据分析,这些才是“新材料”和“医药”行业的真正人才需求!本科材料、生物的毕业生,大多数成为了“有力量有时间的工人”了而已,这些岗位初中水平足够!载人航天,大工程,那么牛逼,有几个是学“宇航员”的?!国家有必要设立一个“宇航科学与工程”大肆推广吗?材料是行业,而不是职业,有资本的玩行业,没资本的找职业!
金融投资讨论
沪自贸区若允许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会对国内实体经济或资本市场来带来什么影响?给监管提出了什么挑战?
自贸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蓄水池随着债务转化和货币存量投放方式的改变,随着外贸衰退,外汇储备减少,以美元为锚无法持续的现实,人民币国际化是整个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点,而自贸区则是重要的一环。业内传闻李克强为实施自贸区,与金融业利益集团碰撞激烈,强力推行自贸区,并暂停了许多矛盾性的法规,这可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免税区而已。人民币的国际化,除了面临美元的围堵,更重要的在于本身的货币信用,在于是否值得其他经济体储备,以便于交易和货币配置。人民币需要一个能够迅速自由兑换又不冲击原有体系的池子,依靠香港没有成功,反而变成了套利盘。那么在上海成立一个自贸区,自己可以更容易布局和控制,是否更好呢?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利率自由浮动是自贸区重要内容,其次则是大宗商品和物流业的开放。把这个池子开放给全球金融业,和本土的金融业一起进入,目的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只要自贸区开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利率自由浮动,必然冲击内地货币体系,产生套利机会。更不要说国际大鳄可以获得足够的人民币来交易。自然,这方面我相信上面已经考虑到,那么内陆的人民币体系开放也是会加速的。今天国债期货的上马,解决了人民币国债的价格平衡问题,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可以以国债市场调控货币。 在整个货币体系重新建立后,地方长期债务纳入证券化体系,以时间换空间,消化掉08年4万亿后产生的恶劣影响。这才是一盘大棋局。只是,这盘棋并不好下,李克强虽然把架子搭起来了,但长期依赖债务投资,证券化后仍然有演变成次债危机的可能性,届时上层如何应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金融投资讨论
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会带来哪些切实影响?为什么国家要全面注册制?
“全面推行注册制”和“常态化退市机制”并驾齐驱,相关退市实施方案已获深改委审议通过 - 21财经在金融委会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之后两天,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就审议通过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十四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定调后,资本市场下一阶段的改革路线图也更趋明晰。再提“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今年10月15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关工作情况时表示,“经过科创板、创业板两个板块的试点,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而10月31日金融委会议则再次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定调。“注册制改革试点应该说非常顺利,从去年的科创板到今年的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落地平稳,运行符合市场预期,投资者和监管层都给予了高度认可,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试点阶段的结束”。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很快注册制就会进入到全面推广、全面普及、全面覆盖阶段。有了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注册制试点经验,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推进的会更快,且会更平稳。对于全面实行后的注册制与目前科创板、创业板承载的注册制有何差异。董登新认
金融投资讨论
如何看待鲜榨口语因融资将于11.22日不足停服下线?
CEO策略有问题,不知道尽快变现,这样才能不断迭代版本往前走,内测就测了好久,测完也没啥活动,突然就冷落下来,然后看到要搞个少儿版,宣传都集中在少儿这块,app本来获得不错的人气,自己放弃了经营,群里提问什么的,工作人员,CEO也不出来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不懂营销,就知道闭门造车,产品是不错,但是可惜了,从创始人出走以后就感觉鲜榨变了,也许也是创始人被气走的。如今vip都出来了,因为之前经营缺失,买的人也不会多了,可惜啊。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去做众筹,硬是把自己的时间给浪费了,还说资本不给他们时间,是他们自己浪费了。ceo学英语可以,经营企业真不行!!